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经前胸壁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2年 11月 ,成功施行内镜下甲状腺手术 11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2~ 4 3岁 ,平均 2 9 7岁 ,术前经B超及MRI诊断为甲状腺孤立肿块的 10例 ,局限于右侧叶多个结节的 1例 ,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测均正常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在正常范围。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胸前经路方法 ,全身麻醉 ,在平乳头水平线的胸骨前皮肤作 10mm切口 ,双乳晕上缘作5mm及 10mm的切口 ,用探条在 3个切口下作通向颈部的皮下隧道 ,将颈部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分离 ,在切口内放入10mm…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胰管引流管、空肠袢引流管的双管引流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预防价值。方法 3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均采用双管引流方法来预防胰瘘。结果全部病例无吻合口胰瘘发生,其他并发症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双管引流方法可有效防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1 病例患者女 ,4 0岁。体检时B超发现右肝内囊性肿块。患者既往体健 ,无肝炎、肝脓疡、胆道结石、胆道感染等病史 ,现无腹痛、腹胀、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呕血黑便、黄疸等症状。入院时体检 :一般情况好 ,心肺 (- ) ,全腹平软 ,肝肋下 3指 ,边缘钝 ,有囊性感 ,肝区叩击痛 (- ) ,Murphy征 (- )。B超、CT示 :右肝前叶有一巨大囊性占位病灶 (10cm× 10cm ) ,囊内密度较均匀。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CEA、CA19- 9、AFP等项检查结果均为正常。探腹术中见囊肿位于右肝前叶 ,直径 12cm ,边界清楚 ,表面有…  相似文献   
34.
开腹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易造成此类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胆道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开腹手术的患者术后常发生肺部并发症,并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胆道结石开腹手术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近期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IEN组)46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6例,共营养支持7 d。于术前1 d和术后第8天抽血检测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质量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EN组均>0.05),而两组患者血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间术后各营养学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质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患者术前在免疫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后第8天IEN组与PN组术后CD3+、CD4+较术前显著上升(均<0.05),而CD8+略有下降;IEN组CD3+、CD4+均显著高于PN组(均<0.05),而CD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均能满足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IEN支持较PN具有更好的治疗效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总结肝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计算生存时间。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肝功能明显相关,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90.6%、72.76%和51.44%,直径〈5cm肝癌的长期生存率显著高于直径≥5cm的肝癌。结论 钳夹法+彭氏刮吸法+必要时配合水刀切割肝实质和解剖肝门,是安全有效的肝切除方法。合理把握各种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加强术前保肝治疗和术后综合治疗,熟练掌握肝脏切除技术以及早期肿瘤切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7.
我院自 1994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胰体尾部良性病变 10例 ,成功地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 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患者中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2 6~45岁 ,平均 34 6岁。其中胰腺囊腺瘤 3例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2例 (肿瘤直径约 3cm、6cm) ,功能性胰岛素瘤 1例 (肿瘤直径 2 5cm) ,胰体尾部假性囊肿 3例 (囊肿直径约 6 5cm、8cm、12cm) ,单纯胰腺外伤 1例 ,为Ⅲ型损伤。胰腺挫伤位于胰体尾部 ,面积约 3 5cm× 3cm ,主胰管挫裂伤并有胰液外溢 ,周围组织坏死。2 .手术方法 :本组有 …  相似文献   
38.
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20例,其中行根治性术式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LncRNA抗分化非编码RNA(anti-differetiation non-coding RNA, ANCR)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收集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72例,同时培养胃癌细胞HGC-27,慢...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胰腺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30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2例患者中113例(37.4%)合并糖尿病.术后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胰瘘发生率为13.2%,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25.8%,各种感染发生率为36.8%,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0%,死亡率为3.3%.糖尿病组胰腺质地硬的比例较高(x2=15.175,P<0.01),胰瘘率较低(x2=7.811,P=0.005);两组间的胃排空延迟、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0.358,P=0.035)和胰腺质地硬度(OR=0.395,P=0.032)是胰瘘发生的保护因素,黄疸(OR =3.819,P=0.010)和术中输血(OR=1.268,P=0.001)是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不增加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