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56篇 |
免费 | 993篇 |
国内免费 | 6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4篇 |
儿科学 | 178篇 |
妇产科学 | 97篇 |
基础医学 | 728篇 |
口腔科学 | 210篇 |
临床医学 | 2446篇 |
内科学 | 1204篇 |
皮肤病学 | 187篇 |
神经病学 | 270篇 |
特种医学 | 7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1279篇 |
综合类 | 4792篇 |
预防医学 | 2217篇 |
眼科学 | 269篇 |
药学 | 2024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1814篇 |
肿瘤学 | 5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6篇 |
2023年 | 429篇 |
2022年 | 484篇 |
2021年 | 599篇 |
2020年 | 493篇 |
2019年 | 413篇 |
2018年 | 405篇 |
2017年 | 268篇 |
2016年 | 316篇 |
2015年 | 336篇 |
2014年 | 779篇 |
2013年 | 765篇 |
2012年 | 889篇 |
2011年 | 996篇 |
2010年 | 934篇 |
2009年 | 874篇 |
2008年 | 868篇 |
2007年 | 818篇 |
2006年 | 807篇 |
2005年 | 789篇 |
2004年 | 636篇 |
2003年 | 604篇 |
2002年 | 552篇 |
2001年 | 540篇 |
2000年 | 566篇 |
1999年 | 418篇 |
1998年 | 376篇 |
1997年 | 406篇 |
1996年 | 355篇 |
1995年 | 295篇 |
1994年 | 261篇 |
1993年 | 167篇 |
1992年 | 205篇 |
1991年 | 167篇 |
1990年 | 148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120篇 |
1987年 | 102篇 |
1986年 | 93篇 |
1985年 | 101篇 |
1984年 | 84篇 |
1983年 | 66篇 |
1982年 | 78篇 |
1981年 | 47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8篇 |
1975年 | 8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胰酶水解干酪素的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胰酶水解干酪素制备蛋白胨过程中胰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失活行为,以及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pH对反应浓度和平衡的影响。胰酶在40℃下4h基本不丧失水解大分子的活力;在50℃,min、55℃,100min、60℃,90min完全丧失对大分子的水解活性。胰酶短时间在高温下丧失的活性,当其返回到40℃时可部分恢复。底物和产物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底物初始浓度高,最终平衡转化率低。当pH8时的反应速 相似文献
102.
许金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4):45-47
回顾近几十年中医对心脏病研究,病机上多主张本虚标实,而本虚多从心立论;治疗上强调活血化瘀、补益心气等。但笔者认为:心肾一体,盛则同盛,衰则同衰,心脏病本虚之中心虚多兼肾虚,治疗上补心的同时也要补肾,应注重补肾法在心脏病中的运用。以下便从心脏病的病机本质和转归等方面来探讨补肾法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对小鼠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OL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培养,利用ADAMTS-1为刺激因子,将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组、低、中、高浓度组,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观察COL1 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组细胞COL1、TGF-β1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的COL1、TGF-β1表达水平下降,其中高浓度组表达水平最低(P<0.05)。结论 ADAMTS-1能降低COL1的表达,抑制TGF-β1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武进区65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关键变量缺失者、严重肝病患者和GGT异常者,共82 833人纳入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血清GGT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82 833人中代谢综合征患者26 546人,占32.05%。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均逐渐增加(P值均<0.01)。男女均按照GGT水平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在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后,与GGT Q1组相比,男性Q2、Q3和Q4组患代谢综合征的OR(95%CI)分别为1.77(1.63~1.91)、2.79(2.59~3.01)和4.04(3.75~4.35);女性Q2、Q3和Q4组患代谢综合征的OR(95%CI)分别为1.85(1.74~1.97)、2.98(2.81~3.16)和4.64(4.37~4.92)。根据GGT百分位数分布,选取4个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因氧氟沙星口服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 ,因此在治疗中往往造成药物性胃炎。本文寻找一种既不影响氧氟沙星疗效 ,又能对抗氧氟沙星破坏胃黏膜作用的理想配伍药物。方法 选择麦滋林 -S(Marzulene -S)及硫糖铝 2种抗溃疡药分别与氧氟沙星配伍使用。结果 麦滋林组的病例与氧氟沙星单独用药组血药浓度相似 (P >0 .0 5 ) ,而硫糖铝组血中氧氟沙星浓度明显低于上述 2组 (P >0 .0 5 )。结论 证明麦滋林 -S颗粒对氧氟沙星血药浓度没有影响 ,且有效保护了胃黏膜免受氧氟沙星的破坏 ;而硫糖铝中所含金属铝离子与喹诺酮类药物形成络合物 ,影响其吸收 ,因而降低了氧氟沙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8年8月-2021年9月福建省南靖县医院符合研究要求的8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27例与预后良好组55例,比较两组入院后血清Cys-C、BNP及D-二聚体表达水平。结果:预后不良组AMI患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冠脉病变数量(≥2支)、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Cys-C、BNP及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分别是(1.91±0.24 vs 1.28±0.13)mg/L、(749.61±115.32 vs 287.12±56.48)pg/ml、(1.84±0.17 vs 1.06±0.11)mg/L,P均<0.05;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冠脉病变≥2支、Cys-C、BNP及D-二聚体均为A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血清Cys-C、BNP及D-二聚体在预后不良AMI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是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并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07.
108.
玻璃酸钠的基本特性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酸钠是广泛存在于人及动物各种组织的高分子物质,是由Meyer和Palmer于1934年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提取出来,是一种高黏性物质,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随着人们对玻璃酸钠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之有着愈来愈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自我效能、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自我效能理念的护理干预,观察60 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效能量表、心境状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心境状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消极应对维度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积极应对维度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