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7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内皮素-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ET-1AS-ODN)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重构效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STZ(60mg.kg-1),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观察ET-1AS-ODN预防性给药对大鼠糖尿病心肌重构效应的保护作用。结果实验动物饲养5周后,与生理盐水对照(NC)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心肌细胞重构明显,表明糖尿病心肌病变(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模型已构建;与DC组比较,ET-1AS-ODN各治疗组心脏指数和心室指数均减小;大鼠心肌VG染色观察仅见心肌细胞间有少量胶原纤维沉积,但大部分心肌纤维结构完整,横纹清楚。结论内皮素-1反义寡核苷酸可减轻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心肌重构效应,对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T-1 AS-ODN降低糖尿病大鼠内源性ET水平,减少胶原合成,从而改善心肌重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在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活动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外记录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功能性质明确的前交感神经元自发放电 ;静脉注射皮质酮 (5 0、10 0、15 0μg/ kg)观察前交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 结果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皮质酮后 ,12个 RVL M前交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均较注射前明显增加 (P<0 .0 5 ) ,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用潜伏期为 (10 4± 2 5 ) s。 结论 :皮质酮能快速兴奋 RVL M前交感神经元 ,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快速膜效应”参与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中枢交感心血管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在25只氨基甲酸乙酯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并人工通气的雄性SD大鼠中,共细胞外记录到32个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前交感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这些神经元具有压力敏感性和向脊髓投射的特点。观察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前交感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氯胺酮(3,6,12mg/kg)能增加RVLM前交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同时能阻断这些神经元的压力敏感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结论:氯胺酮通过阻断RVLM前交感神经元压力感受反射的紧张性抑制,从而调节交感心血管活动。  相似文献   
45.
硫酸镁拮抗内皮素-1所致大鼠心律失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口旁注射硫酸镁预处理对内皮素 - 1(ET- 1)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在雄性 SD大鼠冠状动脉口近旁注射内皮素 - 1引起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维性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 ,观察冠状动脉口近旁注射不同剂量的硫酸镁预处理对 ET- 1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硫酸镁 (45 m g/kg)组较 ET- 1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硫酸镁 (90 m g/kg)组 ,严重心律失常未发生 ,动物无死亡。结论 :硫酸镁有拮抗 ET- 1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袁文俊 《中医药研究》2010,(12):1525-1526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急性期应激性心脏、血压、血糖的变化。方法观察203例急性脑血管病人的心电图、心肌酶、血压和血糖。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在心电图心肌酶、血压和血糖改变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应激反应的轻重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7.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探讨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压的关系 ,以酶免疫测定法检测 17例正常血压者和 4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显示 ,2级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浓度 ( 3 0 5±11 0 μg/L)显著高于 1级高血压组 ( 2 4 3± 10 5 μg/L)和正常组 ( 2 1 5± 6 1μg/L) ,但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和体内脂肪含量百分比 (BF % )后 ,3组间差异不再有显著性意义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收缩压 (SBP)、年龄、BF %、空腹血糖 (FPG)呈显著正相关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BF %、FPG为抵抗素的独立预测因素 ,而SBP不是抵抗素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表明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压无直接相关关系 ,而与衰老、肥胖及糖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尾加压素II(urotensinII,UII)是迄今所知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肽 ,它除了具有收缩 /舒张血管、心肌变力等生物学效应外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心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具有明显的促细胞增殖效应 ,该作用主要通过Ca2 + 及Ca2 + 依赖的CaN通路、PKC通路、MAPK通路。UII还能通过PKC Src酪氨酸激酶 MAPK途径与中度氧化LDL、5 羟色胺、溶血卵磷脂等物质发挥协同促细胞增殖作用。UII的单独和协同促增殖作用很可能对阐明细胞增殖机制有重要补充 ,尤其是 ,UII及其受体在心血管含量丰富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UII含量升高 ,UII很可能是这些疾病促心血管细胞增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9.
2008年10月~2010年4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中药减癥通噎与放化疗协同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观察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患者72例,其中食管贲门癌10例.男53例,女19例.上段癌22例,中段癌40例,下段癌(含贲门癌)10例.病理:鳞癌60例,腺鳞癌8例,未行活检无病理4例.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