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CT图像中钙化与其他特征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CT检查资料、病灶内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病例35例,将甲状腺内钙化按照大小分为细颗粒(≤2 mm)、粗颗粒(>2 mm)和混合性钙化(细颗粒与粗颗粒均出现);按照数量分为单发和多发钙化;按照钙化边缘情况分为光滑、毛糙。同时观察钙化甲状腺结节平扫密度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结果:35例中,男7例,女28例,良性病变20例,恶性病变15例,良、恶性病变男女比例分别为1:19,6:9,良、恶性病变边缘光滑与毛糙比例为6:14,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内钙化位置及多少、钙化伴发结节密度及强化幅度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伴发钙化出现在男性,并且钙化边缘光滑时提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2.
目的运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PADHD)患者大脑额叶放射冠前区(ACR)的异常改变。资料与方法 11例PADHD患者和11名年龄、性别和智商匹配的健康者通过Philips 1.5 TIntera Achieva磁共振扫描仪行DTI,后处理获得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别于5个额叶层面:前联合、前联合上6、12、18和24 mm的双侧ACR选取6个感兴趣区。比较两组不同层面感兴趣区的上述DTI参数值。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PADHD患者额叶不同层面上ACR的FA值和ADC值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R的FA值(F=47.13,P<0.01)和ADC值(F=113.25,P<0.01)则明显不同。结论 DTI能够显示PADHD患者ACR异常。FA降低和ADC增高可能源于其结构和完整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时间飞跃法磁共振静脉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CE-TOF-MRV)技术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静脉窦侵犯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26例,共26枚肿瘤,所有患者术前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CE-MRV)及3D-CE-TOF-MRV检查。对比观察其在显示肿瘤染色、与上矢状窦关系的差异。以术中所见肿瘤侵犯静脉窦的程度为标准,计算诊断准确度,并采用配对2检验比较3D-CE-MRV及3D-CE-TOF-MRV在评估肿瘤对上矢状窦侵犯程度的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9枚肿瘤在3D-CE-MRV上可见肿瘤染色,26枚在3D-CE-TOF-MRV显示清晰的肿瘤染色。术中见5枚肿瘤与上矢状窦分离(0级),9枚与上矢状窦壁黏连(1级),9枚突入上矢状窦腔(2级),3枚填满上矢状窦腔(3级),3D-CE-MRV假阴性1例,假阳性8例,准确度65%,3D-CE-TOF-MRV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准确度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3D-CE-TOF-MRV技术清晰显示其对相邻静脉窦侵犯程度,在显示肿瘤对上矢状窦侵犯程度方面优于3D-CE-MRV,可以为脑膜瘤术前评估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4.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分析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中枢机制。方法 :纳入无先兆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纳入5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rs-f MRI扫描及后处理,分析2组局部一致性(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比较2组基本资料、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提取2组差异脑区ReHo值,并与SAS评分、SDS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右侧的距状裂周围皮质、枕上回、枕中回、舌回及楔前叶的ReHo值较对照组降低(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右侧楔前叶ReHo值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右侧楔前叶区域的ReHo值异常可为偏头痛伴抑郁的发生机制提供影像学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磁共振T1加权三维选择性水激发(MR T1W 3D-WATS)成像在颅内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6名正常志愿者行MR T1W 3D-WATS扫描及多平面重组,观察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MRI示1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单侧三叉神经受压右侧2例、左侧6例;双侧均受压5例,其中1例为双侧疼痛,仅有右侧或左侧疼痛的单侧疼痛各2例;1例患者两侧三叉神经均未见明显受压,但临床有明显右侧三叉神经痛症状。志愿者中,有受压现象者左、右侧各1例。三叉神经受颅内血管压迫与临床表现有明显相关性(P=0.03,r=0.84)。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上动脉13/19支,小脑前下动脉1/19支,基底动脉1/19支,起源不清血管4/19支。结论:MR T1W 3D-WATS成像能够清楚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为临床颅内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出血家兔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物质代谢的即刻效应。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例。自体血二次注血法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造模成功后进行头针治疗(位置相当于人体"百会"透"太阳"穴)。两组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即刻和针刺后即刻通过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观察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结果:与本组造模前比较,造模后两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AA/肌酸(Cr)降低,MTT延长,rCBV和rCBF降低(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后针刺组MTT缩短(P0.05),rCBV和rCBF回升,且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NAA/Cr无显著变化。结论:头穴透刺法对改善急性脑出血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显著的即刻效应,这可能是针刺对脑出血即刻效应产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MRI中使用直肠球囊双腔导管(BRDCC)在肛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于术前行MRI,其中18例使用BRDCC,另18例未使用.对36例患者瘘管、内口、分支及脓腔进行计数.所获结果被用于评估肛瘘MR诊断分型,并同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处理软件分析数据,根据MRI图像对36例瘘管末端位置、内口、分支及脓腔分别进行计数和分型,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准确率及运用Chi-square检验观察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8例使用BRDCC的肛瘘患者MRI上共发现瘘管20支、内口21个、分支10支以及脓腔9个.Park,s分型中8例为括约肌间型,9例为经括约肌型,1例为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比较,分型与手术结果一致,瘘管(20/21)、内口(21/22)、分支(10/10)和脓腔(9/9)的准确性分别为95.24%、95.45%、100%和100%;没有1例高低位误诊.18例未使用球囊导管的患者,MRI共发现瘘管26支、内口21个、分支15支以及脓腔6个,Park,s分型中6例为括约肌间型,10例为经括约肌型,1例为括约肌外型,1例为括约肌上型.与手术结果比较,瘘管(26/28)、内口(21/27)、分支(15/16)和脓腔(6/6)的准确性分别为92.86%、77.78%、93.75%和100%,有4例高低位误诊.使用BRDCC对肛瘘患者高低位的显示要显著优于未使用BRDCC者(x2=15.9,P=0.033).结论 通过使用BRDCC,MRI能够获得更多有关瘘管及其走行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14你软组织海绵状血细胞瘤的MRI检查资料的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特征,MRI信号特点及增强后表现,发现MRI检查在定位定性诊断,显示病灶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其完全无创,诊断准确,图像清晰的特点,将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头颅14通道柔性线圈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 fMRI)中的价值。方法招募11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使用同一磁共振仪、同一成像序列,先后采用头颅24通道硬质线圈、14通道柔性线圈、16通道硬质线圈成像,序列包括3D T1WI、左侧足三里穴电针刺激下任务态BOLD fMRI。获得图像信噪比及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BOLD fMRI图像通过软件分析后处理。结果在3D T1WI、BOLD fMRI图像中,14通道柔性线圈和24通道硬质线圈的信噪比均高于HNC16线圈。在3D T1WI图像中,14通道柔性线圈、24通道硬质线圈和16通道硬质线圈的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后表现为右侧颞中回、额中回、额下回、左侧岛叶脑功能活动增加,左侧额中回及海马旁回脑功能活动减低。14通道柔性线圈与24通道、16通道硬质线圈比较,脑功能活动增加的脑区主要为右侧颞中下回及额下回。结论头颅14通道柔性线圈可以获得与24通道硬质线圈相仿的图像质量,并可进行相关的BOLD fMRI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30岁。因“乏力伴右下腹隐痛6个月”于2013-04-27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治疗。查体:神志清,睑结膜苍白,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右下腹触及1个约14cm×11cm×12cm包块,质稍硬,难以推动,无压痛,余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墨菲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