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抗TNFR1中和抗体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TNFR1中和抗体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D-氨基半乳糖和肿瘤坏死因子-α造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ALT、AST浓度。HE染色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4、8、12h)均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凋亡,治疗组各时间点亦可见少量凋亡细胞,但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1),其血清ALT、AST浓度较模型组也有下降。结论抗TNFR1中和抗体对TNF—α能诱导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肝。  相似文献   
72.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旨在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病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情况,分析BLys的转录水平与HCV相关性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8例HCV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BLyS-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志愿者(25例)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比较。检测HCV患者血清的混合性冷球蛋白(MC),类风湿因子(RF),分析BLyS-mRNA的表达水平与混合性冷球蛋白、类风湿因因子关系。结果HCV患者PBMCs中的BLyS-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54±0.22vs0.40±0.14,P〈0.01)和慢性乙型肝炎组(0.54±0.22vs0.42±0.17,P〈0.05)。有自身免疫现象者(冷球蛋白或类风湿因子阳性)BlyS-mRNA表达水平更高(0.64±0.25vs0.49±0.20,P〈0.05)。结论HCV患者PBMC的BLyS-mRNA表达增强,BLys可能与HCV的自身免疫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74.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防治是全球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也是对当前我国临床传染病工作的巨大挑战。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很难被彻底清除,涉及到的诊断、监测指标繁多,治疗复杂,且每个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状况不同,所以治疗时机、方法必须因人因病情而异。  相似文献   
75.
245例发热待查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245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2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245例FUO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220例,确诊率为89.80%;出院时仍未明确诊断25例(10.20%)。220例确诊病例的病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158例(64.49%),其中细菌/真菌感染所占比率最高,达63.92%(101/158),结核病居第2位,占23.42%(37/158);结缔组织疾病33例(13.47%),成人斯蒂尔病所占比率最高,达60.61%(20/33);肿瘤性疾病22例(8.98%),其中淋巴瘤占59.09%(13/22);其他疾病7例(2.86%)。结论FUO的病因诊断主要是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感染是其中最主要病因;结缔组织疾病和肿瘤性疾病在FUO病因中也占重要地位。大多数FUO经仔细地体格检查和清晰的临床分析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相似文献   
76.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病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血液酸碱度平衡失常及低血氧症等内环境紊乱。为了进一步掌握其病理生理过程并指导治疗,我们对42例出血热患者进行了77次血气分析和阴离子间隙(Aniongap,AG)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医学本科生传染病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本科98级传染病学的教学中,笔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教学组老师从思想上重视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CCR5基因 5′侧翼区的调控序列。方法 :分段构建CCR5基因 5′侧翼区的pCAT报告基因载体 ;分析各片段在Hela细胞中的CAT调节活性。结果 :CCR5基因 5′侧翼区基因 - 1~ - 4 86bp序列的pCAT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中能明显表现CAT上调活性 ,其活性比pCATenhancervector的活性高 3倍。结论 :CCR5基因 5′侧翼区基因 - 1~ - 4 86bp序列中存在基因转录上调元件  相似文献   
79.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HBV复制指标HBeAg滴度、HBV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IL-12对乙型肝炎病毒全S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 方法:BABL/c小鼠分为对照组、HBV全S基因表达质粒单独免疫组(pcDNA3-PS)及pcDNA3-PS联合IL-12表达质粒免疫组(pcDNA3-PS+IL-12),免疫后6周测血清抗HBs,T细胞增殖反应实验及IL-2和IFN-γ水平。 结果:pcDNA3-PS+IL-12组抗HBs滴度、刺激指数(SI)、细胞因子水平均较pcDNA3-PS增高,差异有显著性;两免疫组抗HBs滴度、SI和细胞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HBV全S基因疫苗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IL-12对HBV全S基因疫苗具有免疫佐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