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观察FoxO3a基因干扰对软脂酸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epG2.2.15细胞分五组:mock组(加脂质体)、FoxO3a siRNA组、FoxO3a siRNA+软脂酸组、阴性siRNA对照组、阴性siRNA+软脂酸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的FoxO3a蛋白表达水平.MTT...  相似文献   
53.
血小板减少肝病患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肝细胞功能和外周血小板数的相关性,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住院的1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TPO水平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取自2002~2003年住院的1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男91例,女15例,年龄16~65岁,平均(37.23±11.33)岁。临床诊断按照2000年病毒  相似文献   
54.
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氨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测定24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急性肝炎25例、慢性轻度40例、慢性中度40例、慢性重度42例、重型肝炎62例、肝炎肝硬化31例)的血氨含量.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重肝并肝昏迷患者血氨含量明显高于无肝昏迷的重肝患者血氨含量;肝硬化患者中,门脉内径≥14mm者血氨含量明显高于门脉内径<14mm者;口服乳果糖治疗2周后能显著降低重肝患者血氨水平.结论血氨增高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氨监测对重肝及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1例病毒性肝炎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3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正常患者和10例对照者进行骨髓穿刺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74例研究对象骨髓象结果显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者67例(90.54%),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者4例(5.41%),系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系均增生低下,且均为病毒性肝炎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全片巨核细胞数正常者46例(62.16%),全片巨核细胞数<7个有23例(31.08%),全片巨核细胞数≤3个有10例,均为病毒性肝炎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1例病毒性肝炎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内胞浆颗粒减少9例,核内、胞浆内空泡变性19例,胞浆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包涵体3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正常患者和对照者无1例有上述改变.结论初步发现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有骨髓抑制现象,这可能成为引起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6.
TNF-α/TNFR1与急性肝衰竭小鼠肝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及抗TNFR1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D-氨基半乳糖和肿瘤坏死因子-α造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TNF-α、ALT、AST浓度。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肝功能的变化稍晚于TNF-α的变化,且TNF-α水平越高,其后ALT与AST升高的水平也越高,两者间有正相关;组织学变化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肝细胞由凋亡发展到坏死。治疗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升高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TNF-α能诱导肝细胞损伤,抗TNFR1中和抗体能阻断其效应,说明抗TNFR1中和抗体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霉酚酸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初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酚酸酯(MMF)是霉酚酸(MPA)的2-乙酰基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增殖性T和B淋巴细胞,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MPA对单核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IL-1)等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MMF可以通过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发挥其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我国慢性重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准种及其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TT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126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46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7例、14例、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severity hepatitis B,CSHB)76例。采用巢式荧光实时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TTV DNA,用熔点曲线方法进行TTV准种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CHB中度、重度和CSHB组中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ASC和CHB轻度组(P<0.05),CSHB和CHB重度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CHB中度患者(P<0.05)。但CHB重度患者TTV DNA熔点曲线波峰数量与CSHB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TV存在病毒准种,TTV准种感染的复杂性可能是TTV与HBV感染者重叠感染使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9.
Lipo PGE1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 (LipoPGE1)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3例。治疗组应用LipoPGE12 0 μg ,1次 /d;对照组用螺内酯 ( 40mg ,3次 /d)及呋赛米 ( 40mg,2次 /d) ,疗程均为 1 4d。 结果 :治疗组肌酐浓度治疗后显著降低 ( 1 95 .90±4 0 .96μmol/L降至 1 1 2 .4 2± 4 0 .69μmol/L ,P <0 .0 1 ) ,2 4h尿量显著增加 (由 4 76.1 5± 1 68.4 0ml增至 1 5 69.2 3± 776.89ml,P <0 .0 1 ) ,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对照组仅谷丙转氨酶治疗后有改善 ,其余指标均加重。治疗后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副作用、并发症及停药事件。结论 :LipoPGE1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0.
目的:筛选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型非结构蛋白4B(nonstructural protein 4B,NS4B)的慢
病毒稳定细胞株L02-NS4B差异表达基因和基因通路,为深入研究HCV NS4B在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
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已构建好的2株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和阴性对照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 mkate2复苏
扩增;应用Human Gene 1.0ST 芯片筛选出LO2-NS4B与LO2-mkate2差异表达基因。基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利用Fisher精确检验和卡方检验,对差异基因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
显著性分析。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中5个表达上调且与凋亡有关的基因,即蛋白激酶C 结合蛋白(protein kinase C delta binding protein,PRKCDBP)基因、肿瘤
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基因、v-akt 鼠科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1 (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1,AKT1)基因、含3个杆状病毒凋亡蛋白抑制因子重复序列 (baculoviral IAP repeat containing 3,BIRC3)基因和B细胞淋巴瘤2样1基因(B-cell lymphoma 2-like1,BCL2L1)的mRNA水平。结果:以LO2-NS4B与LO2-mkate2之间基因荧光强度的比值大于1.2或小于0.8为差异表达基因,在已知的28 869个人类基因中L02-NS4B中有2 68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 446个基因表达上
调和1 236个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基因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41项,主要有凋亡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
通路、细胞周期通路、癌症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下调基因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20项,主要有癌症通
路、Wn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等。Real-time QPCR验证5个表达上调基因中有3个基因表达变化与基因芯片结果一
致,分别是AKT1,BIRC3和BCL2L1,吻合率为60%。结论:HCV NS4B可以调节LO2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
细胞增殖等有关的多种基因表达,主要影响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癌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