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新时代的高校教育需要,文章以中药化学课程为例,充分挖掘其思政资源,融入中医药文化自信元素,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任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手段,涵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采用传统饮片煎煮服用和破壁饮片冲泡服用的模式,从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和稳定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破壁饮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种传统中药饮片(天麻、当归、罗汉果、党参、三七)与相应破壁饮片按照药典方法进行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及破壁饮片稳定性研究,在各自最优溶出方法下...  相似文献   
63.
对当前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剂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方剂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和方剂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等方面的方剂化学研究进展情况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64.
目的:考察酸碱对药大黄与附子在大黄附子汤中配伍后酸、碱性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附子单味药提取液、大黄附子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蒽醌类成分和乌头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对大黄而言,蒽醌类成分的提取量随着单药、对药及全方的配伍变化,水煎滤过、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蒽醌类成分的提取总量逐渐升高。水煎煮单药与对药、对药与全方之间的变化趋势均明显。对附子而言,水煎煮只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乙醇提取既可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又可检测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乌头生物碱的提取量随着单药、对药及全方的配伍变化,水煎滤过、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变化不明显;水煎煮单药与对药、对药与全方之间的变化趋势均明显。结论:大黄、附子单煎和乙醇回流,大黄、附子对药煎煮和乙醇回流,大黄附子汤全方煎煮和乙醇回流,酸、碱性成分的提取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葛根素为指标对益气消肿合剂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益气消肿合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在250 nm波长下测定益气消肿合剂中葛根素含量。结果:在上述测定条件下,葛根素在210.5 ng~4 21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定方法重复性良好,RSD=1.71%(n=6),益气消肿合剂中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102.00(n=5),RSD=0.54%。结论:该方法准确性、灵敏度、重复性高,简便,准确,易操作,可作为益气消肿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优化仙鹤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影响总黄酮提取量的显著性因素,运用Box-Behnken设计(BBD)对影响提取工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优化,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应用效应面法对最佳工艺进行预测分析,优选仙鹤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FRAP法、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方法,对最佳工艺所得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采用CCK-8比色法对其抗胃癌MKN-45、肝癌Hep G2、骨髓瘤U266、乳腺癌MCF-7、肺癌A549、宫颈癌He La 6种人源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对仙鹤草总黄酮提取量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为液料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最优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4. 00%,液料比10. 50 m L·g-1,超声时间74. 00 min,超声温度40. 00℃,超声功率200 W,超声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06. 28 mg·g-1,与预测值108. 12 mg·g-1相对误差为1. 70%;总黄酮总抗氧化活性的FRAP值为56. 87 mg-1,其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 53和16. 27μg·m L-1;总黄酮对MKN-45、Hep G2、U266、MCF-7、A549、He La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127. 50、53. 31、202. 10、206. 80、54. 17、170. 40μg·m L-1。结论:优选的仙鹤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且仙鹤草总黄酮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建立枳术消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白术、党参及槟榔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结果 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橙皮苷进样量0.115~2.300 μg与峰面积积分值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93%(n=6).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枳术消食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应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快速识别与鉴定羊红膻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源,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性二级质谱扫描(MS2)模式采集数据。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并结合对照品数据和相关文献对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鉴定。结果: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离子分析,并结合对照品确认、质谱裂解规律和相关文献检索,共鉴定29个化合物,包括绿原酸类化合物19个,黄酮类7个,小分子有机酸3个,其中除木犀草素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葡萄糖醛酸苷外,其余2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发现。结论:建立的UHPLC-Q-Orbitrap HRMS可快速鉴定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为其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山西产酸枣仁药材HPLC-DAD-ELSD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ELSD串联技术,建立12批山西不同产地的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共有峰与对照峰的比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该方法对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皂苷类成分均有良好的分离,一次进样同时测定了两类不同成分的指纹图谱。结论该指纹图谱研究及聚类分析方法可用于控制酸枣仁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健脾养胃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55∶4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5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9~0.54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1.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健脾养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