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精囊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1例行双侧精囊连同膀胱、前列腺、直肠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精囊、部分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例行精囊、膀胱、前列腺、输尿管下段、直肠前壁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结果 2例患者术后随访5年未见复发与转移,1例术后2年死于结肠癌,1例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 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为血精或血尿,下尿路梗阻症状,大便性状与次数的改变,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CEA阴性,细胞角蛋白(CK)阳性.治疗主要根据肿瘤侵及的范围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予以切除,术后应加以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38例肾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患者采用全侧卧位,用3—4个套管针,镜下切开侧腹膜显露肾周筋膜前面,在肾动静脉根部分别用线结扎及钛夹钳夹后切断,低位切断输尿管,沿肾筋膜外完整切除肾脏及肿瘤,清扫肾门旁、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旁淋巴结,小切口取出肾脏。结果 手术时间75~250min,平均110min;出血50~300ml。均未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疼痛较轻,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术中暴露良好,便于肾动静脉处理及淋巴结清扫,肾筋膜外切除肾脏完整取出符合肿瘤治疗原则,可减少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33.
肠道储尿囊粘膜远期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肠道储尿囊粘膜远期形态学的变化与临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肠道储尿囊代膀胱术后随访25例患者,其中结肠储尿囊15例,回肠储尿囊10例.取得活检组织后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结肠储尿囊术后远期病例肠粘膜腺体深度为(0.17±0.04)mm,明显浅于对照组腺体深度[(0.42±0.04)mm],微绒毛高度为(0.35±0.05)μm,明显短于对照组微绒毛高度(0.69±0.08)μm,出现粘膜明显萎缩;回肠储尿囊术后肠粘膜绒毛高度,近期组为(0.61±0.22)mm,远期组为(0.37±0.16)mm,与对照组(0.41±0.14)mm比较,远期、近期都有明显的粘膜萎缩.在远期病例,2种储尿囊粘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都保持良好.没有发现明显恶变的形态学征象.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或储尿囊结石的病例在粘膜形态结构上无特殊改变.结论术后肠道储尿囊粘膜出现了结构上的萎缩,是"适应性”的变化,认为肠管是一种良好的膀胱替代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膀胱置入输尿管镜抵达结石处.将光纤头接触结石,设置工作能量1.0~1.5焦耳,频率8~10Hz,采用连续脉冲方式粉碎结石。【结果】102例中96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4.1%。上段碎石成功率90.3%(28/31),中段碎石成功率96.4%(27/28),下段碎石成功率95-3%(41/43)。6例失败改开放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其中1例因前列腺增生输尿管镜入镜困难,2例因输尿管扭曲无法接触结石,1例因输尿管穿孔,尿外渗严重,2例因碎石中结石移至肾内,残留较大结石。手术时间20—90min,平均35min。术中输尿管穿孔4例,无输尿管离断、严重内膜撕脱等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2~5d,平均3.5d。【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同时处理息肉和狭窄.是输尿管结石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总结分析中国CHM基因变异女性携带者表型、基因型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并已确定携带CHM基因变异的5个无脉络膜症(choroideremia, CHM)家系中的6例女性携带者。方法 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用sanger测序、目标区域捕获测序(target exonm sequencing,TES)、实时定量PCR实验确定5个CHM家系的CHM基因致病变异。记录并分析6例女性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及变异基因分级。主要指标 视力、眼底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眼底自发荧光(FAF)及各携带者携带CHM基因变异及其ACMG分级。结果 6例携带者来自于5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本组携带者共检测到5种CHM基因变异,包括一个无义变异(p.Y565*),一个剪接位点变异(c.820-1G>T),一个启动子区变异(c.-98C>G)和两个拷贝数异常(Exon1_2 del;Exon5_12 dup)。其中三种变异(p.Y565*,c.-98C>G,Exon5_12 dup)为未曾报道过的新变异,根据ACMG分级标准,该三种变异的致病性评级为致病或可能致病。所有女性携带者平均年龄为(34.00±14.83)岁(范围8~53岁),视力正常,无夜盲、视野缩小等症状。眼底像上显示出点状或片状的视网膜色素减退,可伴有界限清晰的黄色点状沉着。FAF上可见斑驳样片状或马赛克样中低荧光,可伴有点状高荧光。2名携带者进行了3年的随访,视力均稳定,眼底无变化。结论 本研究拓展了CHM基因变异的变异谱,与欧美CHM基因变异携带者相比,中国女性携带者视功能损伤及眼底改变更轻微。(眼科,2021, 30: 211-216)  相似文献   
36.
