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慢性房颤患者血栓前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对象分为房颤组(NHYA分级心功能正常的慢性房颤46例)和对照组(其他窦性心律患者51例)。对比两组之间24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hSSD)和24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hDSD),以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差异,并对各组血压变异性与血栓前状态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房颤组24hSSD和24hD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房颤组vWF和GMP-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无显著差异。3.房颤组24hSSD与vWF呈显著正相关(r=0.416,P〈0.05),与GMP-140无显著相关性;24hDSD与vWF和GMP-140均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5和r=0.378,P〈0.05);24hSSD、24hDSD与纤维蛋白原或D-二聚体均无显著相关性。4.对照组24hSSD和24hDSD与vWF、GMP-140、纤维蛋白原或D-二聚体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压变异增大的慢性房颤患者血管内皮损害和血小板激活更显著,提示房颤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可能随血压变异性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CT-MPR呼吸道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4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实验1组,3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狭窄患者为实验2组,另选取4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经螺旋CT对所有患者自鼻咽顶部至环状软骨下缘进行平扫检测,同时采用MPR图像处理技术对所有患者上呼吸道的4个平面的横截面积、前后径等指标进行测量,观察对比对照组与实验1组及实验2组的上呼吸道测量数值。结果实验1组的舌后区、悬雍垂区及软腭后区的横截面积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4个平面左右径均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的悬雍垂区前后径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4个平面的咽侧壁软组织厚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两个平面(悬雍垂区、软腭后区)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PR呼吸道测量对确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极其有益,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日间光疗病房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于本院就诊的 282 例新生儿 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病房组)和观察组(日间光疗病房)。对照组实施持续性蓝光 治疗,观察组实施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时间、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 组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较护理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日间光疗病房能减少治疗总时间和总费用,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期间,12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经心内科常规治疗无效者联合CRRT治疗患者,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等变化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9例患者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1.67%,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RR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肺水肿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生物制剂治疗风湿性疾病是近十年来风湿病诊治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展,首个全人源化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的问世,有效推进了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进展。本文综述阿达木单抗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出院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内包括昌岗、沙园、晓港等16个社区在内的所有满足条件的乳腺癌患者(2010-2012年确诊并经过治疗且调查时未住院的广州市户籍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诊疗信息、患者肿瘤家族史、经济状况,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诊疗信息、肿瘤家族史等因素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结果共发出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94.2%。被调查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7.2±11.7)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0.6%(124/245),以正常退休人群为主,占57.1%(140/245)。调查对象的焦虑标准分平均为(35.7±7.7)分,高于国内常模的(29.78±10.07)分(P〈0.01),焦虑患者占被调查人数的28.6%(70/245);调查对象的抑郁平均粗分为(38.7±9.2)分,抑郁患者占被调查人数的49.0%(120/24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表明,相对于无治疗副作用的乳腺癌患者,不管是1—2种,还是3种及以上副作用的患者,其发生焦虑、抑郁状况的风险更高(焦虑:OR=21.9、12.2;抑郁:OR=6.2、4.8);相对于希望家人/亲朋好友支持的患者,希望医生支持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OR=2.2);相对于医生不重视的、无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医生重视、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发生抑郁风险更低(OR均为0.4)。结论广州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率较高。应加强对患者的医学指导和心理干预,降低患者治疗副作用,提高医生对患者的支持力度,加强患者对于癌症相关治疗的了解,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贝尼地平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盐酸贝尼地平片(4mg,bidpo),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po),4周后观察心绞痛改善情况、消心痛使用量、心肌缺血程度等,监测不良反应事件,同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消心痛使用量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8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0%)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运动试验中,治疗组总运动时间、运动至ST段下降至1mm所需时间、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5、0.01、0.01);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1、0.05、0.01)。最大运动当量也有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最大ST段下降幅度与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明显延长,与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四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与疗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用药后不良反应事件总发生率12.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硝苯地平比,盐酸贝尼地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6例OSAH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6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T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及Müller状态下上呼吸道个平面横截面积、咽后壁软组织厚度、前后径及左右径。结果 66例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评分分为轻度14例、中度20例、重度32例。对照组各区不同状态下的指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Müller状态下会厌后区左右径,舌后区横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鼻咽区横截面积、前后径以及腭后区横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与平静状态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软腭长度及软腭厚度均明显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软腭增长增厚是OSAHS患者咽腔狭窄的原因之一。结论 CT测量上呼吸道可获知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对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使用雷米普利治疗前后心房内径变化情况。方法:100例合并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给予雷米普利片(5~20mgqd)治疗,随访12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小(35.08±4.12vs38.15±3.82mm,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雷米普利药物治疗,能够明显减轻左心房扩大,改善高血压病导致的心脏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