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目的评价牙根尖截除与保留两种不同的根尖手术方法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上、下前牙根尖周病患者30例(38颗患牙),随机分为根尖截除组与根尖保留组,每组15例。根尖截除组行根尖手术并截除牙根尖2—3mm,根尖保留组行根尖手术但保留牙根尖。术后3、6个月跟踪随访,通过检查牙松动度、瘘管出现以及测量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代表复发指标的牙松动度和瘘管出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代表成骨指标的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者若能彻底去净病变组织,保留牙根尖的根尖外科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大便培养均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均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改用新霉素20mg/kg/次、黄连素30mg/kg/次,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50ml混悬液后联合高位保留灌肠,每天2次。导尿管插入深度成人为20cm左右,12岁以下儿童以身长×1/8cm左右为宜。5天为1个疗程,治疗中同时  相似文献   
53.
肥胖(Obesity Ob)是2型糖尿病(DM2)的高危因素,1994年Zhang[1]用定位克隆技术首次成功克隆小鼠的Ob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1995年Halaas[2]经实验证明Ob基因编码的产物是在脂肪组织中合成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一瘦素(leptin),该词源于希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有颈部疼痛、心悸,甲状腺肿大、触痛,血沉偏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高,促甲状腺素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甲状腺摄碘率正常或增高。给予强的松片、甲巯咪唑片治疗后,颈部疼痛、甲状腺触痛、心悸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上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伴摄碘率增高、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升高者,应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差速贴壁法联合培养大鼠骨髓EPCs,并使用双荧光染色法进行鉴定.将大鼠骨髓EPCs置于含不同质量浓度PIO培养基中,检测EPCs凋亡情况.EPCs培养7d后分为5组,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PIO、PPARγ拮抗剂GW9662、PIO及PI3K/Akt通道阻滞剂(Wortmannin)、PIO及ERK通道阻滞剂PD98059,检测EPCs的凋亡情况.结果 PIO为50 μmol/L时,可最大程度抑制EPCs的凋亡,凋亡率为(2.39±0.37)%.这种作用在PI3K/Akt通道阻滞剂Wortmannin及PPAR-γ拮抗剂GW9662存在时消失,而在ERK通道阻滞剂PD98059作用下仍存在.结论 PIO可抑制EPCs的凋亡,该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56.
调查河南地区1 3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前最大体重,分析其变化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最大体重时的年龄与2型糖尿病初诊时的年龄间隔(3.3±5.6)年.男性、有糖尿病家族史、商人和公务员等,分别与女性、无糖尿病家族史、其他职业等相对应比较,前者出现最大体重的年龄及2型糖尿病初诊年龄均较小(P<0.01).
Abstract:
The weight change befor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as diagnosed in Hen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in 1 364 case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The time interval from the appearance of the maximum bedv weight to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as(3.3±5.6)years.The ages by the appearance of the maximum body weight and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younger in males,individuals with familv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civil servants,and businessmen as compared with females,individuals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 family history,and other occupations(P<0.01).  相似文献   
57.
目的:将含有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测定转染MSCs中Pdx-1基因的拷贝数.方法:将本实验室构建的含Pdx-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  相似文献   
58.
麦芽糖醇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人群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与葡萄糖对糖尿病及非糖尿患者群血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21例非糖尿病及79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第1d服用葡萄糖,第2d服用麦芽糖醇;另一组第1d服用麦芽糖醇,第2d服用葡萄糖。比较4组人群空腹及分别服麦芽糖醇和葡萄糖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的血糖情况。结果糖尿患者群服用葡萄糖及麦芽糖醇后,两组在30min、60min时比较和非糖尿患者群服用葡萄糖及麦芽糖醇后,30min时两组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组人群在摄食麦芽糖醇后,血糖均无明显升高,麦芽糖醇可作为替代葡萄糖的理想甜味剂。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三壁骨下袋植骨术中生物膜应用与否对牙周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三壁骨下袋且牙周袋探诊深度(PD)≥ 5 mm、骨吸收区角度≤60°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盖膜组(15例):在行牙周植骨术同时覆盖Bio-Gide生物膜;非盖膜组(15例):仅行牙周植骨术不覆盖Bio-Gide生物膜。术后6、12个月回访,检查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退缩(GR)等牙周观察指标的变化;通过X线检查测量植骨区骨密度和植骨区新生骨高度,比较两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6、12个月的PD、CAL、SBI和G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6、12个月的植骨区骨密度及新生骨高度均有明显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三壁骨下袋的患牙施行不覆盖生物膜的牙周植骨术,疗效确切,并且可简化术式,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60.
背景: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但其分离、培养、鉴定方法目前并不统一。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差速贴壁法联合的方法培养内皮祖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使用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1双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CD133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培养前4 d细胞增殖不明显,第5~10天迅速增殖,并可见细胞集落及线状结构形成。培养第7天的内皮祖细胞具有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1的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培养第10天的细胞,CD133+ 细胞占19.2%,CD34+ 细胞占28.7%,CD34+/CD133+ 细胞占19.1%。说明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差速贴壁法可在体外有效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分离;细胞培养;骨髓;细胞鉴定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