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利用针灸专用头颅线圈(AHC12),分析在不同时间点针刺百会穴(GV20)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ACH12,在针刺前、进针GV20后、电针刺激后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针刺GV20不同时间点脑ReHo值的差异.结果:与针刺前比...  相似文献   
72.
不同栓塞剂栓塞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栓塞剂栓塞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对比分析术后反应、症状变化及疗效。方法:60例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不同栓塞剂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Ⅰ组:聚乙烯醇(PVA)颗粒;Ⅱ组:超乳化碘油 平阳霉素;Ⅲ组:真丝线段。随访观察3个月后月经恢复情况及6个月后B超复查瘤体大小变化。结果:Ⅰ、Ⅱ组在术后反应方面优于Ⅲ组,Ⅰ、Ⅱ、Ⅲ组在症状变化和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聚乙烯醇(PVA)颗粒、超乳化碘油和平阳霉素、真丝线段是很好的栓塞剂型,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电针对小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炎性反应及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为电针治疗脑缺血的炎性反应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C57 BL/6 N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模型组及电针组小鼠均行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并在30 min后拔除线栓实现再灌注.电针组小鼠手术清醒...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心膈角区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心膈角区病变15例.结果 心膈角病变8例,心膈角区受累病变7例,其中右心膈角区11例(占71.4%),左心膈角区4例(占28.6%).囊性13例(占86.7%),其中薄壁囊肿11例均为良性病变,囊壁附实性结节2例,良、恶性病变各1例;实性2例(占13.3%),分别为侵袭性胸腺瘤和血肿.结论 CT检查在心膈角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5.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整体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临床诊断新技术。中医诊断学采用的望闻问切基本方法,可以引入现代诊断新技术,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作者分析了中医诊断学的特点,辩证地闸述了现代医学科学成果与中医发展的关系,认为中医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都需要现代诊断技术的融入和完善,现代诊疗技术可以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并提出了中医宏观、和谐、平衡的理论体系必将超越西医的期望。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颈型颈椎患者颈椎中立、常规侧位X片解剖数据的差异,讨论较有诊断价值的侧位X片。方法150例颈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甲组(70例)与乙组(80例),甲组先拍摄中立侧位X片,后拍摄常规侧位X片,乙组则相反。测量甲乙二组病人X片的颈椎弧弦距、颈椎(2-3、3-4、4-5、5-6、6-7)间隙前后缘的距离,进行t检验。结果1.颈椎弧弦距: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分别为(2.2±5.5)mm、(7.9±6.3)mm。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分别为(2.1±4.7)mm、(7.8±5.0)mm。甲乙二组相同侧位弧弦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侧位弧弦距有统计学差异(P0.001)。2.颈椎4-5间隙前后缘的距离: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前缘分别为(3.4±1.1)mm、(4.1±1.2)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后缘分别为(2.1±0.8)mm、(1.7±0.8)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前缘分别为(3.3±1.0)mm、(3.8±1.1)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后缘分别为(1.9±1.0)mm、(1.7±0.8)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乙组相同侧位相同前缘或后缘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3.颈椎(2-3、3-4、5-6、6-7)间隙前缘、后缘距离测量统计结果基本上同颈椎4-5。4.颈椎间隙总均值,中立与常规侧位片组分别为(2.64±0.58)mm与(2.79±0.61)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颈型颈椎病来讲,颈椎中立侧位与常规侧位X片是有差别的,中立侧位X片较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7.
枕头与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解剖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枕头与颈型颈椎患者颈椎的解剖关系。方法8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卧于Ⅲ-1型、Ⅲ-4型、Ⅲ-弱型、Ⅲ-强型枕头与零枕头、木棉枕、天年素枕、涤纶枕上,用CT分别测量颈椎弧弦距等,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按方法中枕头的顺序,弧弦距分别是:(1.6±4.0)mm,(2.7±3.6)mm,(3.4±3.7)mm,(4.7±3.1)mm,(3.3±4.3)mm,(-2.0±3.7)mm,(0.7±3.7)mm,(0±3.9)mm,Ⅲ-强型与其他七种枕头之间,P0.05。结论不同的枕头造成颈型颈椎患者颈椎不同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78.
肝脏ADC值对肝硬化进展程度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肝硬化进展方面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测量比较正常肝脏及Child A、B、C组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与其肝脏ADC值的相应关系. 结果 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肝脏ADC值降低,相邻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的降低与肝脏合成ChE能力的下降相关. 结论 MR-DWI能早期反映肝硬化病变.肝脏ADC值与肝硬化程度相关,且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用磁共振新技术活体检测肝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可能性。方法:①体重为0.25~0.3kg的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只,分别行右肝门静脉结扎(A组)、右肝门静脉及肝动脉双结扎(B组)及假手术(C组),术后3h、1天、3天、7天、14天作为5个时间点,各观察6只。②每组大鼠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1H磁共振波谱(1H-MRS)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检查。③取肝脏标本行病理学及电镜检查。④将磁共振检查结果同病理学及电镜对照分析。结果:①A组病理学及电镜检查证实肝细胞发生凋亡;B组肝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②A组T1WI信号增高,T2WI信号刚开始略减低,后呈小片状增高;DWI呈小片状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则相反;MRS表现为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谷氨酸(Glutamate,Glx)峰稍下降,乳酸(Lactate,Lac)峰、脂质(Lipid,Lip)峰增加;PWI灌注曲线下降;③B组T1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DWI呈高信号;Cho峰下降明显,Cr、Glx峰下降,Lac峰明显升高,Lip峰略增高;PWI曲线低平。结论:右肝血供不同程度阻断后肝细胞分别发生凋亡和坏死;磁共振检查(DWI、MRS、PWI)具有特征性表现,可活体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存在。  相似文献   
80.
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13例,CT扫描11例,平片2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颈部淋巴管瘤发生的部位将其分为3组,即肿块位于外三角区7例,颈后三角区5例,颈前区1例.最常见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壁与分隔可强化.结论: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