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丹红注射液与几种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水溶液提取精制而成的红棕色澄明液体,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本文模拟临床用药浓度,考察丹红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的pH、外观以及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的含量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建立何首乌、夜交藤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依据指纹图谱对两种药材进行比较,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 何首乌和夜交藤分别用甲醇和醋酸乙酯超声处理,提取液用HPLC进行测定.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65和290 nm,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0℃.结果 建立了何首乌、夜交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药材存在较大差异,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分数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不同产地何首乌、夜交藤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和质量评价,为全面有效控制何首乌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 speed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1~5]于1982年首创,是一种新颖的分析分离技术,可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相比,它具有重现性好,分离度高等优点,可用于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HSCCC技术是不用任何固态支撑体的液-液分配层析法,则能够完全排除固相载体导致的不可逆吸附和对样品的玷染、失活、变性等影响,能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高纯度制备量分离.其原理[1]是基于组分在螺旋管内的相对移动而互不混溶的两相溶剂间分布不同获得分离.迄今为止,美国、日本、欧洲等均对此项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美国FDA和世界卫生组织也引用此项技术作为抗生素成分的分离鉴定.在我国此项技术也正在展开深入研究,但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在中药与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应用还较少,各方面均是刚刚起步,随着研究学者对此项技术的进一步了解,相信此项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应用.HSCCC技术从应用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两种.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对分析型和制备型HSCCC技术的研究近况及其在中药与天然产物研究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广大药物研究者提供此项技术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戒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戒毒胶囊中的金银花、丹参、黄芩、栀子、白芍、人参、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用C18分析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绿原酸在1.82~9.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戒毒胶囊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马鞭草药材中马鞭草苷(verbenalin)及戟叶马鞭草苷(hastatoside)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在17.2~155.2 μg/mL和25.5~229.9 μg/mL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RSD=1.1%)、99.00%(RSD=0.4%)。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为马鞭草药材的合理应用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估内镜下食管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气管食管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良性气管食管瘘患者,9例行PEG留置造瘘管、10例行内镜下食管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2个月后经内镜将金属支架取出,以吞咽一咳嗽征检测气管食管瘘是否完全愈合。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治愈率与治疗失败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PEG留置胃造瘘管组患者气管食管瘘黏膜的愈合率显著高于行内镜下食管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患者(P〈0.05)。结论经PEG留置胃造瘘管对于治疗气管食管瘘显著优于行内镜下食管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5 μm,150 mm×4.6 m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1 nm.结果 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分别在17.64~211.68 mg/L,4.95~59.4 mg/L、7.73~92.7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99.5%和100.5%.相对标准差<1.56%.结论 本实验为丹红注射液3种有效成分的测定提供了简单、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8.
HPLC法测定盐酸布替萘芬软膏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HPLC法测定盐酸布替萘芬软膏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以乙腈-甲醇-0.05mol/L^-1醋酸铵缓冲液(pH=6.8,66:19:1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nm,结果:进样量在4.1-2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3%,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方法精密度和性良好,可用于盐酸布替萘芬软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9.
为了了解对瘢痕疙瘩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外周淋巴细胞(PBLC)CD44表达,应用全自动蛋白分析系统及流式细胞仪,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IgG、IgM、补体C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P<0.01,P<0.05和P<0.05,而IgA则相反,P<0.05。PBLCCD44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实验结果揭示:免疫反应可能是瘢痕疙瘩病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朱砂莲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用Msphere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59:40:1)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马兜铃酸A的保留时间约为15 min,与其他峰的分离度大于1.5。马兜铃酸A的线性范围为1.33~26.6μg/mL,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1.33 ng/mL,平均回收率为98.6%(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朱砂莲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