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宁波市中学生家长对伤害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为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宁波市4所中学,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 401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2%的家长听说过伤害,且伤害知晓率城市家长高于农村家长,父辈明显高于祖辈。82.0%的家长认为伤害对孩子的影响很大,95.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各种安全教育,97.0%的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开设预防伤害的知识教育。城市和农村分别有71.3%和68.3%的家长认为有必要给孩子投伤害保险。家长们认为学生最容易发生伤害的类型是跌伤和车祸。结论在制定中小学生伤害的预防干预措施时,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宁波市恶性肿瘤死亡伴随疾病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2004年宁波市居民病伤死亡报表和死亡医学证明书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死亡伴随疾病人数率为16.22%,男性高于女性;伴随疾病病数率为19.56%。肝癌、胃癌和肺癌居伴随疾病率的前三位。传染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肝癌死亡的主要伴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胃癌死亡的主要伴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肺癌死亡的主要伴随疾病。[结论]应针对恶性肿瘤死亡的伴随疾病进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宁波市城区居民健康水平.方法利用宁波市城区1991~2000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和2001年主要慢性病调查数据,使用死亡率、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DALY)等多项统计指标,对宁波市城区人群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宁波市城区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52.05/10万,男性(601.56/10万)高于女性(500.59/10万).平均减寿年数为34027.50人年,减寿率为40.44‰.观察人群的DALY损失为135.38人年,DALY损失率为13.42%,推算全人群的DALY损失为6.41%.结论宁波市慢性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4.
谢亚莉  应焱燕 《疾病监测》2006,21(8):409-413
目的探讨宁波市不同年龄组人群伤害死亡特点,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Methods对2002 ̄2004年宁波市死亡登记系统资料进行伤害死亡情况分析。结果2002 ̄2004年宁波市伤害死亡率平均为61.13/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童的伤害死亡率是女童的2倍左右,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首位伤害死因,淹死和交通事故是0 ̄14岁儿童的前二位伤害死因。自杀是育龄妇女的第二位伤害死因,以低文化程度者居多。老年人伤害死因以意外跌落居首位,死亡率达84.43/10万。男性劳动力人群中因作业事故引起的死亡占伤害死亡的7.15%,以渔船事故和意外跌落居多。结论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伤害死亡特点进行伤害防治。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白血病在人群中的死亡模式。[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87~1998年宁波市白血病死亡报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市区白血病年平均死亡率为3.33/10万(其中男性为3.93/10万,女性为2.71/10万),占市区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6%;白血病对男性的危害比女性严重,死亡性比例为1.5(P<0.01);白血病年龄组死亡率曲线分布有一定特征,白血病死亡可出现于各年龄组,其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较高;城乡分布以乡村显著高于城市(P<0.05)。[结论] 白血病的防治仍是现在乃至今后我市恶性肿瘤防治研究之重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浙江省台州市2017—2022年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率的变化及HIV干预服务利用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招募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并统计各年份浙江省台州市MSM哨点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HIV干预服务与知识知晓等信息;采集MSM哨点人群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以报告各年份感染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M人群HIV干预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2017—2022年共纳入分析2 499名MSM人群,HIV感染率为5.8%,梅毒感染率为4.0%,HCV感染率为0.6%。感染率、同性肛交性行为及异性性行为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接受安全套宣传和发放及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接受同伴教育的比例增加,发生网络临时同性性行为的比例也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M人群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简称“新冠疫情”)期间(a OR=1.66,95%CI:1.04~2.64)和HIV知识知晓(a ...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2002-2007年宁波市不同人群自杀的死亡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2-2007年宁波市自杀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杀年平均死亡率为6.37/10万,占伤害死亡的10.92%,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青少年自杀死亡率为1.80/10万,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为3.58/10万,男性劳动力自杀死亡率为6.06/10万,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为22.85/10万。结论需针对不同人群自杀死亡特点采取不同的控制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健康相关行为(Health-related Behavior)"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促进健康的行为",摒弃"危害健康的行为",将会有效地减少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象与方法2001年2~5月,以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城区一个街道,调查其中符合条件的常住居民(年龄为35周岁,居住本地半年以上).调查表采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的调查方案,结合宁波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情况做了相应修改.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合格后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派专人审核调查表,并核对录入的数据,合格后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录入和分析采用EPI 6.04进行.  相似文献   
29.
目的运用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分析老年性疾病对老年早死的影响。方法对宁波市2002—2005年居民病伤死亡报表和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病种、不同性别的老年保健效益指数。结果4年间总死亡的GEI为0.64,女性高于男性。呼吸系病的GEI最高,损伤中毒和泌尿生殖系病、恶性肿瘤和传染病的GEI居后4位。从具体疾病看,交通事故、自杀、肝癌以及病毒性肝炎的GEI较低。结论需针时GEI较低的疾病加强中青年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