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背景与目的 晚期肺癌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机体抗凝酶活性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3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抗凝血酶活性(AT:A)、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纤溶酶原活性(PLG: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性(PAI-1:Ag),并与30例健康成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AT: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D、PLG:A、PAI-1:Ag、FI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PA: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AT:A、D-D和t-PA:Ag含量逐渐降低,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而PLG:A、PAI-1:Ag、FIB含量逐渐增高,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结论 化疗可进一步加深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动态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抗凝血酶和纤溶功能指标的变化,对预防出血和肺梗死及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2.
探讨应用循证医学实践对毕业实习医生在呼吸内科病房进行教学查房。通过实际病例,指导学生询问病史,通过现有资料,查找循证医学依据指导诊断和治疗,初步体会对提高内科毕业实习质量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定位尺寸板口腔矫正器的制作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定位尺寸板进行下颌定位,制作口腔矫正器,矫正器主要由托槽、上颌垫、定位垫片、定位尺寸板和填充塑料组成。3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36~54岁,轻度13例,中度25例;用定位尺寸板口腔矫正器观察其对患者的疗效。结果矫正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满意,使AHI值降低,最低SaO2值升高,氧减指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定位尺寸板口腔矫正器为下颌的精确定位提供了依据,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将二级 SD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组及低氧加灯盏花素组,低氧时间为4周。采用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研究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RV/(LV+S)]、肺细小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肺动脉管壁Ⅰ、Ⅲ胶原和Ⅰ、Ⅲ前胶原基因的影响。结果:(1)低氧组 mPAP、RV/(LV+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氧加灯盏花素组 mPAP、RV/(LV+S)显著低于低氧组(P<0.01)。(2)光镜下低氧组肺细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T%)、管壁面积占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SM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氧加灯盏花素组 MT%、WA%、SMC 显著低于低氧组(P<0.01);电镜检查显示低氧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丰富,低氧加灯盏花素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较低氧组明显为少。(3)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显示低氧组肺细小动脉(直径约100~200μm)Ⅰ型胶原及Ⅰ型前肢原 mRNA 平均吸光度值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0.01),...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压力及肺动脉管壁胶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A),低O2高CO2组(B),低O2高CO2+川芎嗪组(C),低O2高CO2时间为4周。结果:⑴B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显著高于A组(P<0.01),C组mPAP显著低于B组(P<0.01),3组间平均颈动脉压无显著差异(P>0.05);⑵电镜显示B组肺动脉胶原纤维较A组明显为多,C组较B组明显为少。免疫组化显示B组肺动脉Ⅰ型胶原含量(平均吸光度值LD)较A组明显为高(P<0.01),C组较B组明显为低(P<0.01),Ⅲ型胶原LD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⑶B组血浆内皮素浓度高于A组,血清NO2-/NO3-低于A组,C组血浆内皮素浓度低于B组,NO2-/NO3-高于B组,P均<0.01。结论:川芎嗪可预防慢性低 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肺动脉管壁胶原的沉积。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 +川芎嗪组 (C组 )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 ,研究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颈动脉平均压 (mCAP)、血清一氧化氮 (NO)、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肺动脉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B组肺动脉平均压 (mPAP)明显高于A组 (t=8 190 ,P <0 0 1) ,C组mPAP明显低于B组 (t=4 894,P <0 0 1) ,三组间mCAP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NO浓度C组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 (t =2 196 ,P <0 0 5 ) ;②光镜下 ,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 /管总面积比值(WA/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C组较B组明显降低 (t=4 815 ,P <0 0 1) ;电镜下 ,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较B组明显减轻 ;③免疫组化发现 ,C组肺细小动脉ceNOS的平均吸光度值较B组明显增高 (t =10 5 5 ,P <0 0 1) ;C组肺细小动脉iNOS的平均吸光度值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原位杂交发现 ,C组肺细小动脉ceNOSmRNA平均吸光度值较B组明显?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单纯下颌前伸阻鼾器和下颌前伸并左偏阻鼾器对轻中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方法41例轻中度OSAHS患者中,22例使用单纯下颌前伸阻鼾器(单纯前伸组),19例使用下颌前伸并左偏阻鼾器(左偏前伸组),1—3个月后复查Epworth嗜睡(ESS)评分和多导睡眠图,比较ESS评分和多导睡眠图各参数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使用阻鼾器后ESS评分和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氧减指数、最长氧减时间明显下降,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在佩戴阻鼾器后,单纯前伸组与左偏前伸组比较,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分别为(35.5±6.9)、(31.3±6.0)s]和最长氧减时间[分别为(41.0±18.9)、(29.9±9.3)s]两项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前伸阻鼾器治疗OSAHS疗效确切,加用下颌左偏可能对改善夜间呼吸暂停和缺氧时间有帮助,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孕期打鼾对不同妊娠期妇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期打鼾对不同妊娠期妇女的病理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登记并分娩的孕妇601例,年龄范围19~41岁,于妊娠第13周、28周及分娩前问卷调查睡眠打鼾情况、测量孕妇生理生化指标,记录妊娠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根据妊娠时间及打鼾情况,分为打鼾组与非打鼾组,并将打鼾组细分为孕早期打鼾组、孕中期打鼾组、孕晚期打鼾组.结果 与非打鼾组比较,打鼾组孕妇体重指数、腹围及颈围在孕早、中、晚期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臀围及收缩压在孕早期无变化,孕中期、晚期明显增加(P<0.05),舒张压在孕早、中期无变化(P>0.05),孕晚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组内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中期打鼾组剖宫产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打鼾组和非打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和孕中期打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孕晚期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打鼾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早期、中期打鼾是早产和剖宫产的危险因素.各孕期打鼾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剖宫产发生率较非打鼾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打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打鼾使孕妇生理特点发生变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增加,应重视打鼾孕妇的围产期保健.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环氧酶-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低O2高CO2组、慢性低O2高CO2+红花注射液组。用原位杂交、电镜、放射免疫测定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细小动脉显微结构、肺动脉COX-2基因及蛋白表达、血浆和肺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慢性低O2高CO2组mPAP显著高于正常组,红花注射液组的mPAP显著低于慢性低O2高CO2组,3组间平均颈动脉压(mCAP)无显著差异。②慢性低O2高CO2组与正常对照组组相比血浆和肺匀浆TXB2浓度、TXB2/6-Keto-PGF比值显著增高,6-Keto-PGF浓度显著下降;红花注射液组与慢性低O2高CO2组相比血浆和肺匀浆TXB2浓度、TXB2/6-Keto-PGF显著下降,6-Keto-PGF显著升高。③光镜下慢性低O2高CO2组与正常组相比,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和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PAMT)均显著增高;电镜下显示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纤维细胞增多,肺泡II型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红花注射液组WA/TA和PAMT显著降低;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减轻,纤维细胞少,胶原纤维减少,肺泡II型上皮细胞微绒毛丰富、结构清楚。④红花注射液组与慢性低O2高CO2组相比,COX-2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COX-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肺动脉COX-2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红花注射液减轻慢性低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合理镇静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RICU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神志清醒、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4 h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20例,对B组和D组患者的BIS值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分析4组患者插管用药前即刻和插管后1h的平均无创动脉血压和心率.结果 所有患者的Ramsay评分维持在3~4分,B组患者用药前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97.25±1.28、D组患者用药前BIS值为98.08±1.0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BIS值均有所下降,插管后1hB组患者BIS值为64.33±3.14、D组患者为62.23±2.39,与插管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B组和D组插管后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用药前平均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平均血压和心率均有所下降,与插管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的镇静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不同患者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