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肺部相关病理改变及大承气汤的干预作用,为开展支气管哮喘"从肠论治"效应机制研究,探讨"肺合大肠"脏腑相关联络机制奠定基础。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及正常给药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造模第15~21天,正常组、模型组蒸馏水灌胃,模型给药组、正常给药组以大承气汤灌胃,连续7天。观察各组小鼠整体情况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收集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OVA致敏哮喘模型小鼠可见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喘息、打喷嚏、哮鸣音、腹肌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学存在支气管上皮损坏、肺泡周围充血,伴淋巴细胞浸润等明显改变。经大承气汤从肠干预后,上述症状、体征及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采用OVA致敏法制备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存在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性病理改变。通腑法即采用大承气汤通利大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鼠模型肺部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其作用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骨性关节炎是滑膜关节的一种具有形态改变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佳.骨性关节炎的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使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就骨性关节炎的基因治疗现状和应用前景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法对不同病理分期肩周炎模型家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对肩周炎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A组(疼痛期干预)、针刀B组(僵硬期干预)、针刀C组(疼痛期及僵硬期均干预),每组8只.应用持续劳损加冰敷方法制备肩周炎家兔模型,电针组和针刀各组分别行电针和针刀治疗,于实验第33天进行实验取材,分别取血清及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 针刀松解法对不同病理分期的肩周炎模型家兔血清和局部肌肉中的MDA均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显著降低肩周炎模型家兔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中异常MDA含量(P<0.05,P<0.01),同时对血清和肌肉组织中的SOD和T-AOC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结论 针刀松解法可对肩周炎模型家兔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中的氧自由基代谢发挥良性调节作用,针刀松解法对不同病理分期的肩周炎模型家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对青少年(17~22岁)心脏功能的影响,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7年,在盐城市城区盐城卫生职业学院和盐城高等机电技术学校随机抽取1200例青少年,采集其出生时体重资料,分析该地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从1200例青少年中的低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例纳入实验组,从正常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例纳入对照组,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盐城地区青少年(17~22岁)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约为11.1%(117/1055);心脏超声检测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城地区青少年(17~22岁)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约为11.1%;LBW对左心结构功能的影响,在17~22岁之前的青少年身上是不显著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肝脏功能的影响,为早期干预和预防胎源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4月,在盐城市城区随机抽取1200名17~22岁健康青少年,从出生体重2500 g人群中选取20名为实验组,从出生体重正常者中按1∶1配对选取20名为对照,检测并比较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人,低出生体重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组(P0.05),直接胆红素水平与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载脂蛋白平均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17~22岁)肝脏功能有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神经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2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风丸。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肌电图CMAP波幅、R1潜伏期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较单用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GM(1,1)模型是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之上,以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去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连续的和离散的未来时间序列,从而找出事物发展中蕴含的规律.本研究采用Matlab软件建立GM(1,1)数学模型对2005-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结直肠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并预测未来3年结直肠癌死亡率,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万州区全部52个乡、镇和街道2005-2014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登记资料,根据结直肠癌死亡数据建立结直肠癌死亡率GM(1,1)灰色模型,并预测2015-2017年本地区结直肠癌的死亡率.结果 计算出本区结直肠癌死亡率GM(1,1)模型为X(t)=exp[119.902e0.016(t-1)-117.958],整体拟合平均误差为5.17%,后验差比值C=0.34,小误差概率P=1,模型精度为Ⅰ级(优).预测结直肠癌死亡率2015年为10.44/10万,2016年为10.86/10万,2017年为11.30/10万.结论 预测模型达到"优"等级,预测未来3年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钠(L-T4)对妊娠早期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伴TPoAb阴性患者1 140例,随机分为L-T4组(n=570)和对照组(n=570),L-T4组给予L-T4治疗并达到目标值[促甲状腺素(TSH)<2.5 mU/L],对照组不进行相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高血压、贫血、流产、早产及新生儿体质量等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妊娠高血压、贫血、流产率及早产率等指标显著高于L-T4组(P<0.05),顺产率显著低于L-T4组,并且L-T4组患者治疗达目标值所需L-T4剂量与患者的TSH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63,P<0.05)。结论 L-T4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早期伴TPoAb抗体阴性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血清锌、铁、铜、镁、磷、钙与胚胎停育虚证的关系,为中医助孕、安胎提供治疗思路。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胚胎停育(孕6~10周)患者为调查组,另100例宫内早孕活胎者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胚胎停育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脾虚型患者血清铁及肾虚型患者血清锌、铁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微量元素与胚胎停育虚证有一定关系。孕期尤其是脾、肾虚型孕妇应重视锌、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调脂柔脉颗粒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调脂柔脉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西药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15只。空白组、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0.5%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12 m L/(kg·d);调脂柔脉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调脂柔脉颗粒提取浸膏干粉混悬液0.36、1.08、3.24 g/(kg·d);西药组给予辛伐他汀4 mg/(kg·d)。10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脂、血流变的变化情况。结果:调脂柔脉颗粒大、中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剂量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柔脉颗粒可降低大鼠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