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名称部分左室切除[1,2 ] (Partialleftventriculectomy)或称为“减少左室外科”[3] (Leftventricularreductionsurgery)。2 发展过程减少左室体积希望改善剩余左室的功能 ,实际上在 80年代即有切除左室壁瘤 ,减少左室体积治疗心衰 ,从病理及临床都曾证实其疗效。其机理系根据Laplace法则 ,减少左室体积 ,达到改善室壁张力及心肌效应的目的。部分左室切除与切除左室壁瘤不同 ,前者是将活的 ,但扩张的左室心肌切除 ,而不是切除室壁瘤时尚保存瘤边缘的纤维化组织。切除部分…  相似文献   
12.
后天性心脏病外科美国的搭桥手术量超过心脏手术的一半,其次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及少数二尖瓣矫正术,由几个医疗中心做心脏移植。现重点介绍瓣膜置换有关问题。一般认为理想的人造心脏瓣膜常具备下面一些条件:(1)流体力学测试好——血流过瓣合乎生理要求,无压力阶差也无漏;(2)耐磨损——病人活着时在人体  相似文献   
13.
人工心脏起搏是用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的部分功能。为近30年来生物医学工程的一项伟大成就。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已达100万以上,仅美国每年安装就达10万人次左右,我国估计在1000人次/年。随着起搏器性能的改进,安装方法的简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下称先心病),尤其是复杂先心病外科广泛开展,传导系统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加,使得小儿心脏起搏治疗日益增多。本文就最近国外在小儿中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三尖瓣低位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理想的外科治疗尚未确定。最近我院为一例三尖瓣低位畸形进行了三尖瓣瓣膜置换,获得成功。病历摘要王××,女,23岁。从小发绀。17岁起有阵发性眩晕,下肢浮肿,劳动后气促及心悸,近一年加剧。检查:发育尚好,咀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心向双侧扩大,心尖搏动不清楚,心音微弱,呈三音心律,无杂音。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及右室肥大劳累。x线检查:心向双侧扩大,以左侧为主,心蒂较短,左上心缘可见一强烈搏动区。右心导管及右房选择性造影发现右房特大,三尖瓣向下移位,形成房化的右室及功能的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膈肌破裂诊疗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是心脏瓣膜(尤其是机械瓣膜)替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0.1%~0.5%,病死率极高,若未能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常短期内死亡。本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31岁,1987年8月因风心病施行主动脉瓣膜替换(23号...  相似文献   
17.
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例,其中1例同期经主动脉口进行二尖瓣替换术。6例均成活。随访半年~6年半,5例心功能恢复至1级。1例同期进行二尖瓣替换者于术后5年发生二尖瓣人工瓣周漏,术后6年再次手术成功。对手术方法选择、手术技术、并发症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马凡氏征为一种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患者平均寿命明显缩短,主要因心血管受累。最常见升主动脉根部动脉瘤,主动脉瓣环扩大及关闭不全,常并发二尖瓣脱垂及关闭不全。手术修复为防止病情发展,延长生命的主要措施。如有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严重病变,三者  相似文献   
19.
心脏瓣膜结构及功能严重损坏的病人,如内科疗法或瓣膜修复手术无效时,首先有效的处理方法为进行人工瓣膜替换。此项工作的先驱者应为CA.Hufnagel,1952年他治疗一严重主动脉返流的病人,曾将一甲基丙烯树脂,笼罩聚丙烯球型人工瓣置于病人的降主动脉内获得成功。不过该瓣不仅未能有效控制从主动脉弓返流的血,同时,发生术后严重血栓栓塞,此  相似文献   
20.
自1962年生物瓣膜临床应用获得成功以来,随着灭菌和保存方法的不断改进,使生物瓣膜的抗原性大大降低,反映在临床上为生物瓣膜置换后免疫排斥反应微小,效果令人鼓舞。但是,对置换后生物瓣膜的病理及组织学观察,发现有些生物瓣膜置换后仍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且认为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生物瓣膜远期效果的因素之一。灭菌和保存方法对生物瓣组织抗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