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3篇
  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比较肝素钠与枸橼酸钠封管液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1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接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治疗,在人工肝治疗后,分别采用肝素封管19例(79例次)和枸橼酸封管22例(80例次)。常规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在封管后2 h,枸橼酸封管组APTT为(65.6±12.2)s,显著短于肝素封管组的【(89.8±43.1)s,P<0.01】;肝素封管组和枸橼酸封管组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3%(1/19)和0.0%(0/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两组患者3 m生存率(52.3%对54.5%)、住院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肝治疗后,应用4%枸橼酸钠封管有效,不会导致封管期间人体明显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变,可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中小动脉病变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85例排除伴有明显大血管病变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年龄和动脉血压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设立相同年龄段的头颅影像检查正常的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大脑中、前、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62.09±16.90)cm.s-1、(50.42±13.11)cm.s-1、(32.33±7.55)cm.s-1,均低于对照组的(69.65±19.20)cm.s-1、(57.75±16.75)cm.s-1、(38.75±8.81)cm.s-1(均P<0.05),脉动指数分别为1.05±0.26、1.01±0.24、1.05±0.23,均高于对照组的0.87±0.12、0.88±0.20、0.88±0.16(均P<0.05)。其中大脑中、前、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性别、年龄和动脉血压无明显相关性,而脉动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4、0.299、0.352,均P<0.05),大脑前动脉的脉动指数与收缩压和脉压差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8、0.353,P<0.05),大脑中动脉的脉动指数与脉压差呈正相关(r=0.220,P<0.05),梗死灶所在的患侧和没有梗死灶的健侧的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小动脉病变可导致血流速度轻度减慢,脉动指数升高,其中脉动指数与年龄和动脉血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A549 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 度TGF-β1(2.5、5、10 ng·mL-1)诱导A549 细胞48 h后,检测其Collagen I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 确定模型复制的最佳条件。在高、中、低剂量(200、100、50 μg·mL-1)黄芩苷对TGF-β1 诱导的A549 细胞模 型干预后,采用RT-qPCR 法检测细胞的肺纤维化标志基因CollagenⅠ及自噬相关基因(ATG3、ATG5、ATG7、 ATG12)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自噬调节标志蛋白p62、LC3B Ⅱ/Ⅰ的表达;通过转染Ad-mCherry-GFPLC3B 双荧光标记腺病毒检测细胞中自噬流的情况。结果使用10 ng·mL-1 TGF-β1 诱导A549 细胞48 h 后, CollagenⅠ基因表达显著上调,ATG3、ATG5、ATG7、ATG12 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经黄芩苷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高剂量组(200 μg·mL-1)A549 细胞的CollagenⅠ基因 表达显著下调(P<0.01),ATG3、ATG5、ATG7、ATG12 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黄芩苷各给药组A549 细胞的p62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LC3B Ⅱ/Ⅰ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黄芩 苷高剂量组的细胞自噬能力明显激活。结论黄芩苷可能在减少TGF-β1 诱导的A549 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同 时,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水平,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了解山东省胶东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及相关认知行为现状, 为制定现阶段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 据。方法 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法, 选择胶东地区6个县的18个村作为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Kato?Katz) 检测调查点 ≥ 3岁常住居民粪便中的常见肠道寄生虫虫卵, 12岁以下儿童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每调查点随机抽取50户家 庭, 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家庭基本情况及居民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和卫生行为形成情况等。结果 结果 粪检6 163人, 肠道 寄生虫总感染率6.91%, 其中鞭虫、 蛔虫、 钩虫感染率分别为6.56%、 0.62%、 0.21%; 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0.51%; 未检 测到华支睾吸虫、 带绦虫等其他虫卵。人群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9.54%; 饭前洗手、 便后洗手、 生吃瓜果蔬菜洗净、 下地干农活不光脚、 不喝生水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7.78%、 91.95%、 88.81%、92.42%、 86.48%。结论 结论 胶东地区人群 肠道寄生虫感染水平较低, 但地区间差异较大; 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 但卫生行为形成情况较好。应加强健康教 育及重点人群服药, 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 尽快降低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及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实验检测了18例脑血栓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同年龄组 38 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脑血栓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变化不 大;血浆粘度,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血沉方程常数K,红细胞变形指数 TK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增高。同时应用荧光偏振法检测了27例脑血栓患者的红细 胞膜流动性,与同年龄组28例健康人比较。