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16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44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163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为腹腔镜组,181例行开腹根治术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短期手术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穿刺口和切口的种植转移率、远期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缘情况、清除淋巴结数、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局部复发率、种植转移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治疗组优于开腹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短期和长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可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许可  陈军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78-5480
目的 为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线索和新视野.方法 对翼状胬肉组织块培养,获得翼状胬肉上皮原代细胞(PECs).添加壳六糖后,通过Transwell检测壳六糖对翼状胬肉迁移的抑制效果.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迁移相关基因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主要在进展型的翼状胬肉上皮中表达.添加一定剂量的壳六糖,可以有效抑制翼状胬肉细胞的迁移.目标基因(MMP-9和TIMP-1)表达变化后,发现壳六糖可以抑制MMP-9,同时上调TIMP的表达.结论 壳六糖可能是通过打破MMP-9和TIMP-1之间的平衡抑制PECs的迁移,进而有效治疗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Magnuson法与Bankart法手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Magnuson法和Bankart法手术治疗的43例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agnuson组21例、Bankart组22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差异,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评价术前,术后6、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5.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未再次出现肩关节脱位。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12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Bankart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于Magnuson组(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Bankart法较Magnuson法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但两种术式对肩关节功能的远期改善程度似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脊髓栓系综合征(TSC)小切口松解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单纯TSC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儿仅采用终丝切断术,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切口松解术,并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切口大小;术后及随访终点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及随访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变化;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切口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和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前、术后、随访6个月的VAS、JOA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VAS、JOA评分有差异(F =2.507和4.142,P =0.014和0.0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VAS、JOA评分有差异(F =4.913和2.229,P =0.000和0.029);③两组VAS、JOA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 =35.944和167.373,均P =0.000)。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切口松解术治疗儿童单纯TSC疗效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流行水平及变化趋势,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南京市肺结核病例数据信息,采用 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南京市活动性肺结核流行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2005—2020年南京市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51 624例,报告发病率由71.86/10万降至26.08/10万,年均下降6.47%(AAPC=-6.47,95%CI:-9.84 ~-2.97,P < 0.001)。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所占比例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分别为 8.72%(AAPC=-8.72,95%CI:-14.71~-2.32,P=0.008)和 3.37%(AAPC=-3.37,95%CI:-4.60~-2.12,P < 0.001)。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APC=-6.37, 95%CI:-15.21~3.41,P=0.194),占比则以 2016 年为转折点先降后升。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 (AAPC=-6.80,95%CI:-10.13~-3.35,P < 0.001;AAPC=-6.88,95%CI:-8.54~-5.18,P < 0.001),下降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68),但女性占比呈上升趋势(AAPC=0.99,95%CI:0.31~1.67,P=0.008),而男性占比则逐年下降(AAPC=-0.42,95% CI:-0.73~-0.10,P=0.013)。≥30岁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而0~<15和15~<3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15~<30岁年龄组患者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1.66,95%CI:0.28~3.07,P= 0.019),其余各年龄组患者占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AAPC=-8.42,95%CI:-15.60~-0.62,P= 0.035;AAPC=-5.37,95%CI:-9.13~-1.46,P < 0.008),下降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中心城区患者占比自2009年之后呈下降趋势(P < 0.001),而非中心城区则呈上升趋势(P < 0.001)。结论: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总体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病原学阳性比例逐年升高,15~<30岁年龄组人群是今后防控工作需重点关注的人群,女性和非中心城区患者占比有上升趋势,应给予一定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本病亚临床期进行药物干预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根据患者亚临床期的症状及病情转归,予疏肝健脾、补肾软坚功效的中药复方软坚消瘿汤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可有效改善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给63例PD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清YKL-40水平检测,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分。并给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Ⅰ、Ⅱ、Ⅲ评分,评定病情。对PD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与UPDRSⅠ、Ⅱ、Ⅲ评分、病程及Mo CA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的血清YKL-40水平[(3.717±0.1015)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19±0.1827)ng/ml](P0.001)。PD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与UPDRSⅠ无相关性(r=0.21,P0.05),与UPDRSⅡ、Ⅲ评分呈正相关(r=0.9251,r=0.7767;均P0.0001),与PD患者的病程亦呈正相关(r=0.4323,P0.01),与Mo 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6985,P0.0001)。结论 PD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显著增高,并与病情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YKL-40可成为PD诊断和病情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骨质疏松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至今还没有被阐明清楚,目前还没有彻底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但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可以为骨质疏松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法。最近的研究表明了辅助T细胞( Th)在骨量丢失(一种系统性的炎症反应)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作用。然而,在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中,Th1/Th2细胞在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上存在着争议,这一争议被新近发现的Th17细胞所解决。 Th17是一种新亚型的T细胞,可以选择性的分泌不同的促炎因子,刺激破骨细胞分裂,已经被证实在炎症动物模型中可以加速骨量的丢失。因此Th17细胞会是未来治疗骨质疏松的目标靶点。  相似文献   
20.
微RNA(microRNAs,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内生的小RNA分子,在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生物体发育时序调控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中,miRNA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自噬等过程。miR-144/451基因簇在多种肿瘤组织中低表达,然而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调控情况还不清楚。本实验室构建了转染空表达载体和过表达miR-451载体的HCT116稳转细胞株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从文库中筛选得到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等基因。本文将对这些受miR144/451调控的基因和其可能参与的调控网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