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4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袁莉  朱德璋  李筱琴  黄辉 《山东医药》2006,46(22):48-49
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术中出血,经过抗凝、回收、过滤、洗涤程序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B组未采用血液回收,根据出血量多少相应输浓缩红细胞或血浆。结果:A组回收原血(1054±211)ml,洗涤浓缩红细胞悬液(371±93)ml,共输库血浓缩红细胞12U。B组共输库血浓缩红细胞60U,输血浆6800ml。两组术前、术后同时点比较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自体血回收安全有效,且节约大量库血。  相似文献   
62.
促进β细胞再生,维持功能性β细胞的数量,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胰腺上皮细胞包括β细胞、导管细胞、腺泡细胞及α细胞.研究表明,与多能干细胞相比,这些成体细胞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能通过不同途径重新生成β细胞从而实现β细胞的再生.已分化的β细胞可以被诱导增殖或者退回至祖细胞状态重新分化为β细胞.而在胰腺受损、代谢应激、基因操作等条件下,其他胰腺上皮细胞可能直接转分化为β细胞或者成为内分泌兼性祖细胞再分化为β细胞.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高原地区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睾丸的分布及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Image-Pro Plus(IPP)图像分析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藏绵羊(4只)与小尾寒羊(5只)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与小尾寒羊睾丸相比,藏绵羊生精小管基膜及间质组织内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丰富;过碘酸-雪夫(PAS)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显示,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阳性反应更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olⅣ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上皮均呈阳性表达,LN在藏绵羊Sertoli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呈弱阳性表达,而在小尾寒羊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为中等阳性表达;HSPG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肌样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均为弱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睾丸组织中ColⅣ和LN的分布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HSPG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固有膜可见发育良好的生殖上皮基膜以及1层明显的Ⅰ型胶原纤维,藏绵羊固有膜胶原纤维层丰富且Leydig细胞内脂滴明显。结论高原环境下藏绵羊睾丸固有膜及间质结缔组织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精上皮发育;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壁及生精小管固有膜AB-PAS阳性反应增强与Leydig细胞分泌功能相关,小尾寒羊睾丸组织LN表达显著增加及HSPG显著降低与生精上皮发育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COPD患者健康知识认知与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11年3-11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90例COPD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认知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COPD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总得分为(67.40±24.65)分;很想了解健康知识的患者有42.22%,比较想了解的患者有44.44%;55.56%的患者最想了解的内容为病情控制,43.33%为复发预防,35.56%为肺康复锻炼,33.33%为发病原因;58.89%的患者选择一对一健康教育方式;51.11%的患者希望每月举办讲座1次;30%的患者与65.56%的患者出院后非常需要和比较需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指导;64.44%的患者出院后仍希望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指导。结论:COPD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低,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迫切,想了解的内容和选择的教育方式多。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需要开展多形式、系统化与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出院后的随访指导,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65.
目的系统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h 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查找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10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共5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分子肝素可改善AECOPD患者D-二聚体水平[MD=–0.28,95%CI(–0.50,–0.05),P=0.0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MD=–3.42,95%CI(–6.66,–0.18),P=0.04]、改善凝血功能[MD=1.85,95%CI(1.29,2.42),P<0.000 01],改善临床症状体征[RR=1.33,95%CI(1.12,1.58),P=0.001]、缩短住院天数[MD=–2.02,95%CI(–2.18,–1.86),P<0.000 01],但在改善氧分压(PaO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8,95%CI(–3.04,3.61),P=0.87]。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的应用能显著改善AECOPD的症状。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还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来证实。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RT-3D CDFI)技术无创性定量主动脉瓣反流束容积(re-gurgitant jet volume,RJV)和反流束分数(RJF%)的价值。方法:31例单纯性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采集左室的全容积数据库和三维彩色主动脉瓣反流束信号数据库,利用TomTec三维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RJV,计算出RJF%。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用脉冲多普勒(PD-2D)测量计算反流容积(RV)和反流分数(RF%)。对RT-3D CDFI和PD-2D的测量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T-3D CDFI和PD-2D两种方法评价主动脉瓣反流的测值相关性良好,其中RT-3DCDFI测得的RJV%与PD-2D测得的RV相关性为r=0·91,Y=0·87X 6·29,P<0·01;RT-3D CDFI测得RJF%与PD-2D测得的RF%的相关性为r=0·88,Y=0·73X 12·33,P<0·01。结论:RT-3D CDFI可从三维空间对主动脉瓣反流进行评价,为临床定量评估主动脉瓣反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67.
肥胖是一种低度炎性反应状态.近年来发现肥胖个体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显著增加,并有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的炎性反应因子主要由浸润的巨噬细胞分泌.目前对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来源以及影响其浸润的因素还有争论.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增加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等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8.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下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60例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老年SAH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发生率较低,而意识障碍多见,出现局灶损害症状亦较为常见,病死率较高。结论 对老年不典型病例应高度重视,及时腰穿检查及颅脑CT检查,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术后局部寒证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中药外敷治疗2周,痊愈2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8.4%,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4.6%。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1.02±0.46)分]较治疗前[(9.12±1.27)分]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7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术后局部寒证型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血清VitD水平与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300例受试者均为2009年1~12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体力劳动者。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VitD下降(HD)组和对照(NC)组,对两组患者BMI、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比较。血清25-(OH)D水平采用ELISA检测。结果 HD组BMI、TG、LDL-C均高于NC组(P均<0.05),两组WC、SBP、DBP、FPG、T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HD组肥胖、腹型肥胖及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15、0.004、0.002)。结论血清VitD水平下降与肥胖及其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血LDL-C是血Vit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