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分析血清瘦素与多种影响因素关系.方法测定91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及123例男性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浓度(Lep)、空腹胰岛素(F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血清瘦素用酶联吸附免疫分析法(ELISA法)测定.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血清瘦素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Lep、TG均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瘦素水平与BMI、TG、FIN、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0.45,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群中血清瘦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瘦素水平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并可能与其有协同关系,共同促进了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已得到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新疆地大,边远落后,1990年以前开展心脏起搏的仅限于乌鲁木齐市几家大医院。1991年我们承担自治区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开展心脏起搏技术的推广。3年间在我区8个地、州进行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头昏、晕厥。于1991年经内地某医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值了Sorin36型心房起搏器(AAI型),术后症状消失。自1986年8月起又反复晕厥、心电图表现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率70次/分,心室率30次/分,收住我院,在原起搏器对侧胸部安值双腔起搏器(DDD型),测损伤电流:心房>1.5mv,心室>6.0mv,阈值:心房0.9V,心室0.5V,取出原起搏器,电极断埋在皮下。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活动平板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9%、特异性71%、准确性78.8%。这与文献报告的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相似,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相应心肌在活动平板试验中ST-T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出现越早,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越长,出现ST段异常的导联数目越多,常反映出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即活动平板试验强阳性,可反映出多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本组两支及三支病变者,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分别为93.3%和100%。  相似文献   
56.
近两年,国外应用三腔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已获得一定经验及成果。国内1998年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这种新的起搏技术。我院于1999年4月23日在新疆首例植入三腔人工心脏起搏器,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黑蒙、阵发性心悸住院。主诉1年来反复头晕、黑蒙,经常突发心悸、胸闷,有时上述症状交替出现。入院查心电图显示严重窦缓、阵发性房颤、房速。胸片、心脏超声检查基本正常。诊断“冠心病,病窦。快-慢综合征。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57.
<正> 冠心病高危患者在PCI术中、术后出现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比例和风险远高于其他息者。近年,我院在冠心病高危患者PCI术中、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在防治并发症和安全性方面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或择期行PCI的冠心病高危患者260例,男192  相似文献   
58.
目的:冠脉搭桥(CABG)患者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随访1年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1日的冠心病(CAD)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不适宜行内科介入治疗,需外科冠脉搭桥(CABG)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予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围手术期间经上述药物治疗病情稳定者32例作为对照组.经上述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出现心绞痛发作者28例作为观察组,予以盐酸替罗非班连续静脉应用24-72h,用至术前停用24h.随访1年,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有无差异.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在随访1年时与对照组相比,心血管意外事件无显著降低.结论:外科冠搭桥患者术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远期无明显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无冠窦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方法学特点.方法:分析14例无冠窦房速患者发作时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展示发作时无冠窦、左房前间隔和希氏束最早激动的时间差异,5例患者采用三维(EnSite 3000 NavX)建模标测.结果:房速发作时P波时限(83±4)ms明显短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106±9)ms,P<0.05;右房最早激动点位于希氏束或其附近;无冠窦内最早心房激动较希氏束提前(10.8±7.2)ms,先于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20.8±7.2)ms,5例患者通过房间隔穿刺术在左房前间隔测及的最早激动点较右房晚(4±2)ms.12例患者均在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患者在无冠窦内和希氏束后上方与无冠窦相对应处同时消融成功.随访4~3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无冠窦房速的有效方法,对于房速消融不成功者,可选择在无冠窦内和希氏束后上方与无冠窦相对应处同时消融.  相似文献   
60.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已成为临床心血管内科重要的治疗方式.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一直采用国外进口电生理导管.我院心脏中心在西北地区率先采用国产电生理导管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