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80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脊髓横断损伤大鼠凋亡蛋白 Bcl-2、Bax和 Caspase-3的表达及神经红蛋白 Ngb表 达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米诺环素干预组,每组 12只。假 手术组只暴露脊髓,脊髓损伤组和米诺环素干预组制备胸3~4脊髓节段全横断损伤模型。米诺环素干预组于术前腹 腔注射米诺环素(90 mg/kg),1次/d,连续5 d,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22 d处死所有 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 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 Bcl-2、Bax和 Caspase-3蛋白的表达;Hoechst 染色检测凋亡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红蛋白(Ngb)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脊髓组织中 Bcl-2表达增 多,Bax和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多,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Ngb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均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 比,米诺环素干预组Bcl-2表达进一步增高(P<0.05),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凋亡细胞数有所 减少,Ngb的平均荧光强度较其明显增强。结论 米诺环素干预可通过降低 Bax和 Caspase-3的表达,升高 Bcl-2的 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神经红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标志蛋白 LC3B表达以及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 DN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 分为模型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另设正常组,每组 12只。分别干预 8周后,采用酶法测定尿肌酐, 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计算 UACR;取肾组织,经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 染色;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自噬标志蛋白 LC3B 表达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能减缓 DN 大鼠 UACR 的升高,改善其肾脏病理变化,其中川芎嗪中、高剂量组 UACR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川芎嗪中、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川芎嗪能抑制 DN大鼠肾组织 p-PI3K、p-Akt、p-mTOR的表达,进而提高自噬标志蛋白 LC3B的表达水平和 LC3B-Ⅱ/ LC3B-Ⅰ比值。结论 川芎嗪能降低 DN大鼠 UACR的升高、改善其肾脏病理变化,发挥以上肾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 与其抑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肾脏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3.
摘要:原发性范可尼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遗传病,由于HNF4A等基因缺陷导致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重吸收受阻引发营养物质丢失及电解质紊乱,从而以多饮、多尿、生长发育落后、佝偻病为主要表现。对于原发性范可尼综合征的临床与遗传学研究,国内仅有数例病例报道,尚少见遗传学确诊病例报道。本文患者经临床、生化、影像学及HNF4A基因分析,发现HNF4A基因存在c.187C>T(p.R63W)的杂合突变,未在患者父母中检出,经临床及遗传学确诊为原发性范可尼综合征。给予患者左卡尼汀、辅酶Q10、纠酸、保肝、护肾、补充维生素D、改善线粒体功能等治疗并进行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 探讨脉冲式机械加载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27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VD组)和脊柱加载治疗组(VD+L组),每组9只。Sham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VD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后永久性结扎建立VD模型;VD+L组建立模型后每天接受脊柱机械加载治疗,共5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与VD组相比,VD+L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和停留平台象限时间显著增加,加载后明显改善神经元形态结构和存活状态,海马锥体细胞明显增多,并抑制了海马及皮质中GFAP的表达。结论 机械加载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脑缺血后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保护缺血后神经元,该治疗作用可能与机械加载减轻海马和皮质神经元病理损伤、抑制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EET)、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核素显像(SPECT)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为标准,对127例疑似冠心病的受检对象,同步进行EET、SPECT、CAG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EET、SPECT、EET加SPECT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4.9%、89.5%;特异性分别为14.8%、24.4%;准确性分别为38.6%、41.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4.9%和36.6%。对诊断冠脉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88.8%和81.5%;特异性分别为25.5%和41.3%,准确性分别为65.4%和60.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0%和71.0%;P值均>0.05。EET加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13.7%,诊断冠脉病变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25.9%。结论EET和运动负荷SPECT两种无创性检查在筛选诊断冠心病和冠脉病变的临床价值相近,两者合用未明显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EET加SPECT仅有助于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EET以其经济花费少和无辐射损伤的优点更适合应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黄芪总皂苷(AST)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病理进展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2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PH组、HPH+AST15[15 mg/(kg·d)]组、HPH+AST45[45 mg/(kg·d)]组,每组7只。采用间断式常压低氧建立大鼠HPH模型。实验28 d后,检测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力(RVSP);计算右心室(RV)和左心室+室间隔(LV+S)的比值RV/(LV+S);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肺动脉结构重建,计算肺动脉厚度百分比(WT)、面积百分比(WA),并测量肺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光密度(OD)值;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Nox2和Nox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PH组大鼠RVSP、RV/(LV+S)、WT、WA、α-SMA均增高(P<0.05),肺组织及血清中的SOD、CAT水平明显降低,而MDA水平增高(P<0.05),肺组织中Nox2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HPH组比较,HPH+AST15组和HPH+AST45组大鼠RVSP、RV/(LV+S)、WT、WA、α-SMA均降低(P<0.05),肺组织及血清中的SOD、CAT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中Nox2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HPH+AST45组WT、WA、α-SMA及肺组织MDA水平、Nox2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HPH+AST15组更低(P<0.05)。