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差异,评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36例,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以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中远期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显示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优于RVA起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基本可行且较为安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与慢一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将61例患者分别诊断为37例慢一快AVNRT和24例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再对61例患者采用希氏束旁起搏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采用希氏束旁起搏法检测37例AVNRT患者中有6例未检测成功,其余31例均为逆传房室结图形;24例AVRT患者中4例未检测成功,15例呈逆传旁道/旁道图形,5例呈非逆传旁道/旁道图形。如以逆传旁道/旁道图形为标准,鉴别间隔快旁路引起的AVRT与慢一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敏感性75%,特异性可达1009/6。结论:希氏束旁刺激法对鉴别诊断AVRT与AVNRT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47例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结果:6例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病人,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mg/min缓慢滴注,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的控制室性早搏(92.7%)。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病人中窦性心动过缓5例、PR间期延长1例;在41例长期口服维持量的病人中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QT间期延长22例,但无肺损害发生。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快旁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期前收缩刺激法,将142例患者诊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4例和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8例。对142例患者采用希氏束旁起搏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希氏束旁刺激法检测结果显示,74例AVNRT患者中8例未检测成功,其余66例均为逆传房室结图形;68例AVRT患者中6例未检测成功,其余62例患者中48例均呈逆传旁道/旁道图形,14例呈非逆传旁道/旁道图形。如果以逆传旁道/旁道图形为标准鉴别间隔部快旁道引起的AVRT与慢-快型AVNRT,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100%。结论:希氏束旁刺激法对间隔部隐匿性房室快旁道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08年5月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1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14例,房间隔缺损(ASD)27例 ,室间隔缺损10例 ,术中行即刻造影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后5~7 d和半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其手术安全性、术中和术后疗效.结果:其中50例即刻获得成功,成功率98%(50/51).残余分流1例,即刻完全封堵率98%(49/50),无一例急症手术或死亡.空气栓塞0.6%(3/51),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0.4%(2/51).术后5~7 d和半年复查1例残余分流.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高,创伤小,死亡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6.
肺心病急性发作时常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房颤,由于本身缺氧耗氧量的增加及心肌舒张期灌注减少,导致心功能恶化。因而积极控制心室率就成为治疗心功能衰竭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由于地尔硫卓控制快速心律失常及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双重作用,而使其在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地尔硫卓和西地兰治疗老年肺心病心衰华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0例AMI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PTCA术。梗塞相关血管:前降支4例(40%),回旋支2例(20%),右冠状动脉4例(40%)。TIMI血流:0级5例(50%),1级3例(30%),2级2例(20%)。结果:1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100%),TIMI血流3级,从胸痛发作至梗塞相关血管开通时间为(4.8±1.66)小时。随访15天到4个月无心肌缺血、再狭窄及再梗塞发生,结论:直接PTCA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术后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溶栓治疗低。  相似文献   
38.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因发作机理复杂、标测定位难度大,成功率还远不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我院在自治区首次对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3岁。发作性心慌8年,无晕厥。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发作时静脉推注异搏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由于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然而随着接受支架植入术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以及进一步观察研究,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的问题逐渐被重视,其发生率高达15%~40%,以术后3~6个月为高峰期,6个月以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这严重的影响了支架植入术的长期疗效,向冠心病介入治疗提出了挑战.因此,ISR有待于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进一步探讨研究,以阻止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0.
本文总结了1970~1980年期间住本院高血压病患者1,114例。男587人,女527人。年龄分布14~89岁,其中以40~49岁组发病率最高;脑力劳动者发病率低于体力劳动者;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以脑并发症最多,占69.49%,其中脑血栓占47.88%,脑出血占 36.51%,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少。心脏合并症占39.34%,其中左心扩大居多(78.5%),冠心病占16.82%,心衰及心律紊乱各占2.34%。肾功衰竭者占O.55%。这些并发症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脑出血,占原发性高血压的10.21%,占脑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