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前壁梗死心肌的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定量评价梗死心肌组织特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各期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2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测定相应部位心肌及心包的背向散射积分参数,且受试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结果梗死心肌的IBS标化值(IBS%)、IBS周期变异延迟(DTCV)校正值(N-delay)较正常心肌显著增高(P<0.001),而IBS周期变异幅度(CVIB)及周期变异率(CVIB%)显著减低(P<0.001),IBS跨壁差(TGIB)趋于消失.结论心肌IBS参数能定量反映梗死心肌的组织特征,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分析正常人及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源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PVCs)患者收缩期应变达峰时间,探讨RVOT起源PVCs患者心肌收缩同步性及时序规律.方法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测量30例RVOT起源PVCs患者在窦性心搏、室性心搏时及30例正常人纵向(TsL)、环周(TsC)、径向(TsR)收缩期应变达峰时间,分别计算标准差,并分析室性心搏时各方向应变达峰时间时序分布规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VOT起源PVCs患者在室性心搏时TsL、TsC、TsR标准差均增大,窦性心搏时TsC、TsR标准差增大.室性心搏时,TsL、TsR从心尖至基底的不同层面间差异显著;TsL、TsC在不同室壁间差异显著.结论 RVOT起源PVCs患者在窦性心搏及室性心搏时均存在失同步状态,其中室性心搏时各方向应变达峰时间时序分布存在规律.  相似文献   
223.
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功能的进行评估。方法ASD患者5 8例,正常对照组3 2例,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收缩末期容量(RVESV)、并计算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ASD患者、正常对照组RVEDV分别为( 10 1 74±2 5 17)、( 5 9 65±15 0 0 )ml;RVESV分别为( 5 6 81±16 77)、( 2 7 83±9 17)ml;RVEF分别为( 4 4 82±4 5 1) %、( 5 4 11±5 89) % ,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 <0 0 0 1)。结论ASD患者右心室容量负荷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右心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24.
顾翔  陆凤翔  许迪  雍永宏  陈莉  马根山  杨志健  曹克将 《江苏医药》2000,26(4):253-255,F002
目的 评估彩色室壁动力分析技术(CK)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识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证实为冠心病(HO)的患者,术前全部行CK-LDDSE检查,并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实际改善的心肌节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PTCA术前行CK-LDDSE检查的320个节段中,96段无运动,术后CK检查有收缩功能储备的78个节段中,术前CK能检查出70个节段,CK-LDDSE预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89.7%,特异性77.8%,准确性87.5%。结论 CK-LDDSE识别存活心肌客观、准确、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5.
目的 研究Klotho(KL)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小鼠肠道菌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心梗组、KL组和对照组。心梗组和KL组小鼠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对照组小鼠接受假手术,术后每组均存活7只小鼠。术后第2天起对KL组小鼠腹腔注射KL(20ng/kg),每两天注射1次,心梗组和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5ml/kg),30天后对小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小鼠肠道内粪便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菌群结构;采集小鼠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ri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主成分...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ⅤⅥ)技术评价射频消融术后急性期对阵发性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1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术后、1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及对照组10例左房的容积及各壁的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分别对比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术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与对照组的左房功能.结果 射频消融术后急性期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无损害,术后经体表标化的左房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的整体功能左房排空分数(LAEF)、左房的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左房的扩展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左房房间隔及侧壁的收缩期应变减低,房间隔的收缩速度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ⅤⅥ显示射频消融术急性期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无损害,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227.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血样采集等.输液港是近年来临床静脉输液管路的新技术,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现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及胃肠外营养等领域.  相似文献   
228.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229.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1998年5月至2004年10月,共有759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进行介入治疗,对其中13例严重并发症和1例死亡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1%(13/759)。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组的并发症占总病例的0.53%(4/759);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组的并发症占总病例的0.26%(2/759);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组的并发症占总病例的0.92%(7/759);肺动脉瓣狭窄和其它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组未见严重并发症。1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4个月死亡(因合并有限制型心肌病),全部患者病死率为0.13%(1/759)。有2例病人行紧急外科手术,紧急手术率为0.26%(2/759)。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3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迄今仍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药物.笔者用参苓胃消胶囊治疗FD,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