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圣济总录·诸痹门》涉及痹证的外治方有7首,分别为治疗痛痹的当归摩膏方,治疗著痹的摩风膏摩之方、龙虎膏方,治疗皮痹的蒴藋蒸汤方,治疗风湿痹的无名熨方、陈元膏方及涂摩膏方。通过归纳总结,可知《圣济总录·诸痹门》痹证外治七方有以下特色:疗法不一,摩法为主;专治寒湿,兼治他因;多以辛温,用药峻猛;配以脂类、调味之品。探析《圣济总录·诸痹门》痹证外治七方的组方思路、用法操作,对当代运用外治法治疗痹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03.
伐昔洛韦联合红外线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俗称“蛇火疮”,易在外伤,感染,寒冷,疲劳等因素下诱发,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是其好发群体,表现为红斑,水痘,剧烈疼痛等,且症状严重,病变迅速。近来我科分别采用了单纯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配合红外线照射的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进行临床比较,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采用强脉冲光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Becker痣患者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5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SP法染色).结果:15例患者年龄为2个月~27岁,其中10例患者年龄<6个月,男:女为1:1.1.荨麻疹样色素沉着/斑丘疹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3例,肥大细胞瘤2例.甲苯胺蓝染色显示15例肥大细胞胞质内均出现多少不等的紫红色异染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0/12例患者肥大细胞表达类胰蛋白酶(tryptase),8/12例患者肥大细胞表达CD117,所有患者肥大细胞均不表达CD1a和S-100蛋白.结论:CM好发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在6个月内发病,其诊断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可以确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真皮内肥大细胞数量增多,但类胰蛋白酶或CD117阴性不能排除该病的诊断.儿童CM预后较好,大多数患儿皮损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改善或消退.  相似文献   
106.
许霞  孙琳 《中国保健》2007,15(2):111-112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70岁男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尸体解剖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描述,并对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抗原受体分子(TCR-γ、IgH)基因进行重排检测。结果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升高;肌电图提示左侧股四头肌、双侧胫骨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MRI扫描两侧脑室周围及两侧半卵圆孔中心呈片状长T1、长T2信号。患者于发病3个月内迅速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尸检结果显示,颈前及胸部皮下、心外膜下有数枚灰白色结节,两侧胸腔、心包腔和腹腔均有草绿色清亮液体(100-500ml)。显微镜观察全身多脏器组织小血管内有数量不等、中等偏大的异形性淋巴样细胞,肿瘤细胞均表达CD20、CD79a,部分肿瘤细胞对CD5、Bcl-2蛋白呈阳性表达,CD3、CD10、CD30、Bcl-6蛋白、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角蛋白(CK)和EB病毒mRNA等均呈阴性表达,约80%的肿瘤细胞Ki-67抗原(Ki-67)呈阳性表达,并具有IgH基因重排,片段大小为90bp。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人,预后较差,患者多于发病2年内死亡。大多数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肿瘤细胞呈B细胞免疫表型并有IgH基因重排。  相似文献   
108.
慢性泪囊炎为常见眼病 ,泪囊鼻腔吻合术系理想的符合生理性手术 ,手术方式各家报道差异甚多。作者设计了一种简化的手术 ,术中结合鼻腔内麻醉棉棒的顶压 ,术后疗效甚佳。现将我院于 1994年 5月~ 1998年 1月共施行的 50例 52只眼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慢性泪囊炎 50例 52眼 ,男性 2 3例 2 3眼 ,女性2 7例 2 9眼。年龄 2 0~ 6 1岁 ,平均 4 9岁。病例选择泪囊积液或积脓 ,泪囊有足够大小 ,鼻腔无炎症或阻塞性疾病。  麻醉采用筛前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及切口皮下浸润。鼻粘膜麻醉采用 2~ 3根棉棒 ,饱和以麻醉药 (1%地卡因 0 .5…  相似文献   
109.
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证了现代医学院大学教育中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剖析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滞后性的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并从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在山东省生建八三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0例,其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为32~80岁,平均(64±6)岁,分为脑梗死组96例(大面积梗死42例,基底核腔隙性梗死51例,脑干及小脑梗死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34例(颈动脉系统25例,椎-基底动脉系6例,并存发生3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脑梗死和TIA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无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经动脉超声检查无斑块者89例,其中,男61例,女28例。年龄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