结果脑血栓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 较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的躯干四肢骨不同,颌骨来源于颅神经嵴外胚间充质,具有独特的膜内成骨机制。核心结合因子Cbfα1是骨分化的关键性转录因子,但其p56亚型在颌骨组织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研究Cbfα1/p56亚型在大鼠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颌骨和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bfα1/p56和p57亚型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成功培养出大鼠颌骨和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髂骨;在培养第6天,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bfα1/p56亚型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髂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而Cbfα1/p57亚型在各培养时间点的mRNA相对表达量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Cbfα1/p56亚型对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早期成骨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辽宁省抚顺市将军街道15个社区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居民1 537例, 男性623例, 女性914例, 年龄(61.1±8.4)岁。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量表(NEI-VFQ-25)中文版来评估受检者的VRQoL。受检者分别按年龄、性别、有无视力损伤、受累眼进行分析。不同人群间量表分数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将每只眼分为无DR、轻度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判断受检者双眼DR严重程度, 按7级DR综合等级进行分级。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评估DR严重程度与量表分数的线性关系;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来评估DR综合严重程度与量表分数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 1 537例受检者中无DR者836例(54.4%), 轻度NPDR 479例(31.2%), 中度NPDR 90例(5.9%), 重度NPDR 72例(4.7%), PDR 60例(3.8...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属于单一疟疾流行区,间日疟流行于全省各地。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发生两次疟疾暴发流行。1988年通过原卫生部考核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989年以来,疟疾疫情有所波动,但均不超过1/10万。2010年山东省启动消除疟疾工作,原省卫生厅下发消除疟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全省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连续两年下发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目前已顺利完成82个县和2个市的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自启动消除疟疾工作以来,山东省认真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疟疾项目,圆满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另外,省财政每年列出专项经费用于疟防工作。2010—2015年山东省疟疾防治经费累计投入5 092.49万元,从经费上保证了消除疟疾工作顺利实施。为满足消除疟疾工作需要,该省通过分级培训的方式开展了各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级镜检员15 494人次,临床医生56 382人次,疟疾防治人员34 624人次。全省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乡四级疟疾镜检网络系统,每年均按照指标要求开展血检工作,2010—2015年共血检发热病人1 774 321人,检出疟疾病人747例,检出率为0.42‰。严格按照"1-3-7"工作管理要求开展病例的管理和疫点调查处置工作,2010—2015年山东省共报告疟疾病例819例,开展疫点处置819个,有效避免了疫情扩散及二代病例的发生。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广泛宣传疟疾危害和防治知识,全省各级疾控机构结合"4.26"全国疟疾宣传日,每年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2010—2015年山东省累计发放健教材料7 040 504份。山东省已连续三年无本地感染病例,但逐年增加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为消除疟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针对当前疟疾形势,山东省在继续做好消除疟疾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全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肝病房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患者,其中轻度患者31例,中度患者48例,重度患者41例,同时选取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监测,同时对各组患者的肝功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对四组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度组ALT和AST的含量要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264、10.237,P<0.05),重度组ALT和AST要高于中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036、17.209,P<0.05)。中、重度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Th17表达率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16.230、18.714,P<0.05);各感染组的Th17表达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2.783,P<0.05);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reg表达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3.201、3.784、4.115,P<0.05),而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 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h17/Treg 比值要高于健康对照(t=21.306、24.397、28.001,P<0.05),且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5.067,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Th17和Treg细胞水平会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Th17/Treg比值较单一的 Th17、Treg 表达率更能反映肝脏受侵害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黄芪在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升阳举陷、益气固摄、半身不遂等方面的用量进行概述,认为黄芪在临床上应辩证选用,辩证确定药量,方能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