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1 临床病例 患者,男,26岁,主因胸闷、气短40d于2008年1月1日入院。患者在当地医院胸部CT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胸穿抽胸水8次,为淡黄色液体,复查CT仍有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入院后体检:左侧呼吸动度减弱,触诊左胸语颤明显减弱,左肺叩浊音,左肺呼吸音消失。腹胀,移动性浊音(+)。胸部CT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肺组织明显压缩”,超声:右下腹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最大前后径2.6cm,考虑“腹水”。入院后给予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2000ml淡黄色液体,术后给予抗生素、禁食、静脉高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估内蒙古地区医疗机构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了解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个旗县区的30家医疗机构报告的后天梅毒报告病例进行调查,同时对选取医疗机构的474名医务人员的梅毒诊断和报告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计算其合格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例报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0家医疗机构报告的后天梅毒病例895例,报告准确率为62.46%(55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准确率为69.88%(594/850),疑似病例准确率为11.11%(5/45)。一期、二期、三期和隐性梅毒报告准确率分别为45.18%(75/166)、50.75%(68/134)、100.00%(4/4)、76.48%(452/591)。临床医生梅毒诊断与报告知识合格率为77.64%(368/474)。多因素分析表明,医院级别高、皮肤科、性病监测点地区、临床医生近3年参加性病培训等,与梅毒报告准确率提高存在关联。结论调查地区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较低,梅毒疫情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建议加强监测培训工作,重点做好基层、非监测点和皮肤科以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宁夏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探讨其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2016年宁夏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宁夏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29起,发病1 272人,住院106人,死亡4人。平均每年报告事件数18起,报告事件发病数10人以下为主,占79.1%(102/129)。发病高峰集中在二、三季度,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49.6%(64/129)。主要致病食品是植物、动物类,分别占38.8%(50/129)和37.2%(48/129)。报告事件致病及引发因素以不明因素为主,明确致病及引发因素中主要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和加工不当引起,分别占30.2%(39/129)和15.5%(20/129),食堂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由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引起,其他场所主要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结论 宁夏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二、三季度高发,家庭是主要发生场所,致病和引发因素以不明原因为主。应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疾控机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探讨头颈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报道1例复发的右侧颈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41岁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EDLINE,以"树突细胞,肉瘤,滤泡状树突细胞"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对1986-01-2009-08发生于头颈部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并且有英文全文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成功手术切除右侧颈部复发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术后予以放疗. 通过MEDLINE检索共报道79例头颈部的FDCS患者,50.6%患者进行手术治疗,47.5%复发.21.5%患者进行了术后放疗,复发率35.3%.51.9%的患者复发后再手术和(或)放疗.CD21(+)和CD35(+)对淋巴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淋巴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具有一定恶性倾向的肿瘤.外科手术加放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肠癌细胞系HCT-8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MG132分别作用于HCT-8细胞,MTT法测其对HCT-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随着MG132剂量、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增值抑制率增加(P〈0.01);MG132作用细胞48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细胞内NF—kBp65的表达减少而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MG132能显著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下调NF—κB表达、促进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大豆皂甙Bb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豆皂甙Bb(SSBb)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9706生长、诱导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测不同浓度SSBb对Eca-970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Eca-9706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在SSBb作用下c-met、VEGF、cyclinD1、NF-κB、PTEN、HDAC1、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Bb处理的Eca-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凋亡率增加,caspase3、PTEN的免疫反应性和印迹信号增强,cyclinD1、c-met、VEGF、NF-κB、HDAC1的免疫反应性和印迹信号减弱(P0.01)。结论 SSBb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降低Eca-9706细胞中的c-met和VEGF恶性标志的过高表达,并通过抑制HDAC1、NF-κB,激活PTEN和caspase3信号传导途径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总结胸部肿瘤侵及上腔静脉(SVC)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胸部肿瘤侵及SVC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通过人工血管置换SVC及无名静脉,其余9例行血管直接缝合或自体心包补片修补SVC.结果 本组10例获得完全性切除,2例不完全性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全组病例随访1~7年,有3例失访,余下9例中5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另4例均生存,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结论 胸部肿瘤侵犯SVC应力争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同时行SVC的重建,预后较保守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对2012年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细菌性痢疾(菌痢)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态势,了解不同地区菌型及菌株耐药情况,为菌痢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及国家监测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发病率(15.29/10万)较2011年下降13.22%。6岁及65岁人群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0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15.02/10万),其次为1岁组婴幼儿(99.83/10万)。菌痢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4月病例数开始上升,6—9月达高峰。2012年报告的12起菌痢暴发疫情11起发生在学校;5起为食源性传播,4起为水源性传播;10起疫情经实验室确诊,其中8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2012年国家级监测点病原监测结果显示:以福氏志贺菌为主(69.93%),未分离到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以福氏2a为主(53.33%)。菌型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分离到的志贺菌株耐药较为普遍,不同地区菌株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 2012年全国菌痢发病率延续1999—2011年的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0岁组儿童发病率高,需要引起关注。随着耐药菌株增多及流行菌株的变迁,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F框/WD-40域蛋白7(FBXW7)和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SRC-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BXW7和SRC-3在胃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FBXW7在胃癌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6.7%和9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SRC-3在胃癌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3%和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FBXW7与SRC-3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r=-0.370,P=0.004).结论 FBXW7和SRC-3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新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