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LASIK屈光手术对近视眼患者眼底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行LASIK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23例(46眼),根据术前屈光度数分为轻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近视眼术前及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并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6mm范围内的视网膜平均厚度,结果以视网膜地形图(Retinal map)方式分9个区域显示.同时记录上述研究各期的屈光状态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期最佳矫正视力均≥1.0.高度近视组术后1天、3天黄斑中心凹(M1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厚度的增加与术前屈光状态、激光切削时间呈正相关.低中度近视纽术后1天、3天及各纽术后1周、1个月黄斑部各区(M1~M9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眼LASIK术后出现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水肿主要发生在高度近视眼,与术前屈光度数大、激光切削时间长有关;这种黄斑水肿尚未影响视力,是轻微可逆的.LASIK屈光手术中负压吸引和激光的应用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在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率. 方法 以2家综合性医院和该院为研究中心,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2 480例,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原菌的感染情况,并对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22%,其中Ⅰ类切口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60%,Ⅱ类切口发生感染52例,感染率为3.65%,Ⅲ类切口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5.23%,各类型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例切口发生感染患者中,其中有58例的切口分泌物检测出病原菌,所占比例为70.00%,分离出菌株6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构成比为60.61%,革兰阳性菌24株,构成比36.36%,真菌2株,构成比3.03%;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类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此种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及青霉素G的耐药率较高. 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53.
顽固性葡萄膜炎为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易治愈,可导致患者视功能严重受损。近5年来,我院对6例顽固性葡萄膜炎反复发作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技术,是氟化氩气体混合后经电子束激光产生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超紫外线光束,波长为193nm的冷激光,根据近视散光度数在角膜基质层上进行切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经皮肾穿刺取活体组织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技术对肾脏疾病的病理改变、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加强肾活检病人护理 ,尽量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护理工作者的目标。 1 999~ 2 0 0 0年 ,我科采用B超导向下行经皮肾穿刺取活组织送检 2 0例 ,护理小组实行了整体护理 ,重视并发症的观察 ,护理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1 999~ 2 0 0 0年 ,住院患者 2 0例 ,男 1 1例 ,女 9例 ,年龄 1 7~ 70岁 ,平均 38.5岁。肾活检前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3例 ,肾病综合征 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所有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高于65岁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17%,低于65岁的患者感染率为3.50%;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感染率为15.74%,无糖尿病史的患者感染率为3.38%;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的感染率为2.86%,偏高者感染率为9.26%;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1.31%,择期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38%;术中所用时间<2h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78%,≥2 h的感染率为6.73%;Ⅰ类切口感染率为3.84%,Ⅱ类切口感染率为4.29%,Ⅲ类切口感染率为9.62%.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手术时机、术中所用时间以及切口类型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影响,性别、切口长度以及是否引流对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影响.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核酸分子杂交(简称核酸杂交)是利用已知的核酸探针检验未知的核酸片段的技术。随着恙虫病立克次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如sta58.sta56等多个基因序列的测定,为核酸杂交技术用于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检测奠定了基础。核酸杂交以其特异及敏感性为主要特点,加上它一次可检测很多份标本,因此尤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8.
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85眼中度以上近视进行LASEK矫正,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I组(-3.25~-6.00)D、II组(-6.25~-10.00)D、III组(-10.25~-12.9)D。观察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显然屈光度、眼压及haze情况。术后随访6mo以上。结果:术后6mo时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或更好者3组分别为100%,78%,75%,裸眼视力≥0.5分别为100%,96%,88%,未见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于2行以上的眼;3组的屈光度稳定在±1.00D内者分别为68.4%,58.0%,43.7%;3组的平均屈光度分别为(-0.38±0.66)D、(-0.77±1.25)D、(-1.25±1.97)D。II组和III组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haze(≤2级)。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安全有效。haze和屈光回退是治疗高度和超高度近视主要并发症,从某种角度说,控制了haze的发生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术后的屈光回退的速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两种用药途径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旨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对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86例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随机分成两组,NAIT(动脉介入化疗)组42例,NVCT(静脉化疗)组44例。评价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病理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及远期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NAIT组明显低于NVCT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阴道切缘未净病例;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脉介入化疗病理学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60.
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快速检测文建华,陈戊申,林普生,杜福,黄满涛,谭丽霞,陈添胜,冯慧敏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建立与推广,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检测出现了突破。在国内,陈氏等首次设计合成一对特异于恙虫病立克次体Sta58基因的引物[1],用PCR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