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3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分析银屑病患者维甲酸受体外显子附近的内含子碱基序列 ,寻找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基底细胞维甲酸受体低表达的原因。方法 选取对维甲酸有不同反应性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有核细胞 ,提取其DNA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维甲酸受体α(RARα)的外显子序列 ,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与已报告的维甲酸受体碱基序列相比 ,第七内含子第 17位碱基存在差异 ,出现T→G改变 ,而第 18位和第 5 5位出现碱基T的缺失 ,但选取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间未发现彼此间内显子碱基序列存在差异。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维甲酸受体α第七内含子碱基序列发生突变 ,由于目前对第七内含子的功能知之甚少 ,还不能确定其在维甲酸受体表达中具体的作用 ,但从目前对内含子的研究结果推测其可能与维甲酸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其特征是进行性皮肤缺失,引起真皮发育不全,出现线状皮损,真皮层可见脂肪组织。报道1例女性患儿, 1岁10个月大小。其出生就出现典型的皮肤改变,如沿Bl aschko’s线排列的皮肤菲薄区域、脂肪疝、网状色素斑、脐疝及乳头状瘤样皮损,另外还伴有头发、牙齿、指(趾)甲等异常改变。本文在复习部分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病的发病、临床表现及诊断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三联疗法治疗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因全身间断起水疱,溃疡伴疼痛13年,加重10余日于2005年8月13日来我院就诊.13年前,患者无明确诱因双下肢出现散在黄豆大小硬结和水疱,微痛,曾在当地卫生院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皮损逐渐增至甲盖大小,并破溃渗液,结痂,缓慢愈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阿维A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皮损中Th1、Th2细胞的研究,了解局部Th1、Th2、Th1/Th2平衡在PV病情发展中的变化.探讨阿维A治疗P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检测健康对照、阿维A治疗前后PV患者皮损中Th1(CD3+IFN-γ+)、Th2(CD3+IL-4+)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①阿维A治疗前后的PV患者皮损真皮浅层T细胞分别为(24.03±8.03)个和(15.32±5.26)个、Th1细胞分别为(15.57±6.73)个和(7.66±4.28)个,数量较健康对照组增多IT细胞(5.44±0.17)、Th1细胞(3.78±0.98)个],P<0.05;Th2细胞数量在治疗前后分别为(6.29±8.39)个和(7.46±10.28)个,与健康对照组(2.44±0.77)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h1/Th2平衡在治疗前明显偏向于Th1一方,治疗前比值为6.49±8.40,治疗后为1.86±1.75,与健康对照1.58±0.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Th1/Th2平衡比例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治疗前相关系数r=0.86,治疗后相关系数r=0.69.结论:PV患者皮损处T细胞遵循1h1型免疫应答理论:Th1/Th2平衡与PASI相关;阿维A治疗PV有效,可使PASI降低;阿维A治疗PV时可能通过干预Th1/Th2平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阿维A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h1,Th2,Th17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及IL-17的研究,探讨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阿维A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FN-γ,IL-4,IL-17浓度的变化。结果阿维A治疗前血清IFN-γ(98.97±15.29pg/mL)、IL-17(103.05±12.53pg/mL)浓度较健康对照(IFN-γ48.39±17.83pg/mL、IL-1773.75±12.53pg/mL)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血清IFN-γ(41.62±19.73pg/mL)、IL-17(65.92±16.19pg/mL)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的血清浓度治疗前(36.70±34.87pg/mL)、治疗后(38.20±26.63pg/mL)与健康对照(30.81±34.87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过程中,可能降低患者血清中Th1,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7的浓度,而对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4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7岁,左下肢结节,斑块6年,伴局部多汗,疼痛4年。患者于就诊前6年无意中发现左腿膝盖上方有一针尖大小黑点,不痛,不痒,皮疹缓慢增大,增多,逐渐波及胫前,腘窝和股外侧,皮疹中央始呈鲜红色,渐加深至深紫红色,4年前,皮损进一步增大,且膝盖部原发皮疹出现疼痛,局部多汗,疼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0岁。以躯干、四肢皮肤萎缩、硬化伴痒和痛半年,双乳下、剑突下、腋下和腹股沟起血疱和水疱1个月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年因全身瘙痒,自用皮炎平霜外涂1个月后,胸口处出现一核桃大红色斑块,在我院皮肤科给予肝素纳(海普林)、西替利嗪、罗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半年前皮损不断扩大,达15cm×20cm,自感皮损处发硬、干燥,有紧绷感。3个月前相继在腹部、腹股沟、前胸上部和颈后部、肩外侧和上臂部出现同样皮损。1个月前,上述皮损不断扩大,萎缩明显,紧绷感加重,以胸腹部为著,并出现挺胸困难,呼吸似受抑制,时感疼痛瘙痒,同时在双乳内侧…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0岁。枕部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治疗7年,继发溃疡1年。病理检查示:真皮深层可见大而不规则的腔隙,腔内壁衬以单层内皮细胞。腔内含有较多红细胞。诊断:皮肤海绵状血管瘤尿素注射治疗后继发性溃疡。  相似文献   
19.
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临床表现较为严重,维甲酸类药物具有抗角化、抗炎、免疫调节及抑制皮肤良、恶性肿瘤的多种药理作用。笔者采用阿维A联合干扰素IFNα-2b、甲泼尼龙治疗1例难治性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7岁,因全身起红斑,上覆污灰黄色厚痂伴右踝疼痛6月余到我院就诊.6个月前右踝关节内侧出现红斑、水肿,伴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及针灸疗法,疗效不佳,并于输液或针刺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渐覆白色痂皮,并逐渐发展呈蛎壳状,皮损逐渐蔓延全身,左膝、右踝、双髋关节压痛明显,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