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第一代Matrix可吸收聚合物涂层弹簧圈(简称Matrix)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75例使用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79枚动脉瘤)。其中造影复查患者34例(35枚动脉瘤),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根据复查结果对年龄、性别、动脉瘤最大径、瘤颈宽度、使用支架辅助、Matrix长度比例进行COX模型分析。结果Matrix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率为13.3%,使用Matrix术后动脉瘤总复发率为11.4%,辅助支架治疗的大型动脉瘤的复发率为40%,未致密栓塞的动脉瘤中61.1%发生进一步栓塞。无统计学结果可证明年龄、性别、动脉瘤最大径、瘤颈宽度、支架辅助、Matrix占栓塞弹簧圈长度比例等因素影响Matrix栓塞动脉瘤的中长期预后。结论Matrix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结合支架辅助技术可能会降低大型动脉瘤的复发率。Matrix弹簧圈有促进动脉瘤愈合的倾向,建议尽可能改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此举将有利于动脉瘤长期愈后。Matrix弹簧圈的长期确切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及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2.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但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低,复发率高,如何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致密栓塞是该技术的要点和难点。动脉瘤微导管的双弯塑型、横向成篮、篮外填塞、分部填塞及瘤颈重塑型技术可明显提高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常见的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栓栓塞、血管痉挛等,迅速继续填塞动脉瘤是处理术中出血最有效的措施;实施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辅以抗凝及“3H”治疗是防治脑血管痉挛和血栓栓塞的关键。对于特别宽颈及梭形动脉瘤,无法单纯采用GDC治疗,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是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支架选择,防止支架移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确切疗效需进一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3.
患者女 ,37岁。因脑外伤后左眼失明 17年 ,头痛、颅内杂音 2年入院 ,2年前在外院经血管造影诊断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并经左侧颈外动脉途径对供血支行颗粒及NBCA胶的栓塞治疗 ,治疗后症状有短期改善 ,但随即症状逐渐加重。入院时查体左眼失明 ,眼球活动障碍 ,左侧瞳孔 >右侧瞳孔 ,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正常 ,左侧视神经乳头萎缩 ,左侧眼球及颞部听诊为收缩期增强的吹风样杂音 ,右侧轻度结膜充血水肿。入院后进行了DSA检查 ,显示左侧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 ,双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都有分支供应 ,左侧海绵窦扩张成…  相似文献   
44.
前交通动脉瘤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 2 62例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 均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作动脉瘤内栓塞治疗。对双侧A1正常者应用双侧颈动脉置管技术监测栓塞术中载瘤动脉通畅情况 ,对瘤颈累及双侧A2者采用微导管微导丝辅助技术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发生术中出血者予弹簧圈继续栓塞 ,发生术中血栓形成者予尿激酶溶栓。 3 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均同次手术治愈。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160例 ,>90 %闭塞 5 6例 ,<90 %闭塞 4 6例。术中因过度栓塞造成载瘤动脉闭塞 10例 ,术后脑梗死 16例。术中发生血栓形成 3例 ,经溶栓后恢复通畅。术后死于肺部并发症 1例 ,植物生存 1例。随访 190例 ,3~ 6个月行DSA/MRA复查 ,动脉瘤复发行 2次栓塞 8例 ,复发经手术治愈 1例 ,其余治疗结果稳定。结论 GDC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效果好。采用微导管 /微导丝辅助技术可提高致密栓塞率和减少脑梗死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5.
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中并不少见。我科于1997年1月至2001年3月期间共收治颅脑损伤789例,其中196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占24.8%。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2例,女64例,年龄在9~83岁,平均年龄38.6岁,GCS评分3~15分。  相似文献   
46.
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总结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 18例患者 2 0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 ,先将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内 ,再将不可脱卸球囊于动脉瘤颈处充盈覆盖瘤颈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17个动脉瘤治疗成功 ,完全填塞的动脉瘤 12个 ,次全填塞 (>90 % ) 4个 ,不完全填塞 (<90 % ) 1个 ,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 ,平均随访 9.4个月 ,临床效果优良。结论 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38岁。因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加重20d入院。在外院行MRI诊断为“椎管内肿瘤”。入院体检:双上肢肌力1级,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高。双上肢皮肤浅感觉减退,腰背部感觉麻木。躯干四肢、左眶多发散在1~3cm大小皮肤肿块,质中,活动,无红肿、无压痛。  相似文献   
48.
患者女,2 1岁,表现为进行性左耳鸣、听力下降伴行走不稳。体格检查发现左侧听力丧失。头颅MRI示左侧颈静脉球区异常信号,T1T2以血管流空信号为主。既往无颅脑外伤、颅脑手术、颅内感染等病史。2 0 0 2年5月第1次入院后行脑血管造影显示颈静脉球区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 ,瘘口位于颈静脉球区,主要由左侧椎动脉和左侧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分别向同侧颈静脉和对侧横窦引流,矢状窦逆向充盈,皮层逆向引流明显(图1 ,2 )。于2 0 0 2年5月行第1次手术,采用经动脉入路栓塞,超选左侧枕动脉,PVA颗粒及弹簧圈1枚栓塞。术后颈外动脉分支的瘘口明显…  相似文献   
49.
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32 6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自 2 0 0 0年 10月~ 2 0 0 4年 4月 ,共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 32 6例。男 ,2 13例 ,女 113例 ,年龄 4 4~ 89岁。 4 9例进行球囊预扩张 ,2 93例进行支架内球囊后扩张 ,10 7例应用血栓过滤伞保护技术 ,本组所有患者均成功的植入血管内支架。结果 发生并发症 19例 (5 .8% ) ,其中高灌注综合征 2例 ,表现为脑出血 1例 ,头痛、恶心、呕吐 1例 ;小卒中 1例 ,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 7例 ,血管痉挛 5例 ,术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1例 ,上消化道出血 1例 ,穿刺部位血肿 2例。出院出现明显的迷走反射 2 0 5例 (6 2 .9% ) ,其中心率减慢 2 0 5例 ,血压下降 173例 ,其中心跳聚停 1例 ,经药物治疗均恢复正常。全组无死亡 ,永久并发症 2例 (0 .6 1% )其中长期昏迷 1例 ,肢体轻瘫 1例。结论 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总体是安全的 ,术前全面的评估、规范的操作和并发症防治措施的准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刘建民  张鑫  许奕  洪波  张珑  赵文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2):1327-1327,1331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33岁 ,因发作性黑 3年 ,突发性右侧肢体无力 1年于 2 0 0 2年 7月 19日入院。曾在外院行头颅 MRI检查提示多发性脑梗死 ,以小脑半球为主 ,予内科药物治疗 ,症状改善。入院时患者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颈部MRA提示左侧椎动脉稍细 ;颈部超声示左椎动脉内径变细 ,血流速度减慢 ,阻力增高 ;ECT检查提示脑多发梗死 ,小脑和枕叶明显。7月 2 6日行 DSA检查发现左侧椎动脉稍细 ,而右侧椎动脉入颅段 (从出颈 1横突孔至枕骨大孔 )有一梭形膨大 (图 1A) ,诊断为夹层动脉瘤 ,动脉瘤远端血管直径为 3.5 9m m,近端血管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