结论 黄芪总皂苷可抑制大鼠HPH的病理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体内SOD和CAT水平并抑制Nox2和Nox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7.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167例乳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TNBC)4个分子亚型。分析4种亚型患者临床及预后特征的差异。结果 167例患者中Luminal A型24例(14.37%),Luminal B型102例(61.08%),HER-2过表达型18例(10.78%),TNBC型23例(13.77%)。4种亚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pTNM分期中Luminal A型以Ⅰ期为主,其他3型以Ⅱ~Ⅲ期为主。手术方式中Luminal B型主要采用根治术,其他3型则以仿根治术为主。4种亚型患者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时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和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其他远处转移情况、骨相关事件(SREs)、药物治疗模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种亚型的中位无转移时间分别为53、34、15、33个月(Log-rank χ2=10.592,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0、116、63、61个月(Log-rank χ2=13.080,P<0.01);骨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48、23、18个月(Log-rank χ2=15.590,P<0.01)。HER-2过表达型中位无转移时间最短,其次为TNBC型和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最长。TNBC型患者总生存时间最短,其次为HER-2过表达型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最长。分子亚型、pTNM分期、靶向治疗、SREs、CA153水平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的死亡风险分别是Luminal A型的2.799、2.306倍,Luminal B型的死亡风险比 Luminal A型下降了62%。结论 4种分子亚型的乳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中,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患者预后较差;HER-2过表达型最早出现骨转移。  相似文献   
58.
杨晶△  龙莉  杨亚敏  殷珺妹  张富玉  田洁 《天津医药》2018,46(11):1201-1205
摘要: 目的 分析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 患者因素和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17年1月—12月我院分离的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分析临床分布、 标本来源。比较患者不同因素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的影响。比较呼吸道与非呼吸道分离株、 ICU与普通病房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结果 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于ICU 97株、 普通病房107株。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 共169株, 占82.84%; 非呼吸道35株,占17.16%。有基础疾病、 近90 d使用抗菌药物、 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菌株检出时间距入院时间>48 h的患者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均分别高于无基础疾病、 近90 d未使用抗菌药物、 未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菌株检出时间距入院时间≤48 h的患者 (P<0.01)。呼吸道标本组对头孢他啶、 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非呼吸道标本组 (P< 0.05), 余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普通病房分离株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米卡星、 头孢吡肟、 庆大霉素耐药率显著低于ICU病房 (P<0.05), 余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发生于院内, 在ICU、 普通病房, 呼吸道、 非呼吸道的耐药形势已同样严峻, 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9.
胡浩  张胜利  邵敏△ 《广东医学》2023,44(2):182-187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47b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6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50例普通感染患者(普通感染组)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记录年龄、性别、感染部位等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浓度。计算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 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Ⅱ,APACHEⅡ)。观察或随访脓毒症患者的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7b的表达水平。结果 脓毒症组和普通感染组的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者的TNF-α、CRP水平、SOFA评分和A...  相似文献   
60.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探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策略,比较并分析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手术及内镜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 收集接受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手术及内镜治疗的188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所有患者均合并胆囊结石,65例患者(一期缝合组)接受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一期缝合联合胆囊切除术(LC),123例患者(内镜取石组)施行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并二期行LC。对2组患者手术适应证、结石大小、结石分布、胆道感染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期缝合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内镜取石组(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轻微胆瘘2例,内镜取石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1例。术后1年随访2组均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 在同时满足适应证的情况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相较内镜取石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且不破坏正常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