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微塑料在生态环境中广泛分布,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体中,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关于人体微塑料内外暴露水平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检测技术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本文综述国内外不同环境和人体介质中微塑料的赋存水平,并对微塑料的常用预处理和检测技术的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髓系肿瘤患者靶向治疗中使用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行靶向治疗并接受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髓系肿瘤患者60例,根据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不同分为泊沙康唑组(n=25)与伏立康唑组(n=35)。泊沙康唑组予以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伏立康唑组予以伏立康唑片。比较2组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及体温控制时间,不良反应,血药浓度及对接受抗真菌预防性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泊沙康唑组中3例发生侵袭性真菌病,治疗2周后2例(66.67%)感染病灶消退。伏立康唑组中5例发生侵袭性真菌病,治疗2周后2例(40.00%)感染病灶消退。2组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及体温控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组3级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泊沙康唑组(P<0.05)。2组幻视、3级肌酐升高、3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泊沙康唑组患者维奈克拉血药浓度为(3 391±707)mmol/L,低于伏立康唑组的(4 300±1 341)mmol/L(t=2.119,P...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姜黄素干预对COPD大鼠IL-1β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香烟烟熏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按照分组情况对大鼠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计数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大鼠气道炎症及肺气肿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干预组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较COPD模型组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小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聚集、肺泡腔扩张,姜黄素干预可减轻小气道周围炎症细胞聚集及肺泡腔扩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升高,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干预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下降,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COP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IL-17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PLISSIT干预模式对改善宫颈癌病人性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桂林市人民医院、南溪山医院、181医院确诊为Ⅰ~Ⅲ期宫颈癌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出院后常规康复指导和复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PLISSIT模式的干预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6周使用女性性功能量表中文版(FSFI)、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SQOL-F)对性功能、性生活质量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FSFI总分、FSFI各维度以及性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试验组除在性交痛维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性功能总分、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PLISSIT干预模式通过对宫颈癌病人提供疾病及性学知识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变她们对性生活的态度,鼓励培养病人及其性伴侣解决性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宫颈癌病人的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65.
RP-HPLC测定脑得生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脑得生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以RP-HPLC测定Rg1的含量,选用ODS柱,流动相甲醇-水(72:28),流速0.8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03nm。结果:平均回收率97.06%,线性范围0.4-2.4μg,r=0.9991,RSD=1.30%。结论:方法准确、快捷、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6.
酷似胶质瘤的脑疾病影像及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酷似胶质瘤的脑疾病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追踪证实的9例酷似脑胶质瘤的脑疾病,回顾性分析MR及CT所见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包括脑血吸虫肉芽肿2例,病毒性脑炎3例,脑挫裂伤2例,脑脓肿、脑梗死各1例。结论详细分析各种脑病的影像学特点并紧密结合临床资料多能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标准现状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和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系统分析,了解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的现状,探讨提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化策略建议。收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并将公共卫生标准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所包含的14项规范和《关于开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所包含的51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系统比较。现行公共卫生标准基本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工作需要。然而,其余13项规范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中的公共卫生项目对应的公共卫生标准不健全或缺失。现行公共卫生领域标准与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较大差距。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进程中,亟需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相关内容,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公共卫生领域标准,助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中文版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CASQ)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研究。方法 翻译、回译形成CASQ中文问卷,对88例肿瘤患者使用CASQ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中文版CASQ进行条目区分度检验,同时采用PG-SGA评估纳入研究对象的营养风险,将PG-SGA与CASQ比较并进行效度检验。在第一次测量之后,间隔7天进行第二次测量,并同时对前后两次的CASQ进行信度研究。结果 CASQ各条目得分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242~0.65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测信度系数结果表明数据行为良好,分半信度结果为0.560,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436,中文版CASQ总分与PG-SGA总分的rs值为-0.475。结论 中文版的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术后疼痛及其母亲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7 d疼痛程度、母亲焦虑状态、母亲对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FLACC评分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S-A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术后疼痛及其母亲焦虑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促炎性饮食和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关系,为科学饮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截至2019年7月,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筛选出饮食炎症效应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文献。所纳入文献均采用膳食炎症指数(DII)来评价膳食的炎症效应。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研究的OR值及95%CI值进行合并,同时根据肿瘤类型和地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参与者964 9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高促炎性饮食的个体与最高抗炎性饮食的个体相比较,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增加(OR=1.43,95%CI=1.28~1.60)。按肿瘤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促炎性饮食的结肠癌患病风险增加(OR=1.37,95%CI=1.20~1.57),直肠癌患病风险亦增加(OR=1.33,95%CI=1.11~1.61)。按地域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促炎性饮食的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在亚洲(OR=2.17,95%CI=1.77~2.68)、欧洲(OR=1.56,95%CI=1.32~1.85)、北美(OR=1.28,95%CI=1.21 ~1.35)。结论 促炎性饮食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亚洲地区促炎性饮食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可能高于欧洲和北美洲,这一结论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