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军字一号”软件在临床应用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综合管理水平,我科在“军字一号”平台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打印输液标签软件,通过一年多的临床应用,已成为医院信息化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操作简单易行,省掉了传统手工抄写输液信息在输液瓶(袋)上的时间,杜绝了传抄输液信息带来的差错,优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填补了“军字一号”系统的一项空白,是一项实用性强的护理软件,适合所有安装了“军字一号”系统的医院,使护理管理工作向现代化信息时代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涤痰祛瘀汤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涤痰祛瘀汤对不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及小鼠艾氏腹水癌(EAC)模型,观察抑率和生命延长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180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涤痰祛瘀汤在5g和10g/kg剂量下灌胃给药,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实体的生长,也能延长EAC小鼠的生存时间,还可引起小鼠S180瘤细胞S期及C2-M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及凋亡细胞增加,结论:涤痰祛瘀汤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周期中S期DNA合成,干扰细胞的分裂增速度及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观察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口服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观察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其中对于单用该制剂治疗的32例胃癌患者,用电子胃镜观察用药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计算肿瘤的客观缓解率,并进行生存期的随访。对于结合放疗的患者观察其血象的变化。结果 该制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卡氏评分。在单用该制剂治疗的32例胃癌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6.3%)、部分缓解22例(68.8%)、稳定5例(15.6%),且生存期显著延长。该制剂还能改善放疗引起的患者造血功能的抑制和体重的下降。结论 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
96.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9例因胃部手术后造成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在18岁~62岁。其中胃修补术3例,胃不全切除术6例。皆因术后发生呃逆,影响休息和饮食。  相似文献   
97.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毛滴虫消耗了女性阴道内的糖原,破坏阴道的自净与防御功能,继而引起细菌感染。有报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常与下生殖道各种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70%~80%妇女一生中会感染某种类型的高危型(HR-HPV),其中多数人能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只有5%~10%的HR-HPV感染者持续携带HR-HPV病毒,促进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子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治疗HPV感染高危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壬苯聚醇-9(N-9)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L etterer- Siwe(L S)病是组织细胞增生症 X三大临床类型之一 ,多见于 3岁以下婴幼儿 ,成人发病临床上极为少见 ,我科诊治 1例 ,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女 ,31岁。因针刺样头痛 1月、前额部肿块 15天于 1998年11月 2 9日入院。入院前在外院查血红蛋白 10 0 g/ L,血沉 12 0mm/ h,骨髓穿刺涂片可见增生骨髓象 ,颈淋巴结穿刺诊断为慢性炎症 ;给予抗炎、止痛治疗 ,症状无好转 ,额部肿块明显增大 ,鼻腔辣痛 ,无流涕及鼻出血 ;门诊鼻 X线片提示右额窦发育不良并发额窦炎。入院检体 :贫血貌 ,前额发际正中偏左有一直径约 5cm的包块 ,波及眉间 ,表…  相似文献   
99.
100.
患儿 ,男 ,1 0岁。因阵发性左耳疼痛 4d于1 999年 4月 6日就诊。 4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耳剧痛 ,伴左耳鸣和鼻咽部异物感 ,耳痛持续约 1 0min后自行消失。此后左耳剧痛每 1~ 2 h发作 1次 ,发病以来无发热、流涕及耳流脓。曾在当地医院拟“左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用“青霉素”抗炎 ,“颅痛定”止痛治疗 3d,无效。检查 :双耳廓外形正常 ,无牵拉痛。双外耳道清洁。左耳鼓膜完整呈反应性充血 ,右耳鼓膜紧张部干性小穿孔 ,无充血。间接鼻咽镜检见鼻咽部左侧壁有一灰白色蜷曲状条形虫体 ,鼻腔、口咽及喉咽部正常。用 1 %地卡因行鼻咽部表麻后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