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耳乳突术中面神经裸露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术中面神经裸露发生率、部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经乳突手术的315耳(胆脂瘤中耳炎21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98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面神经裸露发生率及部位,并选择性别、年龄、手术史、术前面瘫、术前并发症、病理类型、外半规管裂、脑膜暴露、乙状窦暴露等9项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5耳中面神经裸露共72耳,总发生率为22.9%,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鼓室段(93.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面神经裸露相关的因素有术前面瘫、术前并发症、病理类型、半规管裂、脑膜暴露;多因素分析显示,与面神经裸露相关的因素有术前面瘫、病理类型为胆脂瘤、外半规管裂。结论:在乳突根治术中面神经裸露率可高达22.9%,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鼓室段,术中应小心避免损伤。术前面瘫、病例类型为胆脂瘤、外半规管裂是存在面神经裸露的危险因素,可用于初步估计乳突手术中面神经裸露发生风险的高低。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转染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后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功能。方法克隆人BDNF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分离培养5只豚鼠BMscs,观测其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将人BDNF基因电穿孔法转染BMscs,G418筛选后用维甲酸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BMSCs形态和标志,转染诱导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并能分泌BDNF。结论BDNF基因转染的BMscs在体外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电穿孔法能提高转染率,RA有促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进一步明确鼻咽癌染色体3p14区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频率与共同缺失区规范,以便分离该区域内与鼻咽癌相关的候选抑瘤基因。方法:选择位于3p14的6个高密度微卫星多态标记,对32例鼻咽癌组织进行LOH分析。结果:71.88%(23/31)的鼻咽癌在至少1个位点发生LOH,丢失频率较高的3个位点是D3S1313(46.43%)、D3S1300(50.0%)和D3S1312(44.44%),在存在丢失的23例患者中,8例表现为一个连续的非随机的LOH区域,其最小共同缺失区为D3S1313-D3S1312(约3.4个厘摩)。且该区域的缺失与鼻咽癌临床分期、EB病毒感染有明显关系。结论:鼻咽癌在3p14的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D3S1313-D3S1312之间,该区域可能存在一个尚克隆的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抑瘤基因。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髓外浆细胞瘤(EMP)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转归,提高对上呼吸道EMP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上呼吸道EM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因相似症状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对比分析。结果:26例EMP患者中,发生于鼻腔9例,鼻窦7例,咽部6例,喉部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肿物及其引起的相应症状,患者局部活检标本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浆细胞瘤;其临床表现、内镜下所见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与MM上呼吸道受累患者无区别,但MM患者常伴贫血、骨质破坏等表现,其侵犯颈部淋巴结者较上呼吸道EMP患者多见。EMP患者中单纯手术治疗10例,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16例;局部复发5例,转化为MM 4例。有颈部淋巴结受累的7例患者均接受了综合治疗,其中4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了化疗。该4例患者均未发生局部复发,亦未转化为MM;而未接受化疗的3例患者中1例局部复发,1例转化为MM。结论:上呼吸道EMP的诊断有赖于病理学检查,病理医生对EMP认识的提高及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关键。在EMP的诊治过程中必须行相关检查排除MM。EMP的治疗以手术治疗及局部放疗为主,预后较好,但应长期随访。对于淋巴结受累者应加用化疗,以提高疗效,减少局部复发及转化为MM的风险。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觉系统抗氧化能力随月龄增长的变化。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 Acid,TBA)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3月龄和18月龄大鼠听皮层、蜗核及耳蜗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18月龄大鼠听皮层、蜗核及耳蜗组织中的SOD活性较3月龄大鼠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与听觉系统抗氧化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浆膜蛋白RTN1和RTN4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 采用5只成年小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cDNA,根据RTN1和RTN4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RTN1和RTN4是否在小鼠内耳细胞表达。结果 采用小鼠内耳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RTN1和RTN4基因部分编码区,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小鼠内耳中有RTN1和RTN4基因的表达。结论 RTN1和RTN4基因在内耳有表达,为RTN1和RTN4与连接蛋白26(connexin26)蛋白的互作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浆膜蛋白RTN1和RTN4可能与连接蛋白26在听觉生理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8.
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方法和基因治疗的策略 ,综述了头颈部基因治疗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头颈癌基因治疗以后的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100.
本文回顾7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治,探讨颈动脉体瘤的最有效诊治方案。结果其中5例接受手术,1例为保留颈内动脉及分歧部而残留了少量瘤组织,其余4例均完整切除肿瘤,均收良效,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且随诊无肿块复发。认为外科手术切除为颈动脉体瘤的最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