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6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与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本临床试验为随机对照、开放、非劣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CAP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左氧氟沙星750 mg组治疗5 d或500 mg组治疗7-14 d ,两组均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比较两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结果10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病例241例。其中全分析集(FAS )223例,包括750 mg组111例,500 mg组112例。符合方案分析集(PPS)211例,包括750 mg组107例,500 mg组104例。安全性分析集(SS)241例,包括750 mg组121例,500 mg组120例。FAS 75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5.0 d ,50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9.0 d。75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3750 mg ,50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4500 mg。FAS第4次随访750 mg组有效率为86.2%,500 mg组有效率为84.7%,两组综合疗效评价相比为非劣效。FAS 750 mg组可进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0例,获病原菌41株,500 mg组可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9例,获病原菌51株,两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另外,750 mg组和500 mg组的非典型病原体的临床有效率均为100%。对750 mg组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临床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注射部位瘙痒、疼痛和充血等,其次为失眠、恶心、皮疹等。较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为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白细胞总数降低、ALT升高、AST升高等。以上不良反应多属轻微,患者可耐受,与500 mg组相比,因药物中止试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安全性相仿。结论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治疗CAP与左氧氟沙星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程相比,其临床和微生物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较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2.
ICAM-1和VCAM-1的结构与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VCAM- 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SF)成员。人 ICAM- 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9p13.3~ 13.2区 ,长 15 .5 kb,其受体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L FA- 1,CD11a/ CD18)和 Mac- 1;VCAM- 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p31~ 32区 ,长约 2 5 kb,其受体为极迟抗原 - 4 (VL A- 4 )和整合素α4β7。 ICAM- 1和 VCAM- 1的表达受 NF-κB、SP1、GATA、PKC、STAT- 1等相关的机制所调控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变化。方法:按入选标准收集25例中、重度COPD患者外周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CD34^+正分选试剂盒进行磁珠纯化,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其纯度,同时对入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肺功能、心动超声及血气检查。同期16例性别、年龄无差异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年龄〈70岁;肺功能正常;没有临床症状;无吸烟史。结果:经过分离纯化可得到93%表达CD34^+细胞。COPD患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34^+细胞数分别是(19.99±11.11)×10^4、(32.75±18.25)×10^4,患者组CD34^+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CD34^+细胞数与患者病程呈负相关(r=-0.689,P〈0.05)。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降低,与患者病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4.
支气管哮喘小气道炎症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气道是指内径小于2mm的气道,小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支气管哮喘小气道炎症病理变化、检测手段和治疗方法新进展。  相似文献   
45.
广东地区成人膜弥散量和肺毛细血管血量正常值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弥散量系气体从肺泡弥散到肺毛细血管血的一种定量测定,临床上多以一口气法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表示。DLCO包含两个主要过程:一是一氧化碳(CO)通过肺泡一毛细血管膜;二是CO在肺毛细血管内与血红蛋白(HB)结合。如分别测定这两种成分,即可确定弥散过程的哪一环节异常。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86名,男46名,女40名。身高145~182cm(163.5±8.1),年龄16~74岁(41.6±13.6)。其中16~20岁5例,21~30岁20例,31~40岁20例,41~50岁20例,50岁以…  相似文献   
46.
化学性胸膜固定术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谢灿茂  容中生 《新医学》1996,27(8):397-397
化学性胸膜固定术的现状和展望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谢灿茂,容中生自发性气胸和胸腔积液是常见病、多发病,预防气胸的复发和控制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主要目标。大量证据显示,化学性胸膜固定术(chemicalpleurodesis)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47.
吞咽疾病与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统疾病(4)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谢灿茂 《新医学》1997,28(11):616-617
吞咽疾病与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统疾病(4)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510080)谢灿茂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胃肠的发育先于肺的发育。肺芽是从胃肠发出的。从此两个系统之间的紧密的相互关系就持续存在之。其功能、部位和结构上的紧密关系使...  相似文献   
48.
分析我院30年间住院的21例纵隔气肿,自发性肺泡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皮下气肿是最重要的诊断线索。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是近 2 0年才被认识的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患 ,国外不同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其患病率为 2 %~ 1 5 %。OSAHS主要的表现是在睡眠中发生呼吸障碍 ,与呼吸系统的关系密切 ;OSAHS参与了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 ,导致了呼吸器官的损伤 ,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OSAHS出现的呼吸系统合并症及其与呼吸系统某些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1 OSAHS与肺动脉高压 (PAH)清醒时PAH的发生是影响OSAHS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的患者在睡眠时伴随呼吸暂停的发生 ,反复出现一过…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NIPPV)治疗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间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的78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无创通气治疗而分为非NIPPV组和NIPPV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比例、病死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对52例NIPPV组患者,比较无创通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NIPPV组与非NIPPV组相比,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比例(30.8%比80.8%)、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32.7%比61.5%)及病死率(30.8%比57.7%)较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住院时间、气压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NIPPV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有所减慢,动脉血pH值逐渐降低,PaCO2水平缓慢上升,PaO2、PaO2/FiO2及SaO2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而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则无明显规律。结论NIPPV治疗能够改善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例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用无创通气治疗巨细胞病毒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