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系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YA转录共激活磷酸酶4(eya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在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eya4基因在5株膀胱癌细胞系、1株膀胱永生化上皮细胞系和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ya4基因启动子区在5株膀胱癌细胞系中,有4株出现甲基化,其甲基化率为80%;在人正常膀胱细胞系中甲基化阴性.eya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70.7%(53/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4%,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760,P<0.01).eya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临床病理特征中如单发膀胱肿瘤与多发膀胱肿瘤相比,直径≤3 cm的膀胱肿瘤与>3 cm的膀胱肿瘤相比,低级别膀胱肿瘤与高级别膀胱肿瘤相比,浅表性膀胱肿瘤与浸润性膀胱肿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 基因eya4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croRNA-203(miR-20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Vita-Blue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差异并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应用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aqman-qRT-PCR)检测27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膀胱癌细胞系5637、Um-Uc-3、J82、SCaBER、 T24、Biu87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同时构建带有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的miR-203超表达载体(pINDUCER21-EGFP-miR-203), 在吉西他滨化疗耐受的 Um-Uc-3细胞中转染 pINDUCER21-EGFP-miR-203,并用多西环素诱导表达,未诱导表达的为阴性对照,在化疗敏感的T24细胞中分别转染 miR-203 Antagomir 和 Antagomir control,同样使用 Taqman-qRT-PCR 和Vita-Blue方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中miR-20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结果 在膀胱癌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在膀胱癌细胞系 T24中miR-203的表达水平最高,Um-Uc-3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最低(P<0.01).膀胱癌细胞系T24和Um-Uc-3细胞中对吉西他滨的IC50值分别为(0.46 ±0. 08)ng/ml和(5. 94 ± 0. 53)ng/ml(P<0.01);pINDUCER21-EGFP-miR-203(D +)可以明显增加Um-Uc-3细胞的化疗敏感性,而miR-203 An-tagomir可以显著抑制T24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结论 miR-203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高表达水平将提高膀胱癌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体外具有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然而其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建立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评价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在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经由电晕极化处理后使其获得良好且稳定的压电性能,表征极化前后生物膜的物理化学性能、电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在18只Wistar大鼠双侧下颌角制备直径4 mm的临界全厚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n=6),实验组植入极化生物膜,对照组植入未极化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4,8周取材,采用Micro-CT扫描分析各组的骨形成量,采用组织染色观察各组骨形成情况。实验方案经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第00225515号。结果与结论:(1)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极化后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弹性模量及最大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电学常数为-10 pc/N,表面电势为-83 m V;(2)细胞增殖-毒性检测结果显示,极化生物膜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未对细胞产生毒性反应;(3)术后4,8周的Micr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尿沉渣中尿路上皮细胞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评估用于诊断膀胱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96例术前膀胱癌和6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中段晨尿50~100 mL并提取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中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对比膀胱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尿成渣miRNA甲基化状态差异.结果 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8.54%、80.21%、60.42%、36.46%、42.7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68%、14.52%、29.03%、22.58%、27.42%;miR-193a诊断膀胱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4%、90.32%,联合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7.92%、74.19%.结论 联合检测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的甲基化状态能提高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能成为膀胱癌无创诊断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仿生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假性球麻痹症候群的疗效和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将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仿生电刺激治疗,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再次进行吞咽、构音障碍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吞咽功能、言语清晰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生电刺激治疗对改善假性球麻痹症候群有比较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构建β-地中海贫血CD17(A>T)点突变基因型HEK293T细胞系的方法。 方法 利用改良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即无痕基因组编辑(consecutive re-Guide or re-Cas steps to erase CRISPR/Cas-blocked targets, CORRECT),通过电转染CRISPR/Cas9质粒诱导HEK293T细胞HBB基因切割,同时以引入有CD17(A>T)点突变和同义突变碱基(G>T)的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ed oligo DNA nucleotides, ssODNs)作为同源模板进行重组,经单克隆筛选、测序验证获得β-珠蛋白基因(HBB)点突变CD17(A>T)基因型HEK293T细胞系。 结果 利用“CORRECT”技术成功获得一株β-地贫CD17(A>T)基因型点突变的HEK293T细胞系,同义突变的引入减少Cas9蛋白对靶点不准确的再编辑,提高单碱基突变效率。 结论 通过“CORRECT”技术可以高效获得点突变的293T细胞系,对单碱基突变疾病模型的细胞系及动物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谈讨改良体位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优势。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该术式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取30°健侧斜卧位并向患侧旋转手术床约15°头低脚高位。脐上2 cm正中放置观察通道,脐下2 cm左右侧腹直肌外缘放置操作通道,患侧麦氏点放置辅助通道,采用经膀胱途径完成袖套状切除。将手术床放平并向健侧旋转40°,形成70°斜卧位,患侧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建立新操作通道,其余通道不变,完成根治性肾切除,术中同时完成盆腔或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后给予局部灌注或全身化疗。结果:手术时间(178.2±29.0) min,术中出血量(155.4±46.6)mL,2例予以输血。3例术后出现淋巴漏,1例出现乳糜漏,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后好转。无出血、感染、肠梗阻、漏尿发生。病理提示2例肿瘤侵犯局部淋巴结,所有标本输尿管切缘阴性。远期2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发生纵膈转移。结论:改良体位下经腹途径LRNU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控瘤效果满意,是一种适宜推广的UTUC微创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平县原为疟疾流行区,从1986年后已无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多,防止外源性病例输入引起流行已成为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的重要课题。作者报道黄平县1990-1993年的监测结果。监测方法1 建立健全灭疟管理体系县、乡两级政府成立灭疟领导小组,于1982年颁发了黄平县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制度,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按总人口的3%涂制流动人口血片。2 病例侦察逐步建立乡镇卫生院两级镜检站,对来自疟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及时采血镜检。3 病例及病灶点处理对临床诊断为疟疾和疑似疟疾的患者给予假定性治疗。对确诊病例、症状典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尿沉渣中尿路上皮细胞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评估用于诊断膀胱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96例术前膀胱癌和6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中段晨尿50~100 mL并提取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中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对比膀胱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尿成渣miRNA甲基化状态差异。结果 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8.54%、80.21%、60.42%、36.46%、42.7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68%、14.52%、29.03%、22.58%、27.42%;miR-193a诊断膀胱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4%、90.32%,联合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7.92%、74.19%。结论 联合检测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的甲基化状态能提高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能成为膀胱癌无创诊断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相关的技术在近20年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在技术应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从遗传咨询到胚胎培养、活检,再到遗传学诊断的各个环节都有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等位基因脱扣和早期胚胎的染色体嵌合现象是目前诊断中最主要的导致误诊的风险因素。文章就目前PGD中各个可能的风险环节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