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陆凤翔  许迪 《江苏医药》1994,20(10):528-529
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对5例体肺循环栓塞病人进行了栓子来源的研究,发现心内血栓2例和心瓣膜赘生物3例。TEE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心内血栓和瓣膜赘生物敏感而可靠。  相似文献   
20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廊坊锰铁冶炼厂厂区和对照区儿童头发中铜、锌、锰、铁、钙、铅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厂区和对照区儿童发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别,特别是锰和锌的差别显著,厂区儿童发中锰含量较高而锌含量较低,由此可以初步判断该厂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测定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Cu2.5%,Zn1.84%,Mn4.1%,Fe1.2%、Pb3.6%、Ca3.84%;加标回收率为:Cu97.3%~103.1%,Zn94.6%~112%,Mn95.1%~101.3%,Fe97.1%~103%,Pb95.6%~102.5%,Ca95.4%~100.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4.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各室壁心肌节段运动在时间上的协调性.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5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各节段收缩期达峰值速度、75%速度、50%速度的时间定量分析.结果:前间隔、后间隔和前壁的心尖段达50%速度时间均比同一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下壁径向收缩达75%速度、50%速度时间迟于前间隔、前壁、侧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能够无创、定量、准确和快速评价心肌运动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5.
目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伴房室传导延迟的患者分别设置为AAI和DDD模式,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两种模式时各节段心肌的运动分析,探讨起搏模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SS伴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24例,分别设置为AAI模式和AV问期优化的DDD起搏模式.运用QTVI比较这两种起搏模式下心肌节段收缩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Ve),舒张晚期速度(Va)和位移(D).结果:在左室多数基底段及右室游离壁基底段Vs和Ve在AAI模式时大于DDD模式时(P<0.05);前间隔基底段Vs及下壁基底段的Ve在两种模式下尽管无统计学差异,但AAI模式较DDD模式有增大的趋势;基底段的Va在两种模式下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室心肌中段和右室游离壁心肌中段的Vs、Ve、Va及左室和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的D在AAI模式和DDD模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SSS伴房室传导延迟(PR>200 ms且<260 ms)患者AAI起搏模式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优于AV间期优化的DDD起搏模式;②QTVI可早期显示AAI和DDD起搏状态心肌运动状态的变化,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206.
目的:为评估彩色室壁运动(CK)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CK-DES)对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K-DSE检测50例可疑CHD患者,分别于静息,多巴酚丁胺低剂量,峰剂量及停药后5min时获取CK图像,每个时间段4个标准切面16个节段的CK图像进行分析,室壁运动异常以静息和负荷试验期间出现的室壁运动减弱为标志,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对照。结果:显示CK-DES诊断CHD的敏感性为92.6%,特性为78.3%,准确性为86.0%,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K-DSE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56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随访。结果:①54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显示VSD最大直径为9.7mm,最小为2.6mm,平均4.89±0.92mm,术中X线左心室造影显示分别为10.8mm、2.0mm,平均5.22±0.91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明显差异;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超声测值小于X线测值(3.13±1.32mmvs5.84±1.71mm),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封堵术后即刻超声检查可见5例存在残余分流,其中2例1周后残余分流消失,2例1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另1例6个月后虽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分流速度小于200cm/s,且未见溶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复查示左室内径明显缩小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P<0.05)。结论:超声检查有利于术前选择合适的VSD封堵术患者,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了解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9.
目的 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 -PW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 6例心绞痛患者均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肌各节段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S)、舒张早期(E)、舒张晚期(A)峰值速度(V )及时间速度积分(TI) ,计算内外膜峰值速度差(ΔV)、内外膜峰值速度阶差(MVG)和E/A比值,测量等容收缩期(IVC)、等容舒张期(IVR )心肌运动速度频谱持续时间。结果 术前室壁基段、中段及二尖瓣环的S峰值V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S峰值的TI、E峰值的V及TI明显低于正常组,E/A比值下降;ΔV减低,MVG显著降低;IVC、IVR时限延长。术后室壁及二尖瓣环S、E峰值V及TI较术前提高,但仍低于正常,MVG增加(P <0 .0 1或0 .0 5 )。结论 DTI -PW参数能实时、早期、准确、反复、定量地分析左室局部与整体舒张和收缩功能,从而为判断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无创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10.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1998年5月至2004年10月,共有759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进行介入治疗,对其中13例严重并发症和1例死亡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1%(13/759)。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组的并发症占总病例的0.53%(4/759);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组的并发症占总病例的0.26%(2/759);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组的并发症占总病例的0.92%(7/759);肺动脉瓣狭窄和其它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组未见严重并发症。1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4个月死亡(因合并有限制型心肌病),全部患者病死率为0.13%(1/759)。有2例病人行紧急外科手术,紧急手术率为0.26%(2/759)。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