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对比研究Duct Occlud封堵器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治疗直径≤ 4mm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方法  1996年 4月至 2 0 0 2年 8月 ,4 2例直径 <2mm和 2 9例直径 2~ 4mm的PDA患者施行了Duct Occlud封堵器 (2 5例 )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 (4 6例 )封堵术。结果  (1)直径 <2mm的PDA行Duct Occlud封堵器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后 10min、2 4h和 12个月残余分流率显著小于直径 2~ 4mm的PDA(分别为 4 8%与 6 2 0 % ,0与 37 9% ,0与 13 8% ;P均 <0 0 5 )。 (2 )Duct Oc clud封堵器治疗直径 2~ 4mm的PDA后 10min ,2 4h ,1和 12个月残余分流率显著高于Cook可控弹簧栓子组 (分别为 94 4 %与 9 1% ,6 1 1%与 0 ,4 4 4 %与 0 ,33 3%与 0 ;P均 <0 0 5 ) ,其中Duct Occlud封堵器脱落至腹主动脉远端 1例 ,向左肺动脉内凸出 4例 ;2例直径 2~ 4mm的PDA患者置入 2枚Cook可控弹簧栓子。结论 Duct Occlud封堵器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均是治疗直径 <2mmPDA的安全有效方法 ;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直径 2~ 4mm的PDA近、中期疗效优于Duct Occlud封堵器 ,但部分患者需置入 2枚栓子。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告一例经较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先天性主动脉闭锁病例,属Roberts分型中的IB型。讨论了X线平片、心血管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对本畸形的诊断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33.
婴幼儿选择性心血管造影24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婴幼儿(年龄<36个月)选择性心血管造影249例,造影后24小时内死亡率0.8%。重点讨论造影技术、方法和重要并发症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34.
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对49例PDA患者施行了Rashkind双面伞封堵术。经股静脉途径置入Rashkind双面伞,封堵后10~30min行主动脉造影。术后24h、1、3、6、12个月及以后每隔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结果 47例患者治疗成功,2例进行了外科手术。封堵后10~30min,微量、少量、中量、大量残余分流率分别为12.8%(6/47)、27.7%(13/47)、25.5%(12/47)和14.8%(7/47),完全封堵率19.2%(9/47)。近期(≤3个月)随访36例患者,3个月残余分流率为44.4%(16/36)。中期(3~36个月)随访30例患者,36个月残余分流率为13.3%(4/30)。远期(>36个月)随访2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0±12个月(38~96个月),4例患者仍存在残余分流,其中术后46、48个月有残余分流的2例患者经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后达到完全封堵。结论 Rashkind双面伞治疗PDA远期残余分流不能自然消失,需行2次封堵术。  相似文献   
35.
先天性肺动脉和分支狭窄合并心内畸形二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院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协和医院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宋云龙,刘玉清,谢若兰先天性肺动脉和分支狭窄合并心内畸形较为少见。我院曾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岁。体检:胸骨左缘...  相似文献   
36.
二孔型房间隔缺损(以下简称ASD)是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总发病率的7%。多年来,选择外科开胸手术矫治是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未经治疗的患者随年龄增长可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充血性心衰及肺动脉高压等。但多  相似文献   
37.
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对比研究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和费用 ,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7月 ,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PDA患者 6 9例 ,同期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PDA患者 111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费用等情况。结果 Amplatzer组技术成功率 98 2 % ,无并发症。未成功的 2例PDA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组全部成功 ,无死亡。并发症为肺不张 7例 ,气胸 4例 ,冠状动脉空气栓塞 1例 ,心脏骤停 1例 ,喉返神经损伤 2例 ,术后再通 1例。 12例患者术中输血 2 0 0~ 80 0ml,平均输血 (483 3± 2 16 7)ml。Amplatzer组平均总费用显著高于外科组 ,其中手术费用相似 ,器材费用前者 (封堵器 )显著高于后者(P <0 0 1)。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降低Amplatzer封堵器的费用 ,有助于其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测动脉导管未闭(PDA)最小直径和类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既有超声心动图又有血管造影测量PDA直径的患者262例,既有超声心动图又有血管造影PDA类型的患者55例,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超声心动图测量PDA最小直径显著高于血管造影(P<0.01)。除5例漏斗型和6例管型PDA超声心动图与血管造影所见一致外,其余44例(80%)PDA类型超声心动图所见均与血管造影不一致。结论 选择经导管PDA封堵术适应证、封堵方法和封堵器型号目前应以血管造影为标准,超声心动图可起初步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39.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 (PBMV )是目前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PBMV术后右心功能得以改善 ,但其在随访中的变化鲜见报道。本研究对此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119例患者 ,男 3 0例 ,女 89例 ,年龄 ( 3 5 .41± 8.88)岁 ,均系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窦性心律患者。采用Inoue球囊逐步递增扩张技术进行PBMV。采用双导同步压力记录计算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 ,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患者于PBMV术前 1d、术后 2d及随访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测量二尖瓣口面积 (MVA ) ,用心尖四腔切面单平面面积…  相似文献   
40.
患者 ,女 ,12岁 ,体重 5 0kg。 4年前在我院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示动脉导管未闭 (PDA)为漏斗型 ,最窄处直径约8mm ;经股静脉途径置入一直径 17mm的Rashkind伞 ,封堵后10min再次造影 ,动脉导管处有少量残余分流。出院后患者一直无自觉症状 ,6个月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动脉导管处仍有残余分流。本次入院查体 :胸骨左缘 2~ 3肋间有连续性杂音 ,无震颤。X线胸片 :两肺血轻度增多 ,主动脉结宽 ,肺动脉段饱满 ,左室圆隆 ,心胸比率 0 .4 5。超声心动图 :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分叉处之间可见封堵器回声 ,其周围可见 3~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