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肾小球肾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得病的多是3~12岁的儿童,它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化脓性脓性皮肤感染、咽喉炎、猩红热等)引起的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急性肾炎发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历史,经过1~3周后开始出现颜面、眼睑浮肿并逐渐波及全身,同时伴有少尿、血尿、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头痛、呕吐、抽风,亦可有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闭等症状,检查尿常可发现有蛋白和大量红细胞。急性肾炎整个病程约在4~6周,但有时尿化验要到几个月后才能逐渐恢复正常。儿童得了急性肾炎若能及时治疗,多在2~3周内尿量增多、浮肿消退,90%以上的的病儿最终可完全恢复健康,预后比成人急性肾炎要好些,变为慢性者仅2~5%。  相似文献   
72.
通过应用膀胱肿瘤抗原(BTA)试验和尿液细胞学(UrineCytology)检查对49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TA试验的检出率高达83.7%,和检出率只有26.5%的尿液细胞学检查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1),故认为BTA试验是一个值得临床推广的诊断早期表浅膀胱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胃双对比造影 (Double Contrastbariumenema,DC)是在胃内既服入钡剂 ,又充以足量的气体形成对比分明的影像。这种检查通常在透视下摄取一系列的照片 ,以阅片为主。由于胃腔扩张 ,粘膜皱襞展平 ,可显示出胃壁的微细结构 ,可发现常规造影所不能发现的病变。对早期胃癌 ,糜烂性胃炎、细小溃疡等有特殊的诊断价值。1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胃常规造影发现的可疑病变而难以定性者 ;临床怀疑有肿瘤而常规造影又无所发现者 ;胃镜检查发现早期肿瘤者。禁忌症 :同胃常规造影 ;低张药物使用禁忌者。2 造影技术2 1 术…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30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无尿的误诊原因。临床特征、处理原则及死亡原因等做了较详尽讨论。认为:对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无尿应警惕;确诊后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分次单侧手术取石为宜;梗阻解除后多尿期补液可按尿量情况,参考血电介质决定补液的质与量,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213例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青  谢平 《中国药事》1998,12(5):307-308
抗菌药物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和预防术后感染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药物滥用现象普遍存在,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将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给病人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为此本文调查了本院213份住院病历,对其中189例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  相似文献   
76.
自1969年McCord等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以来,此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住意。本文将受试小鼠随机分组,于照前30分钟、照后1小时,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35μg/g、70μg/g和100μg/g的SOD(本院放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已成为抗感染化疗领域中一类重要药物。国外关于氟喹诺酮类耐药性的报道日益增加,国内尚未见同类报道。本文对比分析了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对我院1990年和1992年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期了解细菌对氧氟沙星耐药性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78.
<正>海藻酸及其盐是从海带中提得,其海藻酸的结构是由1.4-聚-β-D-甘露糖醛酸和L-古罗糖醛酸组成的一种线型聚合物.自1883年由海带中发现海藻酸钠以来,不少学者对其实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直至1929年才开始在美国应用于工业生产,1944年用于食品工业,而用于医药工业不过近三十年的时间.有关研究表明,海藻酸钠低热,无毒,无过敏反应,不参与体内代谢.1983年FDA批准可直接作为食品的成分,认为它是公认的安全.我国目前主要用于印染、纺织工业,而食品、医药工业方面的报道不多.80  相似文献   
79.
本实验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及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3H·TdR标记的供体ICR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母细胞经0Gy~16by的Co60γ线体外照射后,在同系受体动物体内的迁移与归巢。实验结果表明;中等剂量以上的Co60γ线外照射对MLN淋巴母细胞的选择性归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癌切除手术中减少异体输血的价值。方法选择26例ASAⅠ~Ⅱ级拟行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Ⅰ组)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Ⅱ组)。Ⅰ组患者全麻后先进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然后进行低中心静脉压控制,在肝脏实质完全离断前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控制在3~5cmH2O,肝实质切除后将CVP恢复到正常。手术结束时计算患者总失血量、手术时间、异体输血量、异体输血例数和术中尿量。结果两组患者失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Ⅰ组患者的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的人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尿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切除手术中联合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减少手术中异体血的输注,节省库存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