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测定原位肝移植中一些血清学指标来评价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的功能状况。方法随机选取瑞金医院肝移植中心原位肝移植患者20例。分别在麻醉开始后(S)、无肝期开始即刻(A1)、无肝期结束前即刻(A2)、门静脉血流开放即刻(R0)、门静脉血流开放60min(R1)、门静脉血流开放3h(R3)、门静脉血流开放6h(R6)、门静脉血流开放12h(R12)、门静脉血流开放24h(R24)时间点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清ALT、AST、LDH、GMP-140、vWF和HA。结果ALT、LDH在再灌注后即刻(R0)、AST在R6即达到峰值(P〈0.05),以后逐渐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LDH与ALT呈高度正相关(R=0.948,P〈0.001),LDH与AST呈中度正相关(R=0.646,P〈0.001)。GMP-140再灌注后开始升高,R3、R6、R12点达到峰值(P〈0.001),以后逐渐下降,但仍维持高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在再灌注后R6、R12、R24点高于正常。HA在再灌注后均高于正常。结论AST和ALT仍然是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反映移植肝功能状况的可靠指标;LDH与ALT及AST存在良好相关性;GMP-140、vWF和HA的升高反映了肝窦内皮细胞(SEC)的损伤程度,但能否准确反映早期移植肝功能状况则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2.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肝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女,27岁。孕35~(?)周因上腹部疼痛加重、呕吐咖啡 色内容物2周余,拟诊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胎儿宫内窘迫而 入院。查血 APTT 80. 1s,PT 22. 3s,ALT 85 U/L,AST 81 U/L, AKP 702 U/L,γ-GT 80 U/L,TBIL 232. 2 μmol/L,DBIL 144. 5 μmol/L,ALB 22g/L,Cr 177 μmol/L.BUN 7. 2 mmol/L。 戊型肝炎 IgG 阳性,IgM 阴性,余肝炎病毒指标阴性。当日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动物及人体后,在体内环境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是否有丙烯酰胺单体释放出来.方法在不同时期从注射处抽出或取出标本,进行高压液相色谱仪外标法检测.结果小香猪半年以上标本1份,1年以上标本3份.兔6~8个月标本6份.人体乳房内抽出标本22例人26份.检测结果均<3.6×10-6,未高出注射前标准样品检测的数值.结论初步提供在近期内未发现丙烯酰胺单体析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的功能状况.方法选择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20例(连续病例).分别于9个时间点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供肝于冷缺血末期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肝移植术后72 h内ALT和(或)AST水平(1 500 IU/L为界),将20例患者分为初期移植物功能不良(IPGF)组和非IPGF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LT、AST、LDH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IPGF组7例,非IPGF组13例. 供肝冷缺血末期病理检查显示,IPGF组中4例有轻度大泡型脂肪变性,而非IPGF组中未见脂肪变性(P=0.007).IPGF组血清ALT水平于再灌注后3、6 h显著高于非IPGF组,其血清AST水平在再灌注后1、3、6、12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而LDH在再灌注后1、3、6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P均<0.05);LDH与ALT(r=0.948,P<0.001)及AST(r=0.646, 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供肝脂肪变性对原位肝移植后移植肝功能不良有直接影响;血清AST和ALT水平仍是反映早期移植肝功能状况的可靠指标;LDH与ALT和AST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75.
清热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致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瘙痒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十分复杂,易反复发作,临床上较难治愈。湿热型湿疹是湿疹中较常见的类型,2000年5月至2004年4月,我们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清热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11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明确骨质疏松女性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髋部骨密度差异,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与骨折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于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及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72例,其中无病史的原发骨质疏松患者10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24例。分别统计3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患病情况、骨折侧别、髋部各部位骨密度、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N propeptide,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D)。分别进行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结果三组间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67,P=0.072; F=0.882,P=0.416;χ~2=3.216,P=0.232),股骨颈骨折组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组组间骨折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8,P=0.328),三组间髋部Ward区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37,P=0.056),髋部骨密度比较,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髋部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5,P=0.001; F=8.668,P0.001; F=9.657,P0.001)。股骨颈骨折组、转子间骨折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髋部整体骨密度均小于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组与转子间骨折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髋部整体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β-CTX、P1NP、维生素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组、转子间骨折组β-CTX、维生素D均小于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子间骨折与骨质疏松组P1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骨折组与转子间骨折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髋部整体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类型可能并不取决局部的骨密度,可能与骨微结构等因素相关,要得到明确、可靠的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协定处方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皮肤反应观察。方法将9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生熟白芥子1∶1)、B组(生熟1∶2)、C组(熟白芥子),每组31例,最终完成研究共88例,A组28例,B组30例,C组30例。各组均取双侧定喘、肺俞、心俞、厥阴俞穴,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1次,共3次。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变,ACT评分、FEV1、PEF、EOS及皮肤反应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78.60%(22/28)、96.67%(29/30)、13.33%(4/30),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中医症候积分,支气管哮喘ACT评分,肺功能参数FEV1、PEF,血清EOS优于A组、C组(P0.05)。治疗后,3组皮肤过敏反应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协定处均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但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起泡比例增加,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生、熟白芥子1∶2配比三伏灸协定处方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中医相关症状同时,对ACT评分、FEV1、PEF、EOS均有改善作用,且皮肤反应轻,起泡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槐果碱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LO2增殖、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MMC-7721和LO2,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槐果碱处理SMMC-7721,根据IC50筛选出两个适宜的浓度同时处理SMMC-7721和LO2细胞,镜下观察,并利用MTT实验、流式细胞凋亡实验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分别分析增殖、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槐果碱作用SMMC-7721的IC50为536.3 mg/L(95%CI:412.7,697.0)。选取500 mg/L及1000 mg/L处理细胞后,细胞分布密度降低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皱缩。MT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两种细胞OD值均明显下降(P0.001);而同浓度下,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槐果碱作用后总凋亡率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高浓度下对肝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明显高于肝癌细胞(P0.05);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随着槐果碱浓度的升高,两种细胞内Bcl-2水平均减少,而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结论:槐果碱通过上调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LO2细胞内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并抑制Bcl-2,抑制其增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并促进细胞凋亡,提示槐果碱在抑制肝癌生长的同时有着不可避免的肝细胞损伤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估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及对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肝移植中心因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手术的6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应用西罗莫司分为西罗莫司组和他克莫司组,比较两组移植术后急性排异、肝动脉栓塞、胆道并发症、切口并发症、代谢疾病、肿瘤复发和病人生存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急性排异、肝动脉栓塞、胆道并发症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罗莫司组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而高血脂的发生率则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与他克莫司组比,西罗莫司组肿瘤1年复发率明显降低,累积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并不增加移植术后急性排异、肝动脉栓塞、胆道并发症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可延迟肿瘤的复发,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分离自同一患者不同血流部位的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在基因水平上明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40Plus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分离的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肠杆菌科基因组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3株鲍曼不动杆菌ERIC-PCR均扩增出阳性产物,3株细菌均电泳出13条位置相同的条带。结论 3株鲍曼不动杆菌属于相同的基因型,ERIC-PCR可用于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