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双侧上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0年1月~1997年1月,采用双侧上部斜方肌肌皮瓣14cm×6cm~28cm×11cm修复颈部较为严重的瘢痕挛缩畸形1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颏胸粘连6例,颏颈粘连6例。结果术后2例肌皮瓣于颈正中有2.0cm×1.5cm坏死外,余全部成活。9例获得2~3年随访,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肌皮瓣无明显收缩。结论该肌皮瓣血供恒定,丰富,移位后的肌皮瓣营养有保障,手术操作较简便,是一种修复颈部软组织较大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万安  王峰  谢立华 《安徽医药》2001,5(4):278-279
目的 为使手部深度烧伤治愈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外形和功能。提高治愈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78只深度烧伤的手在伤后2-7d采用切削痂全厚皮,中厚皮、皮瓣、筋膜皮瓣,岛状皮瓣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78只恢复的手经积极的功能锻炼,其外形和功能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伤情严重经后期整复治疗,其功能也得到较大恢复。结论 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可以缩短疗程,减少病人痛苦,最大限度保留手的外形和功能。使绝大部分患不需行后期整5复手术,大大提高了烧伤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美洛昔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精钠与氯乙酸甲酯缩合得 3-氧代 - 1,2 -苯并异噻唑 - 2 -乙酸甲酯 1,1-二氧化物 (2 ) ,再加甲醇钠在激烈条件下扩环 ,经 N -甲基化 ,所得 4-羟基 - 2 -甲基 - 2 H- 1,2 -苯并噻嗪 - 3-羧酸甲酯 1,1-二氧化物 (4 )再与 2 -氨基 - 5 -甲基噻唑反应得美洛昔康 (1) ,总收率为 48.6 %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复合纳米银修复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兔高压电损伤模型将新西兰兔45只击伤后分为3组。组1,局部应用复合纳米银凝胶治疗7 d;组2,单用纳米银凝胶治疗;组3,单用纳米级甲壳素溶液。伤后3、7、14、21和28 d分别解剖观察,并取标本做光镜学和电镜学观察;同时进行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相对定量分析。临床应用65例:实行同体对照,一侧肢体(试验组)应用含有纳米银凝胶的纱布覆盖烧伤创面,另一侧(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纱布。观察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第3、7和14天,组1和组2肌动蛋白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但在21 d和28 d,组1和组2肌动蛋白相对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1和组2肌钙蛋白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在65例患者130例次细菌培养结果中,试验组创面培养均为阴性,对照组有15例次阳性;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5.8)d,对照组为(22±6.3)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合纳米银凝胶具有防止感染,促进烧伤创面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5年间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合并ARDS的重度烧伤患者40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措施,探讨合并ARDS的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上机时间6~13 d,平均(11.80±2.33)d。存活31例,死亡9例,病死率22.5%。结论合并ARDS的重度烧伤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合并ARDS的重度烧伤患者在烧伤常规救治的措施基础上,早期诊断ARDS,早期气管切开,及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6.
47.
严重电击伤合并脊髓损伤一例谢立华幸益华陈万安陈力莹病例男,26岁。1994年9月5日被一万伏高压电击伤左上、下肢、左侧胸背、腰骶部,伤后6小时入院,烧伤总面积19%Ⅲ度。患者入院后第3天行左胸背部扩创、左肩关节离断术。第8天行左大腿下1/3截肢和左大...  相似文献   
48.
总结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经验.置管前主要护理措施为:正确掌握置管的适应证,征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好同意书,选择好置管的静脉(最好选择贵要静脉);置管后主要护理措施为:预防感染,保持管道通畅、固定,采用正确的导管冲洗和封管方法,防止导管移位、堵塞和断裂.中心静脉置管是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重要护理技术,对于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妥善固定,做好导管护理是PICC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谢立华 《当代医学》2009,15(24):52-52
产钳助娩至今已有300年历史,尽管近年有要求取消阴道助娩的建议,但仅靠自然力量和手术方式是不行的,临床实践中在解决胎儿缺氧、难产等问题上,产钳助娩被广泛应用。我院近年来采用两种不同的产钳放置方法进行产钳助娩。现将两种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Anti-TNF-mAb)和硝酸甘油对持续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白鼠随机分为五组。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以活结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造成持续阻断冠脉血流。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凋亡细胞。结果:凋亡细胞原位标记与半定量分析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处理组、硝酸甘油组与持续缺血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结论:持续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预处理、硝酸甘油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