背景:传统方法多采用平滑肌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并进行支架材料的双面种植,但由于平滑肌细胞取材培养困难,且体外传代有限,双面种植较为困难。 目的:实验拟验证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组织工程膀胱的可行性。 设计:基础实验研究。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 材料:实验于2006-03/2007-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完成。实验室级别为卫生部部属医院开放实验室。1月龄SD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80~ 100g,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新鲜猪膀胱取自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连续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采用去污剂洗涤法制备猪膀胱脱细胞基质,并测定其纯度及特性。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膀胱脱细胞基质上,以添加25 n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的培养液进行体外、体内复合培养,检测其相容性。体内实验以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体外实验以未植入细胞的材料为对照,并模拟合适的微环境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分化,分别在4,8周后取出动物体内的复合材料行组织切片检查,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角蛋白染色,检测上皮细胞再生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①采用全骨髓法成功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显示,传代第3代细胞CD29阳性细胞为99.43%。②制备的膀胱脱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特性,镜下见均质状态的基质和细丝状的胶原纤维。体内外相容性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细胞生长状态良好。③4周后组织切片检查可见组织中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胶原及弹性纤维排列紧密,免疫组织化学角蛋白染色见有薄层、不连续的单层上皮生长,8周后可见组织中已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反应,胶原及弹性纤维排列紧密,免疫组织化学角蛋白染色见有薄层、连续的多层上皮生长。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体内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膀胱的材料。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获得高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的shRNA序列.方法 根据PSMA基因信息,设计siRNA1、siRNA2、siRNA3三条针对PSMA基因cds区的siRNA序列及无意义的对照序列,组建与之对应的4对互补的单链DNA序列,包括siRNA的正义链和反义链;正义链序列按5'向3'顺序依次为:酶切位点(BamH Ⅰ)、干扰序列(19 bp)、loop环(TrCAAGAGA)、干扰序列的反向互补序列(19 bp)、中止信号(TTTTT)、酶切位点(EcoR Ⅰ).将合成的序列插入空载体pSIH1-H1-copGFP shRNA Vector中,转染前列腺癌细胞后,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不同序列片段对PSMA的mRNA抑制效果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对目的 蛋白PSMA的抑制效果.结果 设计的3条针对PSMA的序列中第2条的抑制效果最好,目的 序列位于PSMA(NM_004476)的1207到1226,茎环序列为5'-GATCC GTCTCAAAGTGCCCTACAATrcAAGAGA TTGTAGGGCACTTTGAGAC TTTTT G-3'.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株中PSMA的mRNA的抑制率为60.0%,对其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86%.转染细胞后,细胞可以稳定低表达PSMA.结论 成功获得高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PSMA表达的shRNA序列.  相似文献   
38.
许可  陈定根  李娜  刘萍  王伟峰   《四川医学》2023,44(12):1338-1341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牙齿不整齐且右下缺牙,要求矫正”于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患者无全身性疾病史,无口腔的不良习惯,无拔牙史,无正畸治疗史,无家族缺牙史。专科检查(见图1、2):正面观:面部轻微不对称,颏部右侧偏斜;侧面观:直面型;颞下颌关节检查:张口度、张口型正常,双侧颞下颌关节未及弹响,无压痛。口内检查:恒牙列,上颌7-7,43缺失,下颌其余牙齿萌出,右侧磨牙近中关系,左侧磨牙、尖牙中性关系。  相似文献   
39.
中药救心丸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高辛 (digoxin)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其治疗剂量接近中毒剂量 ,正常治疗范围血浆浓度介于 0 .8~ 2 .0 μg/L,中毒常发生于血浆浓度超过 2 .5μg/L[1] 。临床上为了指导治疗 ,需经常监测其血药浓度。救心丸 (英文名KYUSHIN,日本救心制药株式会社 )是一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非处方心血管中药 ,我们分别用 RIA、FPIA、CLIA来评价服用救心丸后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干扰。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仪器 γ-计数仪 (国营二六二厂产品 )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 (Abbott TDx,美国雅培公司出品 ) ;化学…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方法。结果供试品稀释到0.025mg/ml时无干扰现象。结论建立了该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