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牙周炎关系的相关文献,为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牙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1—4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联合检索国内外的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有关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牙周炎危险因素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按标准筛选文献,然后进行文献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137篇,其中8篇符合入选标准。8篇论著累计样本量4038人,其中牙周炎1794人。总效应测定结果显示牙周炎组与非牙周炎组老年男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P=0.002),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者患牙周炎的风险比骨密度水平正常者高;WMD及95%CI为-0.01(上限-0.01,下限-0.02)。结论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牙周炎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地塞米松治疗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疗效。方法:针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反应,采用与不同地塞米松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3日、7日疗效,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单纯开放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观察大鼠牙髓在口腔自然菌群感染下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方法 选择SD大鼠16只,1只为空白对照,另15只右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合面开髓,每组3只分别与术后即刻、1天、3天、5天、7天处死,取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牙髓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1天穿髓点下方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急性浆液性炎症反应,经过3天、5天、7天牙髓炎症反应逐渐加重,牙髓血管充血、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自冠髓至根髓逐渐坏死,在根管壁可见少量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结论 单纯开放法可观察到牙髓炎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在头影测量方面的应用,探讨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合)与安氏Ⅰ类正常(牙合)上气道矢状径的差异.方法:用DR技术给安氏Ⅱ1类错胎畸形患者和安氏Ⅰ类正常(牙合)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选取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5例,利用DR技术固有软件直接在微机上对50名研究对象的DR图像进行影像后处理,并对研究对象上气道各段的矢状径进行自动测量,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组和安氏Ⅰ类正常牙台组SNA均值分别为82.2°和82.1°,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均接近正常值;而安氏Ⅱ1类错(牙合)组的SNB、ANB均值分别为76.0°、6.2°,安氏Ⅰ类正常(牙合)组SNB、ANB均值分别为79.1°、3.0°,两组的SNA、AN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组成无明显差异(P>0.05).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上气道矢状径各测量项目中,鼻咽气道间隙(PNS-Ba、Ad1-PNS、Ad2-PNS)和喉咽气道间隙(V-LPW)与安氏Ⅰ类正常(牙合)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腭咽气道间隙(Mcnamara线、SPP-SPPW、U-MPW)和舌咽气道间隙(TB-TPPW)显著小于安氏Ⅰ类正常(牙合)组(P<0.01).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具有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可直接在DR图像上定点、测量,使头影测量诊断、测量更准确、更方便;下颌后缩型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存在结构性狭窄,狭窄部位主要位于上气道的腭咽和舌咽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在头影测量方面的应用,探讨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合]与安氏Ⅰ类正常[牙合]上气道矢状径的差异。方法:用DR技术给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和安氏Ⅰ类正常[牙合]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选取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5例,利用DR技术固有软件直接在微机上对50名研究对象的DR图像进行影像后处理,并对研究对象上气道各段的矢状径进行自动测量,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组和安氏Ⅰ类正常牙合组SNA均值分别为82.2°和82.1°,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均接近正常值;而安氏Ⅱ^1类错[牙合]组的SNB、ANB均值分别为76.0°、6.2°,安氏Ⅰ类正常胎组SNB、ANB均值分别为79.1°、3.0°,两组的SNA、AN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组成无明显差异(P〉0.05)。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上气道矢状径各测量项目中,鼻咽气道间隙(PNS-Ba、Ad1-PNS、Ad2-PNS)和喉咽气道间隙(V—LPW)与安氏Ⅰ类正常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腭咽气道间隙(Mcnamara线、SPP—SPPW、U—MPW)和舌咽气道间隙(TB—TPPW)显著小于安氏Ⅰ类正常骀组(P〈0.01)。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具有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可直接在DR图像上定点、测量,使头影测量诊断、测量更准确、更方便;下颌后缩型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存在结构性狭窄,狭窄部位主要位于上气道的腭咽和舌咽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常规X线、口腔曲面断层片、二维CT和三维CT在颌骨骨折诊断中的优缺点。方法对74例不同类型的上、下颌骨骨折的常规X线、曲面断层片、二维CT和三维CT的显示情况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下颌骨易发生骨折.其中下颌骨体部骨折率最高,然后依次为髁状突、下颌角、升支;三维CT在颌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最高,二维CT、口腔曲面断层片、常规X线次之(P〈0.05);对下颌骨骨折线的显示准确率三维CT最高,口腔曲面断层片次之,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上颌骨骨折线三维CT的准确率最高,二维CT次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影像学检杏各有优缺点.为提高骨折显示的准确率.4种方法结合使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常规X线、口腔曲面断层片、二维CT和三维CT在颌骨骨折诊断中的优缺点.方法 对74例不同类型的上、下颌骨骨折的常规X线、曲面断层片、二维CT和三维CT的显示情况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 下颌骨易发生骨折,其中下颌骨体部骨折率最高,然后依次为髁状突、下颌角、升支;三维CT在颌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最高,二维CT、口腔曲面断层片、常规X线次之(P<0.05);对下颌骨骨折线的显示准确率三维CT最高,口腔曲面断层片次之,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上颌骨骨折线三维CT的准确率最高,二维CT次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为提高骨折显示的准确率,4种方法结合使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讨内皮素-1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正常牙髓及牙髓炎即刻组、 1 d组、 3 d组、 5 d组、 7 d组牙髓中内皮素-1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牙髓组织中存在内皮素-1,内皮素-1在炎症组比正常组表达增强,光密度值增高,在炎症组第3天达到高峰,到第7天逐渐减少,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正常牙髓组织相比,炎症牙髓组织中内皮素-1表达增强,提示内皮素-1在牙髓炎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分析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7例,观察其近期临床效果。结果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7例患者,6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供区隐蔽、距离近、厚度适中、易于成活、手术便利等优点,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例口底癌患者行联合根治术后所导致的口底缺损,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远端产生部分坏死,由肉芽组织生长修复外,其余均成活,口底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位于根治术切口内,操作便利,血供恒定,易于成活,可应用于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