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初步分析白血病细胞中IR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银染分析检测24例白血病患者和3种白血病细胞系中IRF-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3例白血病患者未检测到IRF-1基因表达,5例患者及HL-60、HIMeg细胞系IRF-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部分白血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IRF-1基因表达缺失或下降有关;IR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呼吸链相关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改良Pulsinell四血管阻断模型致大鼠脑缺血10min再灌注24h后,取新鲜海马组织抽提mRNA。逆转录后经液相杂交递减无差异表达序列。以抑制性PCR方式扩增差异表达序列。之后构建cDNA文库,测序鉴定阳性克隆。最后应用斑点杂交确认差异表达。结果:构建cDNA文库后获得的78个阳性克隆中有7个克隆经最后的鉴定具有差异表达性。测序提示为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单位和NADH-泛醌氧化酶复合体4链的表达性片段。结论: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单位的差异表达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之前提出的再灌注损伤中细胞色素氧化酶C的重要作用。再灌注损伤后NADH-泛醌氧化酶复合体4链的表达提示原来功能不明的NADH-泛醌氧化酶复合体β亚基可能在这一病理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近年用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治疗急性放射病和白血病5例。其中2例为事故性急性放射病,由HLA半相合的供体供髓,1例骨髓移植成功后存活90天,后因两肺弥漫性纤维化而死于呼吸衰竭。3例白血病患者移植后白血病缓解,均持续无病生存。采用小剂量环胞霉素A(CSA)+氨甲喋呤(MTX)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4例骨髓移植成功者其aGVHD均控制在Ⅱ°以下,并经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症状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对人白血病细胞的抗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方法:GCV加入K562细胞培养4d,测定其活细胞数目、克隆形成率、联苯胺染色阳性率,观察光镜形态、组织化学染色,并地行流式细胞分析、端粒酶检测。结果:在GCV的作用下,K562细胞地增殖受抑,生长分数降低,并且向具有合成血红蛋白能力的细胞分化。结论:GCV对K56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该结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患者端粒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半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和RT-PCR方法检测了47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hEST2、TP1、hT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2例白血病进展阶段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慢性期、正常和贫血标本(P<0.01);14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和(或)慢粒慢性期标本端粒酶活性和TP1、hTR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和贫血标本(P<0.05);在部分正常和贫血标本中检测到相对低水平的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3例贫血标本经短期常规培养后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增高。结论 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升高是造血细胞恶性转化的特异性标记之五,检测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正常骨髓的端粒酶活性与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造血干细胞有关。hEST2可能是端粒酶的正调控结构基因,hTR基因表达与端粒酶的反馈调控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良的大剂量放疗、化疗预处理,胎肝细胞移植治疗晚期恶性淋巴瘤8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霍奇金病3例,移植后全部患者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随访至今,全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50%,移植相关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表达人Jagged1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系,并研究Jagged1基因表达在HL-60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人全长Jagged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Jagged1/neoR,将其导入包装细胞PT67并收获病毒上清,用病毒上清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经G418筛选得HFCL-pMSCV-Jagged1细胞,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Jagged1基因的表达;将HL-60细胞与HFCL-pMSCV-Jagged1细胞、HFCL细胞在含有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培养液中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HL-60细胞CD11b的阳性率.结果:Western印迹方法证明HFCL-pMSCV-Jagged1细胞Jagge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FCL细胞;HL-60细胞与HFCL-pMSCV-Jagged1、HFCL共培养48和72 h后,CD11b阳性率在Jagged1组明显低于HFCL组(P<0.05).结论:Jagged1基因表达可以较为显著地抑制ATRA诱导的HL-60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ras基因突变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PCR-SSCN)分析法检测35例ANLL患者N-ras基因突变。结果:初发ANLL4/15例、复发ANLL3/10例、缓解ANLL1/10例有N-ras基因突变。结论:N-ras基因突变与ANLL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初步随访表明N-ras基因突变可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标志,用于ANLL患者疗效预测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  相似文献   
19.
结肠-直肠癌抑癌(deleted colorectal cancer,简称DCC)基因是新近在大肠癌中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19q21·3。但最近研究表明不仅在肠癌中有抑癌基因表达的缺失或下降,在其它许多恶性肿瘤和肿瘤细胞系中也存在DCC基因表达的缺失或下降。目前,国外不少学者研究其在消化道肿瘤,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中的表达缺失及杂合性丢失(LOH)的发生率,但在白血病中有关它的表达缺失或下降的报道极少,为此,我们对DCC抑癌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