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比较分析腰椎后路Wiltse肌间隙入路与腰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6-01诊治的109例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与腰椎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其中Wiltse入路组47例,后正中入路组6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12 h、3 d、7 d的血清肌酸激酶,术后1周、6个月的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结果 109例均获得随访6~14个月,平均9.6个月。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均少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12 h、术后3 d血清肌酸激酶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1周、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高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腰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Wiltse肌间隙入路出血量较少,对椎旁肌及小关节囊的损伤小,术后慢性腰痛发生率低,符合脊柱微创手术理念。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早期凋亡T淋巴细胞的抑制性免疫调节性能。方法: 采用定时紫外线照射诱导T淋巴细胞早期凋亡,深低温反复冻融获得坏死T淋巴细胞。体外诱导、纯化并培养骨髓源性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imDCs分别和早期凋亡或坏死T淋巴细胞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双夹心ELISA、[3H]掺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分析imDCs吞噬早期凋亡或坏死T淋巴细胞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MHC-Ⅱ、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分泌IL-12 p70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结果: imDCs和坏死细胞碎片共培养后明显趋于成熟,其MHCⅡ和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 p70;和同种异体处女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显著刺激处女T淋巴细胞增殖。 imDCs和早期凋亡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其MHC-Ⅱ、CD40、CD80和CD86的表达维持较低水平;仅分泌较低水平IL-12 p70;和同种异体处女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不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此外,早期凋亡的T淋巴细胞孵育上清显著抑制了吞噬坏死细胞碎片后的imDCs表达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当TGFβ1中和抗体和早期凋亡T淋巴细胞同加入imDCs,在表达MHC-Ⅱ、CD40、CD80、CD86,分泌IL-12 p70,刺激处女T淋巴细胞增殖等方面和吞噬坏死T淋巴细的DCs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凋亡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诱导imDCs呈现出耐受性DCs(TolDCs)的免疫表型及生物学特征,从而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PN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肢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00%(P 0. 05)。治疗后2组FBG、2 h BG水平及患肢麻木、刺痛、抽筋、乏力等T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 0. 05或P 0. 01)。2组在治疗后患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DPN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可调控其血糖水平,改善患肢神经传导速度,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单用。  相似文献   
84.
85.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近期,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86.
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减少内皮细胞与T淋巴细胞粘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制核因子κB(NFκB)对内皮细胞活化及内皮细胞与T淋巴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应用pCMVIκBαM质粒建立稳定表达突变型IκBα蛋白的内皮细胞系,同时以表达野生型IκBα蛋白(pCMVIκBα)的内皮细胞作为对照。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P选择素的变化,并将两种转染细胞分别与人T淋巴细胞株Jurkat细胞混合培养,通过相差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来观察内皮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粘附情况。结果高表达突变型IκBα蛋白的内皮细胞的NFκB活性被显著抑制,其ICAM1mRNA和VCAM1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细胞(P<0.05),细胞表面的ICAM1、VCAM1和P选择素的表达较对照细胞显著减少(P<0.05),与T淋巴细胞的粘附较对照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能有效减少内皮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87.
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与药敏分析和抗生素的选择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细菌群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的326株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54%(176/326),革兰阳性球菌占42.6%(139/326),真菌属占3.4%(11/326)。引起胆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3.6%,77/326),屎肠球菌(12.6%,41/326),粪肠球菌(10.4%,34/326),葡萄球菌(10.1%,33/326),肺炎克雷伯菌(6.7%,22/326)等。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总耐药率最低(12%),其次为美洛培南(12.1%),头孢哌酮-舒巴坦(16.6%),阿米卡星(19.1%),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环丙沙星等高度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最低(0),其次为氯霉素(12%),呋喃妥因(15.6%),磷霉素(18.2%)。结论胆道感染中的革兰阴性杆菌仍占主要地位,革兰阳性球菌呈上升趋势,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要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8.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联合组)治疗,并与单纯应用降纤酶(降纤酶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的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显效率(75.0%)明显优于丹参组(34.4%)和降纤酶组(31.3%)(均P<0.01);NDS减分幅度与降纤酶组相比(P<0.05)和丹参组相比(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联合组与降纤酶组Fg水平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显效率,降低Fg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清脑饮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老年TIA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通络清脑饮。2组均以10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性指标变化,随访期间比较2组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 81%、56. 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眩晕症状及中风先兆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血小板活性因子(PA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HISS)评分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复发率、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通络清脑饮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TIA疗效显著,可改善血小板活性及神经功能,且患者临床复发率、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0.
构建能与pZ189系列穿梭质粒配套适用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有效分离实验系统中同时存在于哺乳类细胞中的两种质粒, 利用插入失活对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的抗性进行改建. 以具有编码氨苄抗性基因的pREP9质粒和同时有编码氨苄和卡那抗性基因的pMAMneo质粒为起始模板得到无氨苄抗性而具有卡那抗性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pREP9-amp-和pMAMneo-amp-. 前者可用于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持续表达而后者对外源基因表达受地塞米松的诱导. 当细胞中同时转染有其他抗性的质粒时,可以通过抗生素抗性的不同而使两种质粒得到有效地分离和筛选, 并能与pZ189穿梭质粒配套应用于突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