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冬瓜子中4种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FFAP(0.2 mm×50 m)毛细管色谱柱,载气为氮气,流速0.5 mg/m L,分流比为23∶1,空气流速450 mg/m L,氢气流速45 mg/m L。柱温采取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FID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冬瓜子中棕榈酸质量分数为2.429%~2.977%,硬脂酸质量分数为1.217%~1.615%,油酸质量分数为3.260%~4.287%,亚油酸质量分数为10.752%~14.562%。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冬瓜子脂肪油中4种脂肪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大黄附子汤对寒积便秘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附子汤水煎液组、乙醇回流组、超微粉碎组。以冰水灌服制备寒积便秘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粪便中出现炭末的时间以及给药后5 h内的排便点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附子汤水煎液组、乙醇回流组、超微粉碎组小鼠粪便炭末出现时间缩短,排便点数增加。结论:不同方法制备的大黄附子汤均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33.
葛花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葛花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对葛花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葛花的生药鉴定特征及其所含的各类成分。结论:葛花具有独特的生药学特征,可为其鉴定、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建立大黄硝石汤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钻石)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三乙胺溶液(50:50),磷酸调PH为3;检测波长265nm;流速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52—2.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1%,RSD=2.47%(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测定大黄硝石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测定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直接测定。YWG-C18色谱柱(4.6mm×250mm,10μm);流动相甲醇-0.125%冰醋酸水溶液(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8μg~0.56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85117x-15733,r=0.9995;原儿茶醛在0.01μg~0.07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11700x-37980,r=0.9998;酪醇在0.42μg~2.94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386x-29146,r=0.9996。原儿茶酸回收率96.0%,RSD为2.37%(n=6);原儿茶醛回收率98.4%,RSD为2.05%(n=6);酪醇回收率97.5%,RSD为1.9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并可同时测定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多种成分的含量,适用于炎立消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6.
<正> 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又名草决明,是常用中药,以干燥成熟的种子供药用。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等功能。近年药理实验证明,决明子还有显著的降压、利尿和抑菌作用,可治疗多种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测定不同采收期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直接测定。YWG-C18色谱柱(4.6 mm×250 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0.125%冰醋酸溶液(10︰9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结果 原儿茶酸在0.08~0.56 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 = 83 995 X-10 368, r = 0.999 5;原儿茶醛在0.01~0.07 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 = 111 202 X-35 323, r =0.999 8;酪醇在0.42~2.94 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 = 139 922 X-32 003, r = 0.999 6。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10月份最高,原儿茶醛和酪醇的含量4月份最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多种成分的同时测定;适用于紫丁香叶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以10月份或4~5月份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评价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以及生五味子组、酒五味子组、醋五味子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ig蒸馏水,氟西汀组ig盐酸氟西汀分散片3.3 mg/kg,生五味子、酒五味子和醋五味子组均ig相应药物1.0 g/kg,体积为10 m L/kg,给药1 h后采用10种刺激方法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模型,持续28 d。以敞箱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肾上腺皮质酮(CORT)水平,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五味子可以增加抑郁小鼠敞箱站立次数(P0.01)、敞箱中央格穿越次数(P0.05),降低悬尾、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酒五味子和醋五味子均对抑郁小鼠敞箱站立次数、敞箱中央格穿越次数无影响,但可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五味子可显著升高抑郁小鼠血清中5-HT、DA水平,降低CORT水平(P0.01);酒五味子和醋五味子可显著升高抑郁小鼠血清中DA水平,降低CORT水平(P0.05、0.01),对血清中5-HT水平无影响。结论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中生五味子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考察甘味颗粒对急性应激诱导行为绝望抑郁小鼠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逍遥丸组、氟西汀组以及甘味颗粒2.11、6.33、19.00 g/kg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对照组均ig给予蒸馏水,逍遥丸组ig给予逍遥丸1.50 g/kg,氟西汀组ig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3.3 mg/kg,甘味颗粒组ig给予甘味颗粒2.11、6.33、19.00 g/kg。1次/d,连续给药10 d。各组小鼠悬尾5 min和常温强迫游泳6 min进行急性应激诱导行为绝望抑郁模型,观察应激小鼠的行为学效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皮质醇水平以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味颗粒6.33、19.00 g/kg组的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甘味颗粒2.11、6.33、19.00 g/kg组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甘味颗粒6.33、19.00 g/kg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味颗粒6.33、19.00 g/kg组5-H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甘味颗粒2.11、6.33、19.00 g/kg组DA、NE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甘味颗粒对急性应激诱导行为绝望抑郁小鼠行为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水平,降低血浆皮质醇水平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复合式造大鼠脾肾阳虚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英  苗得雨  裴妙荣 《山西中医》2012,28(7):43-45,49
目的:建立大鼠脾肾阳虚复合式造模方法。方法:采用甲状腺抑制剂丙基硫氧嘧啶(PTU)灌胃和饮食不节及运动疲劳等传统病因方法联合造脾肾阳虚模型。结果:造模大鼠表现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相符。结论:PTU灌胃和饮食不节及运动疲劳等传统病因方法联合造大鼠脾肾阳虚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