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观察外用泽及流浸膏对动物皮肤和肌肉的毒性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0.9g/m L、1.9g/m L、3.8g/m L)的泽及流浸膏对大鼠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进行急性毒性观察;使用1.9g/m L的泽及流浸膏对兔进行单次给药急性皮肤刺激和多次给药皮肤刺激观察;使用3.8g/m L的泽及流浸膏对豚鼠进行致敏性观察;使用不同浓度(1.9g/m L、3.8g/m L)的泽及流浸膏对兔进行肌肉内给药的刺激性观察。结果:泽及流浸膏经皮给药,在试验用药膏最高浓度为3.8g/m L,最大剂量为38.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227倍时,对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大鼠均未见有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泽及流浸膏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均对兔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对豚鼠无明显致敏作用,对兔肌肉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泽及流浸膏外用无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穿透单侧椎体皮质椎体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用新鲜成人尸体标本16个,实验组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椎体钉穿透单侧椎体皮质固定;对照组为无骨水泥强化,螺钉穿透双侧椎体皮质固定。应用螺钉拔出实验,记录螺钉最大拔出力并观察椎体破坏形态。结果:拉力值CPC组(1393.33±189.37)、对照组(957.42±71.34)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椎体中螺钉抽出占75%(6/8),螺钉入口处皮质破损占25%(2/8)。CPC强化椎体中螺钉入口处皮质破损占87.5%(7/8),螺钉抽出占12.5%(1/8)。结论:CPC强化椎体钉后固定效果更好,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足底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撕脱的足底皮肤软组织清创、修剪成全厚皮片移植在股前外侧区深筋膜上预制皮瓣.皮肤撕脱面积:3cm×5cm-10cm×20cm。术后4周,移植的皮片成活,预制皮瓣成功,二期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处创面6例。结果预制皮瓣修复成活率100%,术后随访3~18个月,根据足底外形、血液循环、感觉、负重及并发症情况作为评定参数.按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皮瓣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应用以足底撕脱皮肤预制游离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撕脱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上支双叶游离皮瓣瓦合修复手指脱套伤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对11例单指脱套伤(缺损范围为5.0cm×5.5cm~7.0cm×9.5cm,均伴有肌腱、骨外露),采用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血管蒂,分别以其上行支和下行支为轴心血管的双叶皮瓣游离移植瓦合修复. 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手指浅感觉部分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中1例,差0例. 结论 改良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瓦合游离移植,供区损伤小,术后患指功能、外观佳,是修复手指脱套伤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筋膜瓣加植皮修复指背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2月,对13例不同节段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筋膜瓣逆行转移,筋膜瓣上植全厚皮修复指背创面,筋膜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皮片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皮片质地、外观满意,两点辨别觉为10~12mm.末次随访时功能根据TAM(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 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筋膜瓣加植皮修复指背创面,术后创面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指背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根据补益肺肾、祛风化痰法研制的温养化痰方、清养化痰方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案,将哮喘缓解期患者121例(名中医组队列)根据寒哮、热哮的不同,分别给予温养化痰方和清养化痰方,并与常规中医治疗的81例(常规组队列)对照,对照组分别给予固本咳喘汤和麦味地黄汤。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寒哮、热哮的名中医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控制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ECP、IgE治疗后下降,其中寒哮、热哮名中医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治疗后热哮名中医组优于常规组(P0.05~0.01);IL-4经治疗后数值下降,寒哮、热哮名中医组治疗前后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IFN?γ治疗后各组数值增高(P0.01),寒哮名中医组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名中医方虚实兼顾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优于单纯以补益为法的常规中医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比较局部使用红霉素和派丽奥在预防非翻瓣种植术早期创口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非翻瓣种植术病例随机分配至派丽奥组实验A组17例、红霉素组实验B组18例和空白对照组C组5例,3组病例术后均口服抗生素3天。于种植术后3天,观察、分析3组间相关临床指标、龈沟液量和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临床观察指标中局部疼痛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种植体周软组织指数(PIST)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临床指标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实验组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种植体周龈沟液量在B组(0.512±0.386)μL、A组(0.512±0.129)μL和C组(1.421±0.748)μL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种植体周龈沟液量与A、B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内毒素在B组(7.057±10.019)EU/mL、A组(6.007±7.852)EU/mL和C组(20.351±17.130)EU/mL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C组的内毒素含量与A、B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A、B两组的内毒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PI、PIST与PICF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SBI与PICF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P=0.000)。内毒素同各项临床指标都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术后局部用药联合全身用药可明显降低种植区软组织炎症反应;在种植术早期创口愈合中局部使用红霉素与派丽奥具有同样明显的效果,推荐使用性价比较高、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的红霉素软膏。  相似文献   
118.
腰骶椎前路螺旋融合笼对脊柱腰骶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量测试前路螺旋融合笼(AFC)对腰骶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管容积的影响。方法 对人尸检骶椎节段标本(8具)、新鲜牛腰骶椎节段标准(8具)及临床病例(5例)上用特定方法定量测量AFC放置前后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椎管容积的变化,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上述三种实验对象在AFC放置后,三组测量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后侧椎间隙高度与椎管容量的变化、椎间孔高度  相似文献   
119.
人工肌腱的材料,早在1900年Lange氏曾应用过丝线肌腱,在近数十年来,由于合成材料的更新和改进,有些作者试图用合金、塑料、尼龙和合成纤维等制成人工肌腱,这些材料与自体肌腱缝合处不愈合,  相似文献   
120.
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摘除的髓核组织学研究发现,56.25%的髓核中有脊素细胞,其中30~39岁、40~49岁年龄组髓核中的脊索细胞〔占62.28%及65.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80%的髓核中有退变的脊索样细胞;85%破裂型(死骨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中有脊素细胞,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而胎儿和新生儿尸体髓核中均有脊索细胞;5例胸腰段外伤性骨折病人及9具成人尸体髓核中均未见到脊索细胞。提示脊索细胞性髓核向纤维软骨性髓核衍变过程发生障碍,仍保留脊索细胞或脊索样细胞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