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筛查血液,对免疫指标合格的血液采用美国Roche Cobas Amplicor全自动PCR诊断系统检测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样本混合采用48人份×50μL汇集,采用汇集池阳性的再分拆检测。结果 70 953份无偿献血标本中,HBV DNA阳性10份(1.4/10 000),未发现HCV RNA和HIV-1 RNA阳性样本。结论血站系统采用微量标本混合方式使用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筛查血液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部分Ⅱ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1]。同时近年来,在我国推广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的背景下,我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胰腺外科2014年4月对1例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实施了DCD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现通过总结本例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3.
血液安全主要依靠对献血者的筛选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办法对血液中输血相关病毒抗体和/或抗原的检测。由于病毒感染“窗口期”的存在,以及ELISA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在ICU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60例,患者严格依据重症监护信息系统(intensive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ICIS)完成相应的看护;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的看护方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每24 h病情记录的时间、观察项维护的时间、出入量维护的时间及核对确认医嘱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书写质量的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书写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在ICU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病历书写的质量,对于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42例正常人和19例慢性呼吸衰竭、11例急性呼吸衰竭(ARD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呼吸衰竭和ARDS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01),而急慢性呼吸衰竭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急、慢性呼吸衰竭两者虽在引发呼吸衰竭的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血浆ET-1浓度升高。提示血浆ET-1在参予两种呼衰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因时护理模式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纳与行动以及健康赋权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确诊并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将单月入院患者62例纳入常规护理组,双月入院患者67例纳入因时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取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因时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于“因时制宜”的原则,选取9∶00—11∶00、16∶00—17∶00及19∶00—21:003个时段进行健康宣教、运动管理及回顾性指导。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糖尿病接纳与行动问卷(AADQ)中文版和慢性病赋权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接纳与行动以及健康赋权认知的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AADQ中文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AADQ中文版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因时护理组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两组患者慢性病赋权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因时护理组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出院时因时护理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因时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新诊断T2DM患者接纳与行动以及健康赋权认知水平,进而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接纳程度及自我意识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维、汉两民族住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使临床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维、汉族各36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并测量干预前后维、汉族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各民族自身以及两民族间各指标的比较。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各自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高血压患者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患者干预措施后血压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低于汉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降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状况,评估血液经EIA筛查抗-HCV后经血传播HCV感染的残余风险。方法采用两种EIA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抗-HCV筛查,采用核酸检测技术检测EIA检测"合格"标本中HCV RNA,对HCVRNA阳性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病毒基因亚型分析。结果共筛查1997~2009年期间的献血者254 570人份,发现抗-HCV阳性1401人份,阳性率为0.55%;对2002~2007年期间EIA检测"合格"的113639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NAT检测,检测出1份HCV RNA阳性、抗-HCV阴性的血清转换窗口期感染的献血者血液,HCV残余风险高达1/113 639。结论 EIA筛查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由于HCV感染窗口期存在,经血传播HCV残余风险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NAT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CV残余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无偿献血者经血液筛查后HIV传播的危险度.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筛查血液,对1998~2007年常规ELISA筛查阴性血液采用核酸技术检测HIV-1 RNA.结果 196 679份无偿献血标本中,抗HIV 筛查阳性345例(0.18%),确认阳性29 份(1.5/万),抗HIV阴性标本中未发现HIV-1 RNA阳性样本.结论 无偿献血者经血液筛查后,HIV传播的危险度较低,但仍需采取措施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