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近年随着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术,临床上由此引起的不良事件也有所增加。rhBMP引起的不良事件有神经根炎症、异位骨化、骨溶解、逆行性射精及潜在的致癌效应。该文就rhBMP-2在脊柱融合术中安全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CSM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时效性激励护理。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入路、病变节段、基础疾病情况、护理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活动度(ROM)变化、生活质量(QOL)、并发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1),JOA评分和ROM均明显升高(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 <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护理后2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整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可有效改善CSM病人术后康复水平,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QOL指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36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 h。吸烟史10余年,平时少量饮酒。因年度大体检入院。查体:肛周清洁,无湿疹,截石位1点距肛缘约5 cm处见一瘘口,局部红肿,压痛,挤压后有淡黄色分泌物流出,周围皮肤质硬,可触及条索状物通向直肠壁内。直肠指诊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6.06μg/L ,其余正常。进一步查胃镜、肠镜、肺部CT检查、甲状腺、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脑电图未见异常。诊断:肛瘘。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住院行肛瘘切除术,术后对症治疗手术切口愈合后出院。出院后地面观察1个月,返院复查,CEA、糖类抗原72‐4均降至正常。结论:飞行合格。目前已飞行110 h ,飞行耐力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为LC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为OC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LC组临床疗效优于OC组,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58例AB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8)行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手术和对照组(n=30)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3例因十二指肠镜术中插管困难,3例乳头部结石嵌顿,2例有残余结石,行第2次择期十二指肠镜手术,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1例术后3 d病情恶化,行手术清创引流,6例有残余结石。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3.57%和16.6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ABP疗效较为理想,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龚伟玲  王乐  刘峰  许刚  王晓梅  韩东 《中成药》2021,(2):471-475
目的对中药矫味及掩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方法检索1999至2019年CNKI数据库收载的有关中药矫味及掩味的文献,通过Excel、SATI3.2、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数量、文献来源、文献被引量、文献机构进行统计,分析作者发文情况及关键词,并对矫味技术在中药、西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结果共检索到159篇有效文献,刊载量在2013年后逐年上升,以期刊为主,主要关注制备工艺;河南中医药大学李学林、刘瑞新对中药矫味的研究较多;收录中药矫味及掩味相关文献载文量排名第一的期刊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药矫味技术大多应用于具有清热作用的苦寒中药,以穿心莲、龙胆、黄芩等为代表,并以传统的加入矫味剂或包合技术为主,西药矫味技术大多采用包衣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新型手段。结论关于中药矫味及掩味的文献数量总体较少,主要侧重于制备工艺或成型工艺,较少涉及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在满足临床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开拓中药矫味及掩味技术,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化疗对Ⅱ~Ⅲ期胃癌患者2年生存率的影响及近期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n=24):XELOX方案化疗2周期,同步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2次/d)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化疗;单纯化疗组(n=25):XELOX方案化疗4~6周期。通过定期随访,比较两组的2年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结果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64.0%,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8%和4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期胃癌术后行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后肺动脉发育、瓣膜反流及右心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2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1例;患儿手术时14d~14.50岁(47.90±53.84)个月,均采用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随访评估其吻合口及肺动脉发育情况、肺动脉与三尖瓣反流及其与随访时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右心室应变等指标评估右心功能。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随访27例(27/31,87.1%),随访时间4~129(35.97±28.2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根治术后元吻合口再狭窄,姑息术后吻合口相对狭窄4例。吻合口及左、右肺动脉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后早期;肺动脉反流及i尖瓣反流加重,但肺动脉反流量与随访时间无相关关系。远期右心功能整体良好。结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效果良好,吻合口及肺动脉分支可生长发育,术后中远期右心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Walker-256肿瘤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及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机理。方法利用50%聚乙二醇(PEG)法诱导Walker-256肿瘤细胞与成熟DC融合,制备DC-Walker-256融合瘤苗。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种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融合瘤苗组、混合培养组、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建模后第7和14天各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融合瘤苗、DC-Walker-256和DC混合培养细胞、单纯DC和PBS。第28天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肿瘤情况;收集大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法检测大鼠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蛋白表达。结果融合瘤苗组、混合培养组、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术后28 d分别存活8、5、6和3只;除融合瘤苗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少、食纳差、皮毛光泽差及腹水形成。除融合瘤苗组2只大鼠无明显肉眼肿瘤形成外,其余存活大鼠均可见肿瘤形成。①大鼠肝脏肿瘤重量:融合瘤苗组〔(32.4±9.2)g〕明显轻于混合培养组〔(67.3±5.1)g,P=0.031〕、单纯DC组〔(75.0±8.3)g,P=0.019〕和空白对照组〔(86.6±10.5)g,P=0.008〕。②CTL每孔斑点数:融合瘤苗组〔(404.51±25.34)个〕明显多于其他3组〔混合培养组:(214.54±21.45)个,P=0.019;单纯DC组:(226.52±32.55)个,P=0.025;空白对照组:(56.54±16.21)个,P=0.001〕。③MVD计数:融合瘤苗组为(24.12±2.32)个/HP,明显低于混合培养组〔(40.34±1.29)个/HP,P=0.025〕、单纯DC组〔(42.36±3.16)个/HP,P=0.035〕和空白对照组〔(56.48±5.16)个/HP,P=0.006〕;混合培养组和单纯DC组大鼠MVD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40和P=0.043),而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④VEGF-A蛋白表达阳性率:融合瘤苗组为23.2%,明显低于混合培养组(42.5%,P=0.031)、单纯DC组(61.3%,P=0.019)和空白对照组(89.6%,P=0.003);混合培养组和单纯DC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27和P=0.038),而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89)。⑤ANG-1蛋白表达阳性率:融合瘤苗组大鼠为43.2%,与混合培养组(46.3%,P=0.292)、单纯DC组(51.3%,P=0.183)和空白对照组(49.6%,P=0.1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P=0.242)、混合培养组与空白对照组(P=0.347)、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P=0.182)之间也无统计学意义。⑥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融合瘤苗组为19.2%,明显低于混合培养组(62.3%,P=0.007)、单纯DC组(67.3%,P=0.005)和空白对照组(71.6%,P=0.004);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P=0.634)、混合培养组与空白对照组(P=0.483)、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P=0.379)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融合瘤苗能够诱导CD8+CTL建立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同时下调VEGF和ANG-2的水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老年肺心病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于2002—09~2004—08应用丹红注射液对23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