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在肝移植术后精神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肝移植术后发生精神障碍受者使用氟哌啶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受者发生精神障碍31例,占所有87例肝移植受者的35.6%,共使用氟哌啶醇72次,22例明显改善,5例好转,3例效果差,1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改用地西泮治疗。结论:精神障碍为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氟哌啶醇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大剂量使用时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患者肝癌复发的影响。方法挑选符合Milan标准肝癌肝移植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Rapa组和Tac组,每组20例,行移植肝彩超和检测甲胎蛋白.6-12个月行移植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证实肿瘤的复发。结果移植肝穿刺活检证实雷帕霉素组排斥反应较他克莫司组并未增加。而在肝癌肝移植肿瘤复发率中他克莫司组明显高于雷帕霉素组。结论雷帕霉素在肝癌肝移植中排斥反应较他克莫司并未增加,而其对肿瘤复发的抑制作用方面优予他克莫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血栓通粉针治疗原位肝移植患者对肝动脉血流及其阻力指数的影响。方法 良性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患者40例,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后给予治疗组血栓通静脉滴注,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治疗2 w。使用Acuson Sequoia 51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连续、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左、右肝动脉血流和阻力指数。结果 在术后1个月、6个月和18个月,血栓通组患者肝动脉血流分别为51.22±12.11 cm/s、61.32±11.87 cm/s和65.38±12.76 cm/s,明显快于对照组的47.18±14.25 cm/s、51.33±13.24 cm/s和53.45±11.43 cm/s(P<0.05),肝动脉阻力指数分别为0.66±0.13、0.62±0.12和0.68±0.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2±0.14、0.71±0.11和0.7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胆红素和谷丙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通能改善肝移植术后患者肝动脉血流,降低阻力指数,改善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背景: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技术存在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高、左内侧叶缺血坏死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开展劈离式肝脏移植的研究,需要找到一种适宜的动物,建立稳定的移植及麻醉模型。 目的:探讨猪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及其术中麻醉处理特点。 方法:40只健康3月龄猪,体质量25~30 kg,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静脉-静脉转流,供肝沿Taira线劈离,对断面修整后,行原位肝脏移植。 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220±31) min,无肝期(35±6) min。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手术成功率50%,10只动物存活时间均超过48 h,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再灌注期血钾升高明显,体温下降明显。结果可见:①猪同种异体原位劈离式肝脏移植模型(沿Taira线)具有操作简便,标准化程度及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是大动物肝移植系列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②即使在良好的静脉转流下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内环境变化仍明显,麻醉过程中纠正凝血机制及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药物敏感情况及预后。方法分析13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受者的临床特点,其耐药情况及敏感药物,并了解患者的预后。结果在85例肝移植病例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受者占15%。69%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于术后1周内,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呼吸困难少见。体格检查以肺呼吸音减弱和干、湿啰音为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7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84%为多药耐药菌,38%为泛耐药菌,但对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敏感。有细菌培养结果后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愈11例,2例死于呼吸衰竭或中毒性休克。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不典型,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敏感,经及时治疗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背景:磁力压榨式吻合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其留置体内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可降解磁力吻合器有望解决此问题。 目的:制备适于外科吻合用的硅胶表面修饰的壳核结构纳米钕铁硼(SiO2/Nd-Fe-B)磁性材料,并评价其细胞毒性。 方法: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钕铁硼(Nd-Fe-B)材料,溶胶-凝胶法对其进行表面修饰。MTT法检测纳米SiO2/Nd-Fe-B材料的细胞毒性,纳米SiO2/Nd-Fe-B材料与L929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在细胞内分布以及细胞器的改变,传代培养检测粒子代谢情况。 结果与结论:成功制备出纳米SiO2/Nd-Fe-B材料,MTT法检测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其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 0.05)。纳米SiO2/Nd-Fe-B材料可以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其在胞内分布于细胞浆中,TEM观察细胞线粒体轻微水肿,内质网扩张。传代培养发现3代内胞内纳米材料迅速减少。提示高能球磨法结合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纳米SiO2/Nd-Fe-B材料,此材料细胞毒性小,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纳米SiO2/Nd-Fe-B材料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对细胞器影响轻微,代谢迅速。 关键词:磁性吻合;纳米钕铁硼;高能球磨法;表面修饰;纳米毒性;胞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10  相似文献   
17.
背景:磁力压榨式吻合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其留置体内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可降解磁力吻合器有望解决此问题.目的:制备适于外科吻合用的硅胶表面修饰的壳核结构纳米钕铁硼(SiO2/Nd-Fe-B)磁性材料,并评价其细胞毒性.方法: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钕铁硼(Nd-Fe-B)材料,溶胶-凝胶法对其进行表面修饰.MTT法检测纳米SiO2/Nd-Fe-B材料的细胞毒性,纳米SiO2/Nd-Fe-B材料与L929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在细胞内分布以及细胞器的改变,传代培养检测粒子代谢情况.结果与结论:成功制备出纳米SiO2/Nd-Fe-B材料,MTT法检测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其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纳米SiO2/Nd-Fe-B材料可以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其在胞内分布于细胞浆中,TEM观察细胞线粒体轻微水肿,内质网扩张.传代培养发现3代内胞内纳米材料迅速减少.提示高能球磨法结合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纳米SiO2/Nd-Fe-B材料,此材料细胞毒性小,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纳米SiO2/Nd-Fe-B材料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对细胞器影响轻微,代谢迅速.  相似文献   
18.
背景: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技术存在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高、左内侧叶缺血坏死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开展劈离式肝脏移植的研究,需要找到一种适宜的动物,建立稳定的移植及麻醉模型。目的:探讨猪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及其术中麻醉处理特点。方法:40只健康3月龄猪,体质量25~30kg,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静脉-静脉转流,供肝沿Taira线劈离,对断面修整后,行原位肝脏移植。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220±31)min,无肝期(35±6)min。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手术成功率50%,10只动物存活时间均超过48h,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再灌注期血钾升高明显,体温下降明显。结果可见:①猪同种异体原位劈离式肝脏移植模型(沿Taira线)具有操作简便,标准化程度及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是大动物肝移植系列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②即使在良好的静脉转流下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内环境变化仍明显,麻醉过程中纠正凝血机制及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筛选并鉴定可和单核细胞表面CD13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短肽.方法 以CD13为靶分子,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筛选,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性结合肽的噬菌体,ELISA鉴定所挑选噬菌体和CD13的亲和力,根据噬菌体基因序列推导出多肽序列.对筛选到的并经比对分析认为有生物学特性的多肽进行人工合成,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多肽和THP-1细胞的结合情况、位置及WM15对多肽和细胞结合的阻断作用.结果 经过四轮筛选,与CD13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并最终接近饱和状态.第4轮筛选后回收率与第1轮相比,富集了30倍.挑取的2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经ELISA鉴定有10个和CD13的亲和力较高,有阳性意义.经比对得到2个有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序列P9、P7,它们分别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UL38、UL105基因编码的相应氨基酸序列有83%、100%相似性.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多肽P9、P7和THP-1细胞的结合位于细胞膜表面.WM15可以不同程度的阻断多肽和细胞的结合.结论 成功筛选出了2条可和CD13特异性结合的短肽P9、P7,而且P9、P7可以和THP-1细胞膜表面的CD13分子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