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按常规需用碘仿(iodoform)纱条填塞术腔,但碘仿有不适的臭味,并且市场上缺少碘仿货源。为解决临床需要,我们对药物纱条进行了筛选,淘汰了具有耳毒性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毒性大的氯霉素;有过敏反应的磺胺类药物;最后选用对革兰氏阳性(G~+)及革兰氏阴性(G~-)致病菌有抗菌活性广谱、高效抗菌新药环丙沙星(ciprdfloxacin)作为纱条的主药以替代碘仿,并与碘仿作了抑菌试验对比,根据药物浓度筛选结果配制环丙沙星溶液100ml。(环丙沙星0.4g、西黄 胶 0.2g、0.9%生理盐水100ml,浸润30g纱条,经60℃烘干后加入灭菌凡土林70g;使每块纱条合主药环丙沙星10mg/g。  相似文献   
32.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属胸外科急症,也是胸外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多有复合伤,伴休克,病情危急,短期内呼衰死亡,幸存者因伤情复杂常延误诊断。只有高度认识本病,及时纠正休克,早确诊,早手术,加强术后护理,有效控制感染,才能挽救患者,使肺功能早期恢复。本院1988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13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11例,女2例,年龄15~50岁,20~35岁9例。车祸伤12例,司机6例,塌方伤1例。右主支气管断裂9例,左主支气管断裂4例,均为单侧支气管损伤。12 临床表现 11例患者合并肋骨骨折,2例胸…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给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调脂,探讨对炎症因子、调脂疗效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100例ACS患者行PCI后,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10 mg/d,A组)和大剂量瑞舒伐他汀(40 mg/d,B组)各50例,用药后4、12、24周检测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金属蛋白酶-9浓度,分析两组闻差异,及其与调脂疗效的关系.结果 (1)A、B组患者给药24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率为10.2%比2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血清MMP-9在服药后4、12、24周下降率B组均明显大于A组.结论 调脂强度与患者的血清hs-CRP与MMP-9的浓度下降趋势有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青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啉治疗,观察组采用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与对照组的92.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4.5±0.3d与对照组的4.3±0.4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与头孢唑林相当,可能与未滥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35.
许海涛 《当代医学》2014,(34):51-52
目的比较3种检验方法对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分别采集其阴道分泌物,然后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以及革兰染色法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PCR检验的检出率为75.0%、细菌培养法检出率为78.0%、革兰染色法检出率为37.0%;比较细菌培养法和PCR检验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细菌培养法与革兰染色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验法与革兰染色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PCR检验法来检验阴道细菌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优点,操作简单且快速,能够很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快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收集2009年5月某市1起铊投毒案中5家医院收治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性铊中毒进行回顾性调查,探讨急性铊中毒的临床诊疗及预后,以引起临床医师对铊中毒的警惕。结果显示,2例为急性重度铊中毒,均在短期内死亡;10例表现为亚急性、中度铊中毒,其临床表现以周围神经、视神经或中枢神经损害为主,部分患者毛发脱落明显;30例轻度铊中毒,其他为观察对象。中毒者早期多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或消化道疾病,延误救治,而轻度中毒患者经排查才被发现。提示,投毒所致铊中毒临床诊断难度极大,急性铊中毒临床较少见,对原因不明的周围神经、中枢神经损害及类神经症患者应警惕铊中毒的可能,若有毛发脱落和胃肠道症状,更应怀疑铊中毒,可结合血、尿铊定量确诊。对铊中毒患者的处理,重要的是尽早明确诊断,预后与中毒剂量相关,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不良,早期确诊并接受普鲁士蓝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7.
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的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增多,生长相关蛋白43和微管相关蛋白2 mRNA表达明显增加,RhoA/Rock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的生成,通过抑制Rho/Rock途径,促进轴突生成相关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及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增加,从而促进缺氧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修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优势明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9.
最近几年来,在医院建设中总体规划工作得到了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医院及设计单位的普遍重视,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方案已成为大多数医院建设中必须要完成的首要工作,这对于医院总体协调、科学发展,避免盲目建设和“见缝插针”式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总体规划中,需要重视以下7大问题——  相似文献   
40.
背景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Notch1是生物体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拮抗过程,Notch1是否参与了DR的发生还未得到证实. 目的 探讨Notch1、Dll4、PARP-1、Akt、核因子-κB(NF-κB)及caspase-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及高糖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中的表达. 方法 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Dll4、PARP-1、Akt、NF-κB及caspase-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及RVECs的表达.结果 Notch1、Dll4、p-Akt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PARP-1、caspase-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F-κB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8,P=0.530).RVECs中Notch1、p-Akt的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增加,而剪切型PARP-1、caspase-3的表达量则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时上述变化最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F-κB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剪切型PARP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上调,但Notch1、p-Akt蛋白的表达量下调.剪切型PARP和caspase-3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增加,Notch1、p-Akt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