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74篇 |
免费 | 1128篇 |
国内免费 | 9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4篇 |
儿科学 | 296篇 |
妇产科学 | 100篇 |
基础医学 | 733篇 |
口腔科学 | 262篇 |
临床医学 | 2501篇 |
内科学 | 1164篇 |
皮肤病学 | 82篇 |
神经病学 | 352篇 |
特种医学 | 56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840篇 |
综合类 | 4791篇 |
预防医学 | 1858篇 |
眼科学 | 258篇 |
药学 | 2273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3200篇 |
肿瘤学 | 4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4篇 |
2023年 | 463篇 |
2022年 | 558篇 |
2021年 | 656篇 |
2020年 | 586篇 |
2019年 | 456篇 |
2018年 | 509篇 |
2017年 | 326篇 |
2016年 | 423篇 |
2015年 | 421篇 |
2014年 | 919篇 |
2013年 | 861篇 |
2012年 | 910篇 |
2011年 | 1069篇 |
2010年 | 942篇 |
2009年 | 884篇 |
2008年 | 892篇 |
2007年 | 868篇 |
2006年 | 791篇 |
2005年 | 779篇 |
2004年 | 804篇 |
2003年 | 640篇 |
2002年 | 527篇 |
2001年 | 575篇 |
2000年 | 459篇 |
1999年 | 362篇 |
1998年 | 295篇 |
1997年 | 294篇 |
1996年 | 309篇 |
1995年 | 245篇 |
1994年 | 258篇 |
1993年 | 166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64篇 |
1990年 | 131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103篇 |
1987年 | 96篇 |
1986年 | 93篇 |
1985年 | 81篇 |
1984年 | 70篇 |
1983年 | 53篇 |
1982年 | 83篇 |
1981年 | 64篇 |
1980年 | 32篇 |
1978年 | 14篇 |
1965年 | 9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10篇 |
1956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循经温通刮痧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伴疼痛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治疗的痉挛型脑瘫伴疼痛的患儿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循经温通刮痧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的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组的满意度为92.59%(25/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经温通刮痧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伴疼痛患儿,可明显缓解因肌张力高导致的疼痛,且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本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上报的ADR病例报告共861份,其中严重ADR报告116份(占13.47%),而新的严重ADR报告27份(占3.14%);男性(61例)略多于女性(54例);40岁以上人群居多(占78.45%);静脉滴注为主要给药途径(占81.03%);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引发严重ADR居多;严重ADR主要造成全身性损害,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骨髓抑制、发热、肝肾功能损伤等。结论 建议加强ADR及严重ADR的监测,尤其是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等,预防和减少严重ADR对患者的严重伤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管理实践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于2016年4月—2018年11月,在案例医院成立品管圈推进委员会,通过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培训、授课及实地指导等方式,严格按照品管圈4大阶段、10个步骤推进各圈开展活动,完成品管圈终期活动成果报告书并请专家评审成效。结果 2016—2018年共开展17个不同主题的品管圈,主要包括合理服药(3个)、医疗质量与安全(5个)、康复治疗(3个)、健康宣教(4个)、病案文书处理(2个)。有形成果方面,通过专家评审结题率100.0%,目标达成率平均值为121.0%,目标进步率平均值为83.2%,实际成效与预期成果相一致。无形成果方面,在圈能力、团队意识与个人能力、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和掌握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管理和院科两级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助于构建专科医院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谢秋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4):165-168
目的 分析医院2020年西药房药品储存和管理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西药房800种药品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0种。A组予常规储存管理模式,B组予规范化储存管理模式。比较2组药房药品错误发放率、发药时间与库存盘点时间,同时在2组管理后分别选择500例患者进行药品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 B组药品错误发放率低于A组,B组发药与库存盘点时间短于A组,B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规范化储存管理应用在西药房药品管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葛根素(puerarin)是用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葛根中提取物制成的中药注射液,商品名为普乐林,化学名为4,7一二羟基-8-β-D葡萄吡喃糖基异黄酮,相对分子量为416.38[1]。葛根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它可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断β-受体,促进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和开放,从而起到对缺血心肌和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且疗效确切,1993年经卫生部批准用于临床,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我院于2000年开始将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得到… 相似文献
106.
正睾丸淋巴瘤为结外淋巴瘤中的一种,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多数继发于全身性其他部位淋巴瘤,原发者相对罕见,儿童发病更为罕见。原发睾丸淋巴瘤占恶性睾丸肿瘤的3%~9%,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主要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由于其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因此临床上误诊概率较高。笔者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7~12月在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血管通路均采用了中心静脉置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及平均治疗费用、置管舒适度、住院满意度和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平均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舒适度评分和住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比容、尿素降低率和尿素消除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治疗费用,还可以提升血液透析质量以及患者置管舒适度和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分析重庆市研究者参加临床试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重庆市临床试验水平及质量提升的方法及可行的对策.方法 选择重庆市各临床试验机构的研究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年龄、职称、参加临床工作的年限、参与临床试验的基本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年龄30~ 39岁、工作年限5~15年的研究者为临床试验的主力军;研究者中硕士... 相似文献
110.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的去稳定化,MMP-2和MMP-9降解斑块部位的纤维帽,促进平滑肌细胞从中层迁移到内膜,加重了血管的结构改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使斑块易于破裂.本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MMP-2和MMP-9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