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研究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对于晚期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68例晚期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单纯接受盐酸利托君的34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的34例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指标优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晚期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患者来说,在运用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后,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类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32.
叶晓霞  许旭 《中国药学》2012,21(5):468-471
本文使用Pirkle型Sumichiral OA-2500手性柱,研究了正相和反相色谱直接分离阿折地平对映体的流动相条件。使用正相体系,阿折地平在正己烷–乙醇(90:10,v/v)流动相条件下获得了很好的分离(分离度Rs达到4.0),而使用推荐的流动相正己烷–乙醇(60:40,v/v),则可以在更短的13分钟内获得分离(分离度Rs为2.7)。使用反相的甲醇和含有0.05mol/L醋酸铵的甲醇做流动相,仅能获得部分分离。用同样的实验条件研究了氨氯地平和尼莫地平的拆分,并在正相条件下获得了部分分离。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有手术适应证的50例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对照组(52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结果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少于经腹子宫切除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子宫切除术体现微创观念,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34.
我院自1998-2001年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9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36.
37.
多发伤病情重、伤情复杂,变化快、易误诊、漏诊,是现代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准确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囊-胆管造影在保胆取石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于术前患者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或GPT、AKP升高,或保胆术中胆汁自胆囊管不能涌入胆囊,显示胆囊管流通不畅者等特殊病例,术前B超或CT、MRI检查无阳性结果43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中43例行胆道造影,发现2例胆囊管结石,1例取出后保留胆囊,1例因结石取出困难,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并置“T”管引流,术后6~8周经“T”管造影、胆道镜、超声检查显示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拔除“T”管.2例十二指肠乳头轻度狭窄,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合理选择和应用术中胆囊-胆管造影,能提供可靠、直观、清晰的图像,全面了解胆道走向,提高胆囊管、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对于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甲状腺素诱导的阴虚证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系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丸组(生药含量1.8 g/kg),除正常组外其他小鼠用皮下注射L-甲状腺素(280μg/kg)方法建立阴虚证模型。1周后,造模同时开始灌胃给予六味地黄丸溶液,连续3周,其间测量小鼠体质量、体温、自主活动次数、痛阈和心率,评价阴虚证模型以及药物的对抗作用。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含量;剥离肝脏并称重,计算肝脏指数;HPLC法检测肝脏能量物质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单磷酸腺苷(AMP)含量,计算腺苷酸总含量TAN(ATP+ADP+AMP);检测肝脏环磷腺苷(cAMP)含量。结果模型小鼠体质量、体温、自主活动次数、痛阈和心率等阴虚指标出现异常,六味地黄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和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血清TC和TP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组织ATP、ADP、AMP、cAMP、TAN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血清TC和TP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ADP、cAMP、TAN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ATP、AMP含量也有升高趋势。结论六味地黄丸对L-甲状腺素诱导的阴虚证小鼠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改善肝脏组织能量代谢紊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0.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术后并发症逐渐减少。然而术后硬膜外纤维化与疤痕组织的形成,引起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的粘连、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滑动受限,以致酿成再发性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下腰部疼痛致手术失败,仍为临床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自1996年4月至2003年4月我们采用自体游离小珠状脂肪移植防治腰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