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1篇
  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关于“互联网+教育”融合的战略需求,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广泛应用体会,提出对“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首先分析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构建基于SD的“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揭示各要素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理;最后以S高校为例,实证检验模型的适用性,模拟仿真结果客观反映该模式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可为后疫情时期改进教学质量、增强育人能力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2.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患者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3例COPD合并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痰液培养及细菌鉴定,统计MDRO感染与未感染例数,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COPD合并VAP患者MDRO感染因素。结果 203例COPD合并VAP患者中,MDRO感染75例,感染率为36.95%。其中重叠MDRO占38.67%,单菌株MDRO感染占61.13%,MDRO菌株主要为产ESBLs肠杆菌及CR-AB,占比分别为54.78%及27.83%。MDRO感染与未感染两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情况及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O感染组年龄≥65岁、...  相似文献   
433.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870人次MECT治疗过程进行观察,结合其病历资料和诊疗信息等,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对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40例抑郁症患者中,行MECT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6%,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烦躁不安、头痛、发热、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呼吸恢复时间延长、恶心呕吐、记忆障碍。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行MECT后不同性别、吸氧、心理疏导均会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P<0.05)。经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ECT后低流量吸氧、心理疏导是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接受MECT后,极易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呼吸道分泌物过多与发热等不良反应,在治疗后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风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锦州市某医院就诊的88例风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呼吸道感染、间质性肺炎、肺炎)、风湿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的1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研究组患者风湿病疼痛数字表(NPS)评分为1.4±1.1,低于对照组的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7,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为89.6±6.7,高于对照组的85.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5,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2,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风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5.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患者的疗效,探讨PPI对伴LPR的OSAH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3月经临床及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为OSAHS并伴有LPR患者26例,所有患者自愿接受PPI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2次/d,治疗并坚持完成3个月疗程。3个月后复查PSG,通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评估疗效,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6例患者治疗前AHI(5 0.5 2±19.61)次/h,治疗后(2 9.4 7±1 4.1 5)次/h,降幅为(3 6.2 3±1 2.3 2)%,治疗前后AHI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 4 3,P=0.0 2)。LPR的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喉咽部黏膜炎症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喉咽反流存在可能对OS-AHS有直接影响,PPI对伴有喉咽反流的OSAHS具有较好疗效,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